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有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中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亩土地,独木成  相似文献   

2.
鸟的天堂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鸟的天堂》同学们看过著名作家巴金写的散文《鸟的天堂》后,一定会想,鸟的天堂究竟在什么地方呢?鸟的天堂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是一株大约500年树龄的、被称为“独木成林”奇观的巨大榕树。榕树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独木成林。近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远看就成了浮在水面上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堪称南国奇观。“一株榕树便天堂”,一句诗概括了鸟的天堂的特点。这棵茂盛的大榕树为鸟儿们提供了美…  相似文献   

3.
鸟的天堂     
在距广州市100公里的新会县天马村,有一条天马河,河中心“漂浮”着一座绿色的小岛,岛上只有一棵树那是棵有500多年历史的大榕树,高15米,独木成林,树冠投影面积达1.15公顷,枝柯交织,浓荫蔽日.引来成千上万的各种飞鸟栖息其间这就是巴金笔下的小鸟天堂  相似文献   

4.
齐文俊 《学周刊C版》2010,(1):151-151
“博尔赫斯问:什么是天堂?” “博尔赫斯答:天堂是一座图书馆。” 这是摘自北大著名教授曹文轩先生的《天堂是一座图书馆》中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人类的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5.
阿伲 《八小时以外》2010,(10):74-79
大导演张艺谋说过: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是最休闲、最适于居住的地方。“玩家天堂”“美食天堂”、“消费天堂”、“茶客天堂”、“麻战天堂”……  相似文献   

6.
问: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十七课《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 答:“小鸟天堂”是广东省闻名中外的一处旅游风景点,位于广州200里外的新会县环城公社天马大队。一株500年的古榕,树生“胡须”,“胡须”入地,久而久之,独木成林,浓荫覆盖着天马河心的小岛,林中栖居着成千上万只白鹤、麻鹤、灰鹤和  相似文献   

7.
小语《鸟的天堂》一课描写的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县环城乡天马河中.这里的天马村的天马河围着一个像小岛般的沙洲,上面长着一棵大榕树.据说此树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博尔赫斯说:天堂是一座图书馆。 这是一个智者的声音,它一下子接近了天堂与人间的距离,让虚无缥缈的“天堂”变得可触可摸,可亲可感。  相似文献   

9.
新会县的“小鸟天堂”原叫“雀墩”。1933年9月初,巴金来到新会,与友人泛舟天马河,浏览“雀墩”四周,写了一篇《鸟的天堂》,从此,这个榕树盘根、绿叶扶疏的小洲,便取名为“小鸟天堂”了。原来,巴金并不知道新会有这么一个“雀墩”,他来新会也不是为了要写《鸟的天堂》。他是应他的朋友陈洪有的邀请,从上海到新  相似文献   

10.
《鸟的天堂》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著名的作家巴金。课文记叙了巴金在一九三三年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景色。所谓“鸟的天堂”是一棵古老而巨大的榕树,它生长在广东省新会县天马河河心,枝叶繁茂,有十多亩地的范围。在这棵榕树上,住着无数鸟雀。一到早晨,成群的鸟在榕树周围飞翔,景象十分壮观。巴金目睹了这一奇特的当地名胜,就以“鸟的天堂”  相似文献   

11.
博尔赫斯问道:什么是天堂?博尔赫斯答道:天堂是一座图书馆。这位浸泡在满是灰尘的图书馆里破万卷书、下笔有神的学者,曾不止平次说,“我是一个作家,但更是一个好读者。”直至他近乎完全失明,又不无苦涩地写了一首诗向上帝致敬:  相似文献   

12.
素描之三——知识的磁力 知识是什么?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歌德说:“知识是能力的产床。”莎士比亚说:“知识乃是我们藉以飞向天堂的翅膀”  相似文献   

13.
博尔赫斯问道:什么是天堂? 博尔赫斯答道:天堂是一座图书馆。 也许真的有天堂,但肯定遥不可及。因此,这样的天堂对于我们而言,实际上毫无意义——一个与我们毫不相干的地方.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4.
1、全世界共有___多种榕树,我国约有100种。2、广东省____县的天马河上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棵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巨大榕树。3、1986年,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老人问题世界大会”上,便以____的图案为会徽,用来祝愿老人像榕树一样长寿。4、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__污染并列为三  相似文献   

15.
天堂何在     
一个人历尽艰险去寻找天堂,终于找到了。当他欣喜若狂地站在天堂门口欢呼“我来到天堂了”时,看守天堂大门的人诧然问之:“这里就是天堂?”欢呼者顿时傻了:“你难道不知道这儿就是天堂?”  相似文献   

16.
长大     
“一粒沙一个世界,一朵花一座天堂。”布莱克《天真的预示》里如是说。唯有天真的孩子,可以单纯地去判别外物,毫无尘染。  相似文献   

17.
《课外阅读》2011,(12):162-162
今天教学第三课《鸟的天堂》,讲到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却没有看到一只鸟,顺理成章地,我问:此时作者心情怎样?你从哪句话读出来的?学生很容易就答出了“失望”,并找到了“‘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相似文献   

18.
一天,权力、努力、知识三兄弟一起来到人间,各自要闯一番事业,于是他们怀着好奇和欢乐出发了。首先是权力,他来到了一个名为“天堂”的国家,刚进城门,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座的高楼大厦,再往前走,简直就是世外桃园,这里山明水秀,风景秀丽,连水里都有宝石,怪不得叫天堂了,这样美又昂贵  相似文献   

19.
天堂     
何为天堂?天堂何在?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历尽艰险去寻找天堂,终于找到了。当他欣喜若狂地站在天堂门口欢呼“我来到天堂了”时,看守天堂大门的人诧然问之:“这里就是天堂?”欢呼者顿时傻了:“你难道还不知道这儿就是天堂?”守门人茫然摇头:“你从哪里来?”“地狱。”守门人仍是茫然。欢呼者慨然嗟叹:“怪不得你不知道天堂何在,原来你没去过地狱!”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了,成功便是天堂;你若痛苦了,幸福便是天堂—总之,若没有其中一样,你断然是不会拥有另一样的。天堂是地狱的终结,地狱是天堂的走廊。当…  相似文献   

20.
六年制第十册《鸟的天堂》一课,重点部分 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静态美。作者第一天傍晚经过鸟的天堂,只鸟不见,见到的是大而美的榕树,于是产生了“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的喟叹——抑。再写动态美。作者第二天早晨经过鸟的天堂,所闻“到处都是鸟声”,所见“到处都是鸟影”,于是产生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感叹——扬。写静是为了衬动,先抑是为了后扬。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