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理心是个体通过设身处地地识别、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并释放体贴与关怀的一种能力。同理心、虐待动物和暴力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缺乏同理心不是潜在的暴力行为的唯一因素;虐待动物可能与缺乏同理心、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及基因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儿童缺乏同理心不一定会产生虐待动物的行为,缺乏同理心只是产生虐待动物行为的一个潜在的诱因;虐待动物可能会促使个体产生人际暴力行为,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有虐待动物行为的人一定会产生人际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2.
同理心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站在他人角度感同身受的心态。其实,同理心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对待世间万物也应该有同理心。唤醒人们的同理心,唤醒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同理心,让我们生活的世界会变得愈加美好,这是教育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同理心是构成完美个性、良好品德的要素,是幼儿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在某公立幼儿园中选择60名小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对实验班幼儿进行为期6周的绘本阅读实验干预,用问卷来测评绘本促进小班幼儿同理心发展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同理心绘本实验干预,实验班幼儿较对照班幼儿同理心水平有较大发展,同理心的各维度差异也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孟景 《现代企业教育》2014,(14):156-156
同理心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设身处地地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极为重要。教师的同理心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性别、观念、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教师可以善用微笑、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以及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等方法培养和促进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同理心。  相似文献   

5.
很多问题学生攻击他人在于不能理解和体会被攻击者和关心自己的人的情绪和感受,即缺乏同理心。可以通过情绪训练来提高他们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的能力。同理心培养的方法很多,有听故事、续编故事、角色扮演、游戏等。  相似文献   

6.
林云 《天津教育》2023,(22):34-35
<正>学前融合教育是特殊学前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与普通幼儿一起接受保育和教育的一种学前教育形式。学前融合教育要求为特殊幼儿创造正常化的教学环境。在学前教育中,融合教育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经验,帮助特殊幼儿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融合教育可以让儿童接触到不同伙伴的特殊需求,促进幼儿多元文化教育和形成尊重差异的理念,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关爱精神,让幼儿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相似文献   

7.
姜珊 《知识文库》2022,(19):190-192
<正>饲养活动是幼儿园重要的课程内容之一。合理的饲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动物习性,建立生态意识,并激发他们的爱心与责任心。而教师则可以通过饲养活动的契机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使他们在养育和观察动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体会动手的快乐。本文以仓鼠的养育活动为例,对幼儿园饲养角的建设以及饲养活动的教育策略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2000,(2):32-33
幼儿园科学区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幼儿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物与自然现象及科技产品,以及幼儿在认知过程中提出的“为什么”等等,皆可作为科学区探究的内容。不同年龄的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如在养殖、种植活动中,小班幼儿主要培养他们观察动植物的兴趣,中班和大班幼儿则可参与动物饲养、植物栽培,以  相似文献   

9.
黄舒琳 《福建教育》2023,(12):46-49
<正>一、活动背景1.活动来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鼓励幼儿主动地接触自然界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或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中班上学期,幼儿自发开展了“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主题分享活动。在活动中,心妍带来了家里养的仓鼠“暖暖”和“懒懒”。它们的到来立刻引起了幼儿的热切关注。由于大部分幼儿都没有饲养过仓鼠,“如何照顾仓鼠”成了幼儿讨论的话题。于是,我们开始在幼儿园饲养仓鼠。  相似文献   

10.
学生他人意识的缺乏,与教育的不足密切相关。因此,在小学德育中,以对他人意识的正确认知为基础,以培育利他氛围、培养同理心和帮助学生认知真正的爱为策略,来培养学生的他人意识是必要的,并会影响到学生的宽容、合作等健康人格的成长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比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而忽视了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致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偏低,普遍存在着自私、任性、缺少同情等问题,那么如何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呢?首先重视感情教育,萌发幼儿的情感,引导幼儿了解他人的心情,体验当自己处于他人的情境的情感、愿望,从而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及爱心。激发幼儿情感的同时还教幼儿学会表达对他人的爱,亲社会行为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说教就能形成的。它只能在幼儿自己参与的活动中,尤其是交往活动中,不断实践、感受、体验,日益积累直接经验和情绪体验,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学生他人意识的缺乏,与教育的不足密切相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对他人意识的正确认知为基础,以培育利他氛围,培养同理心和帮助学生认知真正的爱为策略来培养学生的他人意识是必要的,并会影响到学生的宽容、合作等健康人格的养成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宝宝是什么时候学会识别他人情绪的呢?他们又是怎样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的?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来看看怎样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相似文献   

14.
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幼儿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认识他人,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表现自己,理解他人,相互沟通,建立友谊。并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解决矛盾和解决冲突,逐渐成为社会人的一员。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往往会决定他的才能是否被社会认可,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处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往往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技能,缺少正确的交往经验。幼儿同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那么,如何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呢?笔者在实践活动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同理心(Empathv)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由人本主义大师卡尔&#183;罗杰斯提出.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很多问题学生攻击他人在于不能理解和体会被攻击者和关心自己的人的情绪和感受,即缺乏同理心。可以通过情绪训练来提高他们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的能力。同理心培养的方法很多,有听故事、续编故事、角色扮演、游戏等。刚分班的时候,第一次上班会课我就注意到了一个很帅气的男孩,穿一件红色的T恤,显得非常阳光。新分的班级,当然需要班干部,由于同学们彼此还不熟悉,于是我从学习较好的学生中指定了几个班  相似文献   

17.
幼儿与动物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他们如同关爱自己一样关爱动物。幼儿在与小动物的实际接触中,通过观察、饲养以及与他人交流,会获得许多相关的经验与信息。如果幼儿在与小动物的实际接触中能开展探索求证性的研究,那么他们获得的就不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教育实习中,实习生常常以成人控制者的姿态去管理幼儿,以观察幼儿园的教师教学为中心、偏重活动设计和活动过程的组织。台湾地区"以幼儿身份实习"的教育实习模式突破以往"以教师身份实习"的思维定式,帮助实习生从"学习如何去教"转变到"学习如何解读幼儿",以同理心去了解幼儿的真实需求。"以幼儿身份实习"是对教育实习的创新,其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与实习过程的有效性对大陆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制度的完善、转换学生思维方式并促进其专业发展,均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对方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对方的心情和处境,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方法有利于化解学生间的纠纷,优化师生关系。鉴于此,本文中笔者围绕运用同理心解决学生矛盾的一个成功案例,就班主任如何运用同理心原则管理班级事务,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探究一二。  相似文献   

20.
人际交往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交往能力也就成为人们个性品质中一项尤为重要的个性指标。在幼儿园的社会交往的诸多培养途径中,通过从自由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养成幼儿合作,分享的意识,培养幼儿活泼、外向、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为将来的性格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