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57面指出:“在操场上安装两个相同的扬声器,它们由同一声源带动,发出相同频率的声音时,也会出现声波的干涉,即在扬声器周围出现相间的振动加强区和减弱区”,笔者认为,在场声器周围出现的声音加强区和减弱区不是声波的干涉产生的,而是两列声波的叠加造成的,该现象是一个声波干涉的假象,下面通过一道例题来分析此类现象,从而弄清干涉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一、程序设计思路如图 1所示 ,演示画面分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分演示波源运动时横波的形成过程 ,下半部分演示波源不移动时横波的形成过程 .水平向右匀速移动和水平方向静止的两个波源分别位于上、下两个坐标系的原点 ,两波源同时同方向由平衡位置以相同的频率开始在竖直方向振动 ,则波形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向左、右方向传播 .该图能动态显示各个时刻的波形 ,且波源每振动四分之一周期后自动暂停 ,除“Esc”键外按任意键继续 .当波源振动一周期后恢复到初始状态 .图 1为波源振动一个周期时的波形 .图 1二、程序在教学中的应用设波源相对介质的…  相似文献   

3.
王兆军 《物理教师》2010,31(1):41-41
在八年级下册电与磁,扬声器一节教学中的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装置.书中是将扬声器分解图展示给学生看.但由于受平面图形所限学生弄不清楚线圈如何在磁场中振动,永磁体在什么地方形成匀强磁场,线圈在磁场中如何受力,受力方向如何,以及动圈式话筒怎样工作的.本装置能够直接演示扬声器和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整个装置可分拆讲解,组合演示有很好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物理上“比热容”一节中,安排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就是拿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各一杯,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利用液体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情况(如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可以看到,煤油的温度升高比水快。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  相似文献   

5.
在可乐瓶上戳三个小孔 ,可用来演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瓶盖上戳一个小孔 ,将盛有适量水的可乐瓶倒置 ,可演示大气压强的存在 ;也可用可乐瓶和小玻璃瓶做一个浮沉子 ,来演示潜水艇在水中浮沉的原理 ;另外在可乐瓶中盛满水 ,可演示放大镜成像。以上这些应用为同行所熟知 ,在这里不详细阐述。下面介绍另外二种重要的可乐瓶的应用。1 测液体密度如图 1所示 ,用橡胶管将三通管A和两根竖立的玻璃管B、C及可乐瓶D连接起来 ,B、C两管分别插入装水和某种待测液体的杯中。用手挤压可乐瓶 ,使B、C管下口排出适量空气。放手后瓶…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下册实验七、用示教电表演示交流电的相位和相位差实验利用示教电表演示交流电的相位和相位差,具有设备简单和直观的优点,也可作为利用电子开关和示波器演示的补充。要演示频率相同的两个交流电的相位差,需要有两个频率相同的交流发电机。用本刊1981年9月号介绍的旋转磁极式三相交流发电机和两个(或三个)相同规格的示教电流计作演示就很方便。当缓慢转动条形磁铁时,空间磁场不断变化,每个线圈中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57面指出:“在操场上安装两个相同的扬声器,它们由同一声源带动,发出相同频率的声音时,也会出现声波的干涉,即在扬声器周围出现相间的振动加强区和减弱区”。笔者认为,在场声器周围出现的声  相似文献   

8.
物理演示实验课对帮助学生明确物理现象及过程,掌握物理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做好物理演示实验,最大限度地提高演示实验效果呢?笔者以个人的教学实践为例,将搞好物理演示实验应遵循把握的七个原则分述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一、创新原则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探求科学技术理论的实验手段也在发展.物理作为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用磁力来模拟分子力的变化规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实验装置的制作及演示介绍于下:1实验装置 如图1所示,用薄木板钉制一个定位槽(为减小摩擦,也可用玻板粘接而成),长度约 30 cm,宽度以环形磁铁恰能在槽内自由滚动为宜,将定位槽固定在木制支架上.从废旧外磁式扬声器上取下两个同尺寸的环形磁铁,这种磁铁的两个环面为磁极,用彩色纸剪制几个“N”、“S”字符,粘在相应环面上.将两个环形磁铁直立于定位槽内,并注意使相同侧面为同名磁极,此时,两环形磁铁由于互相推斥而滚动远离.在定位槽下…  相似文献   

10.
演示物理实验教学,是一种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用形象有趣的物理实验展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西藏大学物理学专业每年通过高考招收两个班:区内生源班及区外生源班。区内生源基础薄弱,而区外生源基础相对较好。将演示物理实验引入区内生源班,进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对比结果发现:引入演示物理实验的区内生源班大学物理教学效果更好。推广演示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并建立有一定规模的演示物理实验室,是西藏大学甚至西藏各高等院校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液化放热的物理现象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难以解决的演示实验之一,单凭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很难认识这个现象。曾有教师这样演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等量等温的水,取一定量的水装入试管中加热到沸腾后将产生的水蒸气通入一个烧杯的水中,等试管中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通入烧杯中后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t1,另取等量的沸水倒入另一个烧坏的水中搅拌后测量水的温度t2,通过比较t1t2就可以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如果把直流电桥的两个桥臂电阻分别用一铁心线圈和一只精调电位器代替,就可改制成桥式自感演示仪,其原理电路如图1所示. 与传统的灯泡自感演示仪相比,用桥式自感演示仪显示自感,除具有演示原理清楚、物理现象明显和省工省时外,还具有取材方便与容易制作等优点.现将演示原理、操作和制作上的情况分述如下.1演示原理 与直流电桥的使用一样,桥式自感演示仪在演示自感时,其四个桥臂电阻R、RL、R1和R2之间也要满足电桥平衡条件,即上式中的RL为铁心线圈的直流电阻,R为可调电阻. 设电桥已调平衡,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13.
收录机是一种常用的电化教学设备,它在外语、语文等学科教学中被广泛使用。收录机在理科中也是否可以被利用呢?本文对收录机在初中物理声学演示实验中的应用作些尝试性的探讨。1 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一根细线栓住一乒乓球,并将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紧贴乒乓球固定放置一个扬声器(如图1所示);再用杆头将扬声器与收录机相连(即插头插入收录机的耳机孔中)。此时打开收录机,扬声器发出声音,同时可以观察到乒乓球在来回的摆动;关闭收录机,扬声器的声音消失,乒乓球的振动停止。由此得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相似文献   

14.
马云秀 《物理教师》2003,24(4):11-12
1 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教师演示 :由静止释放一硬币 ,让其自由下落 .教师提问 :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 ?通过实验加以说明 .有学生到讲台前演示 :将面积一样的硬币和纸片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 ,发现纸片比硬币下落的慢 .有的学生持不同观点 :将刚才的纸片揉成纸团后 ,硬币和纸团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 ,下落的快慢就几乎一样了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教师指出 :由于纸片受到的空气阻力比纸团大 ,因而空气阻力对纸片运动的影响较大 .而硬币和纸团受到的空气阻力都比较小 ,于是下落的快慢几乎一样 .教师提问 :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  相似文献   

15.
一、网络课件的应用对物理实验教学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1.利用网络课件能帮助我们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以往在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时,我总是利用自制的“橡皮膜正方体”教具进行实验,将其浸没于水中后,请同学们观察橡皮膜表面的凹陷程度结果总是发现有很多学生都无法观察到它的变化,效果很不明显。这次,我采用网络Flash课件在电脑屏幕上进行了动画演示,全班同学不仅都能直观清晰的观察到:相同深度的不同方向橡皮膜表面凹陷程度相同,而不同深度橡皮膜表面的凹陷程度不同等明显的实验现象,还真正懂得了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即物体上下表面压强差产生的压力差。与往常相比,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树俊 《考试周刊》2008,(50):172-17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从两个方面阐明了演示实验的教学,使读者明确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17.
物理实验教学中包括两部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所谓演示实验是指在实验课中,教师为学生演示,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进行讲说.这样既可化抽象为具体,将原本枯燥的物理演说变得生动有活力.由此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赵陇安 《甘肃教育》2003,(12):42-42
初二物理中的《研究平面镜成像》的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重要实验。以往没有现成的教具,老师在教学中都按教材介绍的演示方法来演示。器材只有一块平板玻璃_两支高度相同的蜡烛和铁架台。实验时把玻璃板当做平面镜用铁架台的夹子夹住,面对学生,竖直放在桌面上,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侧隐约看到蜡烛的像,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的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条件中,演示实验存在以下的不足:首先实验是在水平桌面上进行,不利于学生是观察实验现象;直接影响了实验的演示效果。其次是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所受的力不是两个力,而是多个力,有重力、支持力、两个拉力、如果小车运动或有运动趋势,还必须考虑摩擦力。在教学中不好处理这个问题,只讲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而不全面分析小车的受力,这不符合实际,对于具有一定思考  相似文献   

20.
1 问题的来源和背景2013年6月初,在南京市举行的第2届江苏省初中物理实验技能大赛展评活动的第7个比赛项目“趣味演示实验展示”中,无锡代表队展示的“惯性车”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获得了该项目的第2高分.下面把参赛选手演示与讲解过程介绍如下.实验装置:车中装满水,并在车中悬挂相同体积的铁球和乒乓球各1个,如图1所示.选手设疑:车突然向你们左方运动的时候,这两个球会向哪儿运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