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根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符号系统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篇功能又包含主谓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本文从功能语法理论角度分析了《雨中猫》不同译本语篇衔接系统和语篇逻辑连接功能。  相似文献   

2.
以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从韩礼德的语篇功能对三个不同译本进行分析。旨在为古诗的分析方法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检验了系统功能语法对于诗歌分析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语篇功能是韩礼德提出的三种语言功能之一,它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本文以语篇功能理论为基础,对《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两种译本进行了比较评析,从而发现两译本在语篇功能上的不同,并证实语篇功能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中具有很大的影响。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中经验功能角度入手,对唐代诗人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一诗和它的三种英语译文进行经验功能的分析。从而探讨译文的得失,加强对原诗的理解和欣赏,进一步表明,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框架的语篇分析理论对翻译的研究有实际意义,同时也证明它在诗歌研究操作中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翻译等值问题一直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但是,各家对翻译对等概念本身的界定以及对其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价值和作用的认定却不尽一致,有的甚至相去甚远,由此引发的争论似乎也未见停止。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从语域理论的角度来解决广告语篇中的翻译等值问题,力图在分析语场、语旨和语式的基础上,达到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对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从语篇分析功能出发,运用本功能的主位——述位系统、信息结构系统和衔接系统,对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及其英译文进行尝试性分析,旨在说明语言语篇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系统功能语法是以社会学为导向的语言学理论,根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观点,语言系统中有三个用于表示功能意义的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构成了功能语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理解语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过去对古诗英译本的评价都反映了评论者的主观思想,达不到公正客观的希望,正所谓众口难调,不同的评论家对同一篇英译本可能持截然不同的态度。韩礼德功能语法中的语篇功能的出现为评析古诗英译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理论依据。本文从语篇功能分析出发,用主位—述位系统、信息结构系统和衔接系统对唐诗《静夜思》及其三篇英译本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语篇功能分析在古诗翻译中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9.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不仅可以分析英语语篇,也为分析汉语语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分析框架.从韩礼德的三大纯理功能入手,以媒体为切入点,对比分析英汉语篇在新闻媒体中的模式差异,验证系统功能语法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从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角度分析四兄弟的歌曲《七朵水仙花》,旨在探讨情歌的写作风格及其受欢迎的原因,从而验证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从韩礼德的经验纯理功能入手,分析了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一诗的五种英译文,希望能给翻译研究带来启示,帮助人们重新审视翻译研究中的一些难题;同时通过讨论佐证了黄国文教授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
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始自韩礼德,但是韩礼德对语法隐喻的讨论主要限于概念和人际两方面,对语篇语法隐喻持保留的态度。此文利用功能语法的理论,对有关语篇隐喻的不同观点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人际功能分析《最后一次等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国内用语言学理论特别是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来分析诗歌还不多见.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对叙事抒情诗《最后一次等待》进行人际功能的语篇分析.其目的有二:(1)通过对该诗歌的人际功能分析来考察其语篇特点,揭示人物个性及心理;(2)检验系统功能语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证明它是用于语篇分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是以系统语法为框架来讲语言功能,重点在结构,主旨为篇章分析,以帮助人们了解:篇章意义以及表达意义是否有效?是否达到原定目的?系统功能语法对英语教学具有宏观和微观的影响,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可帮助了解整个语篇框架,掌握语篇语法和词汇衔接,从而在思维模式层次上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篇章结构,深刻理解语篇内涵,准确获取语篇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牛艳 《文教资料》2014,(23):48-50
本文基于语言的本质和特性,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逻辑功能为理论依据,并结合原文与译文的比较,对比出翻译过程中语篇逻辑功能的等同性构建及其体现形式的差异,由此检验和证实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不仅可以分析英语语篇,也为分析汉语语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拟从韩礼德的三大纯理功能入手,以媒体为切入点,对比分析英汉语篇在新闻媒体中的模式差异.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进一步验证系统功能语法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浅析语篇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的关系,以杨宪益先生翻译的《红楼梦》为例,探讨英汉语篇在衔接与连贯上的差异,译者在翻译时注重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呈现翻译译本。基于系统功能理论进行语篇分析的方法,是以语言的社会功能为出发点,结合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分析语篇连贯和衔接,研究语篇的生成和语篇结构。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共同提出的衔接理论为基础,对语篇的各种衔接手段进行分析。其中,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是两种常用的衔接手段,在语篇连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从语篇体裁和语域变体两方面对汉英翻译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具体的汉英翻译个案的讨论验证。  相似文献   

19.
《宜宾学院学报》2016,(7):89-96
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提出的语域理论对研究翻译现象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小说《一九八四》董乐山译本在语场、语旨和语式上都基本做到了和原文一致,实现了语域的动态对等。译者在翻译时,准确把握了原语语篇的语域,并在译语语篇中实现了语域构建,生动再现了情景语境。  相似文献   

20.
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理论,以奥巴马的胜利演说Yes,We Can为例,阐述政治演讲语篇中人际功能的实现,试图从语气和情态视角对该政治演讲语篇进行详细分析,具有典型的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