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  相似文献   

2.
葫芦的秘密     
鸟英雄 《父母必读》2010,(12):144-145
葫芦长得什么样?这个问题恐怕就已经让一半的小朋友摇头,葫芦长在哪里,是怎么长出来的?这个问题又会让知道或见过葫芦的另一半孩子摇头;你知道葫芦的秘密吗?这下子,恐怕所有的小朋友都要摇头了。其实,就连我们大人也未必知道,葫芦里究竟装着什么样的秘密。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他爸妈是知道的。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了。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装上的。先用茶卤一  相似文献   

4.
将军的魔药     
古时候,有一位将军,接到皇上的命令,要出门去远征。将军很担心,因为这是一次重任,他怕自己打不了胜仗。将军的父亲拿出一个葫芦,对他说:不用担心,我的孩子,这个葫芦里装着必胜的魔药。只要你带着他,魔药会帮你打胜每一仗。将军从接过葫芦的那一刻起,马上就感到了信心百倍,觉得自己一定能够打胜仗了。  相似文献   

5.
将军的魔药     
古时候,有一位将军,接到皇上的命令,要出门去远征。将军很担心,因为这是一次重任,他怕自己打不了胜仗。将军的父亲拿出一个葫芦,对他说:“不用担心,我的孩子,这个葫芦里装着必胜的魔药。只要你带着他,魔药会帮你打胜每一仗。”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艺术讲究意象,教学也要重视意象。在带领学生阅读《我要的是葫芦》时,我们对生长课堂生发一种新的思考,于是,葫芦成了我们语文生长课堂的意象。意象,寓“意”之“象”,我们把情感、目标、理念寄寓葫芦,结合种葫芦、育葫芦、挂葫芦、读葫芦等活动,从葫芦的自然生长、文化生长和创新生长中,感悟孩子的成长规律,变革课堂学教方式。  相似文献   

7.
《清兵卫与葫芦》是日本“白桦派”代表作家志贺直哉的一篇短篇小说。题目之所以不拟为“清兵卫”或“清兵卫的葫芦”,是因为文章讲的是清兵卫和葫芦之间的故事。我们发现小说的第一句——“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开篇即点题,并且概括整个故事,同时它制造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个故事如何?文章紧接着说这个故事很简单:清兵卫热衷葫芦,接着发生了一件事,之后他放弃葫芦,热衷绘画去了。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实物激趣鼓励发问出示实物“葫芦”。小朋友们,你们能说说这是什么?(板书:葫芦)引导小朋友读好“葫芦”一词。(告诉学生“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关于它的课文。(把课题板书完整)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把小朋友们的问题归纳疏理成:“我”是指“谁”?他要的葫芦得到没有?)(课始以实物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通过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并疏…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6,(3)
有一个学游泳的孩子。开始时他把两个葫芦系在肩膀上,游得很好。接着他把葫芦系在腰间,上半身浮在水面更加惬意。于是他想,我把葫芦系在脚上,不是可以站到水上了吗?结果,却沉了下去。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成长正如葫芦苗那样,施肥多了,关照多了,呵护多了,反而不会健康成长。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至今仍有许许多多的家长在犯着和惠施一样的错误。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互不相同,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成长,这正应了一句俗话:种瓜得  相似文献   

11.
<正>一、活动背景中班上学期,幼儿亲历了种植葫芦的过程,感受葫芦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也体验了丰收的喜悦。新学期开始了,葫芦始终是幼儿持续关注的对象。美工区里,幼儿喜欢用葫芦制作各种作品;语言区里,幼儿自制的葫芦小书是最受欢迎的;小菜园里,幼儿喜欢观察大小葫芦的不同;展示区里,幼儿还在持续收集着各种葫芦制品,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2.
有些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绘画作品和参考书上一样,就认为是好的作品。其实不然,这样的作品是一味模仿出来的,如果孩子长期是照葫芦画瓢,一旦没有了葫芦,孩子可能就画不出来了。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长期模仿会阻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孩子在进行绘画时,家长应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  相似文献   

13.
世界民间神话中的葫芦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亚洲、美洲、非洲各地均流传着古老的葫芦神话。通过比较分析世界不同地域的葫芦神话的异同点,揭示了葫芦神话的文化意义与葫芦文化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14.
陋室王侯     
我的孩子,你出生后将生活在一幢别墅里,三层的小楼,一个种着葫芦、葡萄的小院子。你有足够的空间玩耍游戏,有足够的书可以阅读,有足够的音乐可以聆听……你小小的心也许会以为,所有的小孩都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  相似文献   

15.
《清兵卫与葫芦》是日本作家志贺直哉早期(1913年1月1日发表于《读卖新闻》)有代表性的一个短篇,入选人教版选修模块《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不少教师在解读小说时认为,清兵卫在葫芦鉴赏方面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依据是清兵卫曾收藏的葫芦被校役以五十块钱的价格卖给古董店老板,又被古董店老板以六百块的价格卖给富家.  相似文献   

16.
<正>《清兵卫与葫芦》的主题看似简单:通过清兵卫在父亲和教员的干涉下放弃了对葫芦的热衷,揭示了家长和学校对孩子个性和天赋的扼杀。但是,如果不停留于作者所讲述故事的表面,而是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解码其讲故事的策略及意图,就会发现作品更为深刻的内蕴。一、遵循还是打破自然时序?叙述者在交代清兵卫热衷于葫芦之后,从第21段开始讲述他买葫芦,时刻不离葫芦,以致被教员没收和家访,遭父亲责打并砸碎葫芦,然后将兴趣  相似文献   

17.
我是我爸爸     
一日,我正吃着晚饭,手机响了。“喂,是丁老师吗?”一个稚嫩而刻意压低的声音传来“是呀。你是谁呀?”我知道她肯定是我的一位学生。“我、我、我是婷婷的爸爸,”天哪,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差点喷饭。这孩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呀?明明自己就是当事人,还冒充爸爸打电话给老师。我  相似文献   

18.
胡轩变脸记     
曹成龙 《陕西教育》2005,(12):29-30
有许多孩子在家里是“四体不勤”的小懒虫,在学校却是得了小红花的“劳动标兵”;有的在家里是个多嘴的“小八哥”.在学校却是个闷嘴“小葫芦”……为何孩子在学校与家里的表现大相径庭呢?  相似文献   

19.
冰糖葫芦     
小时候,听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就缠着妈妈买着吃。有时候还偷偷地跟着卖糖葫芦的走街串巷。不是馋那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经常来我们这里卖糖葫芦的是个老北京人,据说他是卖糖葫芦的世家,他祖上在清朝那会儿就卖糖葫芦了。所以,他的糖葫芦绝对正宗,  相似文献   

20.
《华章》2007,(10)
泥工课上,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做了一只只葫芦。黄黄的葫芦闪着金光,红红的飘带把葫芦装扮得逗人喜爱。我们让学生们凝视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张开想象的翅膀,讲一讲自己的葫芦怎样神奇?学生们手捧着葫芦,争先恐后地编出许多美丽的遐想:"我的葫芦可神奇啦,它可以变成一只小船,把我带到银河里去洗澡,再飞到月亮上面去看嫦娥阿姨和小白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