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生作文教师改,在广大农村小学当前仍然采用着这种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这种方法沿袭到今天,实在应当改—改了.早在十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  相似文献   

2.
王定军 《教师》2012,(13):74-75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都是按"教师命题—教师定内容—教师指导作文—教师改作文—教师评作文"这种单一的模式进行,这种训练模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个性能力,作文教学显得呆板、单调,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生动、缺乏广度。针对这些弊端,改革作文训练方式,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作完交给教师就了事,长期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变教师单向批改为学生参与批改,把作文修改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从明确自改意义.激发自改兴趣、授予自改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教育。  相似文献   

4.
谈到评改作文,叶圣陶就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他主张教师只做引导和指点,改由学生自己去决定,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如果老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判,  相似文献   

5.
作文修改是作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但是许多学生对修改不够重视,认为自己作文主要是写。改。是教师的事情,因此学生每当把作文写完,不管好与差,一交给教师“阅读”,就算万事大吉了。教师历尽千辛万苦地将批改后的作文发给学生,学生看看分数.浏览一下评语。心不在焉地听听教师的评价,就随手翻过去.开始了新的一篇写作。结果上次作文的症结依然如故,这样的作文教学可称得上事倍功半,教师的批改成了“纸上谈兵”,导致作文评价常流于程式化。  相似文献   

6.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作,教师改,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是花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之所以会形成学生作,教师改的局面,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认识不够。教师总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已由传统的讲评分离逐渐地向讲评结合方面发展,“习作准备—→学生试写—→讲评导法—→循法自改—→草稿成文”的教学程序逐渐替代传统的“教师讲作文—→学生写作文—→教师改作文”的程序。这种结构式的关键在“讲评导法—→循法自改”这个环节上。前些时,我听了一堂作文研讨课,这堂课要求用一件事写出一个熟悉的人的特点。上课伊始,学生拿出试写的习作,教师简要小结初作情况,然后分析例文导法,从而概括出写人物的特点:要从人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有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不仅写而且改,积极参与作文批改,作文水平才会真正提高。学生由写到改,这是一个飞跃,有一定难度,是一个较长的、较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  相似文献   

9.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作文的延伸和继续。在作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就应该把“改”的优先权让给学生。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批改,培养他们的自改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首先,自改可增强学生写作的责任感。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作文,教师修改,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教师一般按照作前指导——习作批改——改后讲评的思路走,作文讲评完了,该次作文训练也结束了。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置学生于一旁,教师单纯地搞书面批改,即使是满篇之所谓精批细改,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是事倍功半。作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本领。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令语文教师头疼的教学难关,但如果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坚持不懈地做好以下几点,相信作文教学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素材;第二,习作之前教师要认真撰写好范文,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精心仿写作文;第四,学生互批作文、自改作文;第五,教师对学生自改后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和讲评,再要求学生及时感悟、回味教师的评语,做到融会贯通。相信通过上述措施,学生的作文水平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小学命题作文,多是学生作教师改,作、改分离,费时多,收效少。近来我们遵照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的要求,进行了小学命题作文教学整体结构改革实验,把原来每两周四节作文课改为指导起草、指导修改、指导细改、指导评批四种类型课,把批改的权力还给学生,使作和改结合起来。这种新型课以训练学生自写、自改、自评、自批、自我评价能力为主线,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指导、学生自改贯穿于作文教学全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下面谈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指导学生自改作文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面对精批细改的作文评改方式"高耗低效",笔者尝试进行"滤—析—批—评—改—展"作文评改策略的研究,注重学生作文修改的培养,从扶到放,通过学生自评自改、同伴互评互改,师生点评再改多个流程,既达到促进学生作文评改水平的提升,又减轻教师负担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刘小燕 《考试周刊》2011,(88):67-67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之一。作文能力是学生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为了改作文,可谓是费尽心思,而学生则收益甚少,这一直是作文教学领域的一大“误区”。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才是高效的,智慧的,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旧的批改方式却是全由教师包办,或大刀阔斧地砍,或满篇红地添,或精雕细刻地改,或求全责备地批……这样做,有的刺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的使学生丧失了写好作文的信心,有的则成了教师的无效劳动,改后的文章学生看  相似文献   

16.
修改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素质之一。在教学中 ,令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就是作文的批改 ,既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 ,也耗费了很多精力 ,而教师评改后的作文学生往往只注意总批和分数 ,很少琢磨教师圈点和眉批的良苦用心 ,好象修改作文只是老师的事。这是一种糊涂认识 ,也不符合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要求。古人讲 :“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作家老舍在《我怎样学习语言》一文中说 :“写完了 ,狠心地改 ,不厌烦地改 ,字要改、句要改 ,连标点都要改 ,毫不留情。”也有人说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初中学生写作训练主要包括写作—修改—反馈三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本人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用修改符粗改—自改—互改—小组修改—教师批阅”的“五步修改法”进行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操作如下:一、用修改符粗改。作文初稿交上后,教师采用修改符(如附表1所示)将文章中出现的错误粗略打出,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搭把梯子,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有的放矢地改正错误。附表1:常用的修改符二、自改。教师采用修改符将习作中出现的错误粗略打出后,应及时将作文本发下去让学生自己修改,主要针对单词拼写、词法、句法等自己能够判断出来…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学生作文老师改,形成了一个写——交——搁的模式。因此,即使学生作文写得再多,教师再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地改,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而作文改革应在改字上做文章。况且,修改本来就是作文的一个方面。学生习作应当是既会写又会改,才能全面掌握作文的本领。因此,我在作文教学时,初步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经过一阶段的探索,得出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做过语文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教学中最烦最累的是作文教学,更令人烦恼的是教师费力地讲解,学生却置若罔闻,教师劳心地批改,学生可一扔了事。究其原因,学生对作文兴趣淡,写作内容乏。然而在作文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无外乎抓好作文的“导”和“改”两个方面,对此我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作,教师改”,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是花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之所以会形成“学生作,教师改”的局面,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认识不够。教师总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作文修改权完全由教师垄断了。其恶果是助长了某些同学作文草草成篇的坏习惯,有的写完之后不再看一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