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话本小说中,有关神怪题材的故事占了很大的比重。神怪题材故事一直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宋元话本小说中的神怪故事更加人化、社会化,并且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话本中的神怪故事以娱乐大众为缘起,也带了一定的"劝惩"作用。  相似文献   

2.
媒人是宋元话本小说中的重要角色,他们有着鲜明的群体特征,同时也是小说中的"结构性人物",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宋元话本中还有不同类型的说媒场景,说媒场景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话本小说市井氛围的营造和情节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话本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承前启后,并开辟白话小说新道路的文学形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话本小说逐渐具有了独特的结构形式.依据拉波夫的分析模式对宋元话本及明拟话本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话本小说的体制出发,对拉波夫的分析模式进行改进,让它能更加适应不同类型叙事语篇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现存关于西游取经故事最早的小说,其影响了后世的西游故事。以敦煌变文、诸宫调及宋元话本作为比较的对象,从标题、正文两方面考察《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体制特点,认为其体制既"新"且"旧",既上承变文又有所突破,既接近宋元话本又稍嫌粗糙,它当是变文朝宋元话本过渡的民间口头说话形式。  相似文献   

5.
宋元话本小说的空闻结构具有“葫芦格”的外部结构与“双环”式的圆形内部结构,“葫芦格”结构包含构成隐喻关系的“头回”与“正话”,“双环”圆形结构包含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及其“圆满”与“非圆满”两种形态,它们共同缔造了话本小说的结构模式与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敷演:宋元小说家话本编创方式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小说家话本的产生与写定大多有其本事出处和"据事"之源流,其中,敷演是其编创的重要手法之一,其主要方式为:揉合蹊跷古怪的耳目外怪怪奇奇之事以动人,精心铺排、布陈人物情节,使用征引诗词、使砌、转换视角、人物市井化等叙述技巧.宋元话本敷演的方法的运用,开创了话本小说的创作风气,直接影响了明末拟话本小说编创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头回"是话本小说的一个组成部分,较多地出现在宋元话本中,可以分为"隐藏头回"和"明确头回"。主要分析了"头回"出现的原因以及表现形式,借此简要分析宋元小说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8.
论话本小说创作的浙江特征及其时空构建的浙江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以后,浙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给话本小说创作的繁荣带来了契机,其地理优势、文化传统以及先进的印刷技术。不仅培育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话本小说大家,而且还生发出许多令人喜闻乐道的故事。一方面,浙江的节日风俗为话本小说提供了带有地方人文色彩的叙事时间刻度;另一方面,作为事故的多发地带和情缘的多现场所,浙江的水域为话本小说提供了广阔的叙事空间。可以说,话本小说的创作带有鲜明的浙江地域特征。而其时空构建也显示出浓厚的浙江属性。  相似文献   

9.
唐传奇与宋元话本在结构之道 (深层结构 )、结构之技 (表层结构 )两方面均有差异。唐传奇的叙事结构主要以情爱类小说、梦幻类小说、侠义类小说、历史类小说为代表来分析 ;宋元话本的叙事结构主要以愚行小说、公案小说、鬼怪小说、宗教小说为代表来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话本往往是对本事的再创造。从唐传奇《张老》到话本小说《张古老种瓜娶文女》,叙事方法与主题有了深刻的转变,这种转变与作者、受众、作品功能以及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大体折射出了从唐代小说到宋元以后话本小说的嬗变轨道。  相似文献   

11.
侯方域的散文受到汉代史传散文、唐宋散文、唐代传奇及宋元话本小说的影响,同时亦受到元、明时期戏剧及明代小说的影响。他汲取小说创作的营养,在表述中运用小说化的语言,使得作品的题材范围更趋广博,叙事艺术更为独特,行文特点更加鲜明;加之在创作中揉进了个人的身世之感、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使他的作品在情感上更易打动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公案题材的作品在中国历代作品中都有所涉及,但直到宋代公案才作为小说的一个门类被正式命名.就从宋代开始,详述宋元、明、清三代最具代表性的公案小说文体和作品:宋元公案话本及文言公案小说;明代公案小说集及拟话本公案小说;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及<聊斋志异>.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公案小说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时代特征,将公案小说...  相似文献   

13.
《宝文堂书目》作为明代的私人藏书目录,其著录的宋人小说一般被认为是留存到明代的宋代话本。“三言”也吸收了宋代话本的精华,各家小说史均有论述。《宝文堂书目》作为宋元明话本、拟话本传藏的一个重要载体,与“三言”有很多类似之处。“三言”在吸收元明新作的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宋话本小说,这其中《宝文堂书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承宋元讲史平话而来,是我国长篇白话小说最早出现的一个小说创作流派。问世于元末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其开山奠基之作。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小说贯穿了整个明代,曾一度成了长篇白话小说的代称,直到清中叶乾隆、嘉庆年间才逐步走向衰落。历史演义小说的衍变分为五个时期:开辟方向的示范期、萧条沉寂期、重新起步与复苏期、繁荣因革期和走向衰落期。  相似文献   

15.
宋元"讲史"中融入诗词韵语对于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影响较大。它开创了后世长篇白话小说卷首卷尾设诗的形式;"说话"艺人用诗词韵语进行细节描写来增强小说艺术表现力,这对于白话小说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贡献;其通过诗词韵语说理议论,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以丰富小说故事的内涵,对于后世历史演义小说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宋代小说伎艺的文本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醉翁谈录》是宋代说话伎艺人的专业用书,其收录的传奇体文言曾是宋代小说伎艺的语体形态。不仅说话伎艺的语体形态从宋到元明有一个进化累积的过程,小说伎艺的演出程式也有一个进化累积的过程:在叙事体式上,与唐传奇相比,宋代小说删繁就简,掺入大量诗词,模拟细节进一步加强;在演出程式上,宋代小说伎艺虽然形成了某些“举断摸按,师表规模”,但是还没有形成后日所谓“入话”、“正话”、“散场”等程式。  相似文献   

17.
唐传奇继承史传追求真实的传统,在叙事时间方面,多采用缩写、省略等手法提高叙事效率;宋元话本的叙事时间以客观时间线索为基础,以顺叙为基本的叙事手段,按照底本时间(故事时间)循序渐进地讲述事件。  相似文献   

18.
明清医者形象及其涉医题材,具有通俗性。有病求医、行医救人是寻常百姓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明清小说医者形象与元杂剧医者形象比较,母题共通,叙事构成在母题史流程上前后互补。医者成为元杂剧到明清文言小说描写的共同人物,以模式化、类型化手法引起受众兴趣。比起杂剧,文言小说写医者形象,虽娱乐性程度、风格情调不同,但创作动机、采取叙事干预的意图颇为类似。通俗文学母题的模式化、复制重组性质在医者叙事中表现突出。明清小说总试图在旧有题材中引人入胜,描述更简洁,思想容量更大,叙事干预体现得较为隐蔽。  相似文献   

19.
明代拟话本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较魏晋南北朝小说、唐传奇和宋元话本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充分展开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精微的心理描写是其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形象从类型化典型到个性化典型的转变中,明代拟话本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