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最好的引导启迪就是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真情融入,以情激情,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激情,产生兴趣。而激情的传递则需要不同的环境和意境,"触景生情"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2.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界定:"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教育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一、带着爱心走向学生学生要教师的爱,要与人交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教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  相似文献   

3.
巧设情境 活化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浓淡,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这种兴趣的激起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4.
"德育以生活为中心。"品德新课标明确指出:把回归儿童生活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把儿童的生活看作品德课程的基础。为此,要提高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焕发课堂的活力,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将"生活"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体验、内化?……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型课程"。"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时下也没有一个教师会怀疑生活对品德教学的重要,但课堂教学却不能是简单的生活引入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其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儿童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是尊重和保护儿童的自主性。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动机出发,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而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则着重偏向于学习形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掀起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的学生学习方式,值得品德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用心去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本门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小学生品德的培养不能脱离社会,而需要立足于这个丰富多彩、鲜活的社会生活世界。而脱离学生道德生活实际的教学正是导致长期以来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差,学生知行脱节的重要症结。品德教学不应再停留于纸上谈兵,只有回归生活,才能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8.
李霞 《教师》2014,(1):79-79
正明理、激情、导行,是品德与生活课三位一体的任务。三者紧密联系,互为促进:明理是基础,激情是深化,导行是目标。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讲"与"思"的继续,是学生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品德与生活课的最终落脚点是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导行呢?一、榜样导向法榜样导向法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在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当,对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教师要充  相似文献   

9.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回归生活,品德培养更要回归生活。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之中进行。为此,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教学中做到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16):178-179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是课程的主要目标。而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必须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下面我就以教学《心中有他人》这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在品德课堂中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  相似文献   

11.
"教育要回归生活,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指导思想。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研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对于儿童来说,综合型的品德与生活课是颇具"亲和力"的一门课程,其内容涉及学生生活的各  相似文献   

12.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是指"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抓住这个过程就把握住了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因此,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才能确实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一、课前参与,引发情感共鸣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其他生活空间。因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主动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进行探究性教学,经过多年的尝试,认为教师执教时应铺垫好探究基石,及时捕捉探究生成,把握好探究梯度,拓展探究空间,以促进学生品德探究学习的达成。  相似文献   

14.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作为低年级的品德启蒙课程,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生活"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会生活"是教学这门课程的目标。品德教学也要从学科性质出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生活"二字上下功夫,让品德教学根植于生活这片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课程以儿童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历史、地理、环境教育等有机结合.由于课程有不少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对教师驾轻就熟的教法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点面结合""面上选点"来组织教育内容."点"就是一课中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效应的内容,是组织和突破教学的关键环节.这些内容不仅仅局限文本中提供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相关的内容,包括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等.那么怎样找准这些"点",使品德课堂灵动高效呢?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教育源于生活,是对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的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引导儿童"学会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需要担负的责任,而这一课程目标应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而非单纯地讲解教科书,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问题产生的背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作为一名品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抓住这一概念中很关键的两个词——"生活"、"活动",努力挖掘它们的内涵,并付诸于实践——1.课程的生活化。《品德与生活》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生命教育处处体现,品德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生命的奥秘、品味生命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最终提升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浓淡,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这种兴趣的激起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