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已从"教"转向了"学",学情分析,必然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素养。今天,我们讨论的学情分析,不应局限于教师的课前经验性描述,更应该对学生在课前和课堂上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与把握,使学情分析与实际课堂上学生"学习状态"关联起来,也就是意味着要动态地关注学情。  相似文献   

2.
<正>学情前测,从字面上来说,就是指在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测试,了解学情,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学情包括很多方面,如学习兴趣、已有知识基础、特长爱好等,前测的形式有调查问卷、前测练习、个别谈话等。学情前测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备课方式,改变了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教学。  相似文献   

3.
学情是影响语文教学活动的因素是之一,学情可以分为:学习起点,状态和结果。一堂优质的语文课需要教师关注到教学中学情的三个部分,语文课堂的重点落实在学生身上而不是教师一味地为了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共同体课改背景下,本文从"课前学情预测""课中学情监测""课后学情反馈""课后学情跟踪"四个视角,分阶段对学生学情进行观察;并从"预学本=教学起点""观察报告=问题生成""反思日记=知识盲点""自主命题=学习体系"四个等式提供了学情观察的具体实践操作方法。教师依据学情分析,建立观察体系,系统地、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5.
“备学情”,指教师对执教对象——学生的情况分析。学情涉及的内容非常宽泛,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有可能纳入进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思维状况等,都是把握学情的切入点。对上述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并不见得要面面俱到,而是要选择那些确实与本节课教学设计有着密切关联同时也是自己在教学设计时确实加以考虑的内容,作为备课对象。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了实现此目标,教师必须在数学课堂上"以学定教",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教学内容的深度、教学方式和策略."学情"不仅包括学生已有的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活动经验,还包括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就是学习者  相似文献   

7.
"学情研判"是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打造"学本课堂"的有效途径。以"小数加减法"的教学为例,在学情前测、学情分析、学情诊断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核心例题,给出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学情应该细化为:课前学情、课堂学情、课后学情三个阶段。本研究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特点视角出发,通过对学情的进一步解读,结合具体案例提供一种依据学情、以学论教、精准教学的可行性策略。经过三年的研究表明,对于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执行乃至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学生的数学学科情感和数学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异步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根据学情设计异步教学指导方案。明了学情指的是,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并指示了方法后,接着就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看书自学、写笔记、做作业的情况,并根据学情实事求是地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个体学习不同,学情当然也不同,同时学情总是在发展、变化着的,因而虽然预先有目的、有计划,但根据千变万化的课堂情况,教师应有应变能力,随时调节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催生了"学情理论",其根基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情动态。本文着重研究了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顾"教"不顾"学"而导致出现的无视学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既要关顾班级的整体学情("森林"),更要关顾个体学情的差异("树木"),这是语文育人的必然要求。学情包含的内容广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去了解,并在教学中通过关顾个体学生的学情差异,努力实现目标设置层次化、课堂提问梯度化、组织形式合作化、教学对话平等化、课堂评价开放化以及课后训练任务选择自主化,从而实现"以学定教""面向全体"。  相似文献   

12.
甘树梅 《考试周刊》2014,(41):78-78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最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关注学情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备课前认真了解学情,课始注意反馈学情,课中敏锐洞察学情,课后客观反思、总结学情,根据学情及其发展变化有的放矢地施教和导学,才能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学情前测是指教师在教学以前对学生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部分数学教师对学情前测有一种片面的认知,认为开展学情前测只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于是给学生做一做调查研究,或者给学生一份试卷,即认为完成了学情前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动态发展的,如果教师在开展学习前测时做好教学引导,学生就能在学习以前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的。开展学情前测有三个目的,一是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学情分析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好的学情分析能够让教师全面而透彻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本文将结合实例具体谈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一、关注预习和作业,分析学生"已知"在开展学情分析时,首先应当关注学生的预习与作业情况,分析学生"已知"的部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或情感积淀往往是学生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的重要参照,对学  相似文献   

15.
从关注怎么教走向关注怎么学,是当前教学认识的重大转变。学情分析是实现这种教学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课例研究以教师合作形式进行,立足于实践,凸显学生学习,指向教学改进和提升,统整了教学和研究,是解决当前学情分析问题的适切载体。结合课例研究可把学情划分为课前学情、课中学情、课后学情,具体实施时可按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开展学情分析。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学情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作出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16.
学情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学情是教学的依据,没有学情分析教学往往是一盘散沙;只有针对学情设计环节才能真正确定重难点。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难以落实。总之,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时耗时多却效率低,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情"。以学情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是寻找突破的一个重要手段。尤立增老师提出"学情核心"的教学思想,即教师通过"预习所得"和"质疑问难"把握学情,并以此为前提设计教案,有效地突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学情"是课堂教学之基础,科学认识、分析与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学情",对于我们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水平,需要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情"评估问题进行专门探讨;在总结学情评估内涵、学情评估主要功能与作用等内容基础上,具体阐释初中物理教学"学情"评估的实施,并探索性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学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也是为教师更好地教,可以根本上化解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学情可以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等。本文就如何运用学情定准教学内容与目标来谈一谈。一、利用学情预测,定向教学内容与目标教材中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课程内容,是教师应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而这些指  相似文献   

20.
一个核心:为了学生发展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思想品德学科就是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因此,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都要把塑造学生的灵魂作为目标和追求来统领教学,并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两项基本原则:关注学情和关注过程关注学情。"学情"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诸要素。奥苏伯尔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