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福建省社会艺术教育学会承办的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水平考级将于今年7月中旬陆续在全省各地举行。本次考级活动开设手风琴、钢琴、电子琴、小提琴、声乐(成人、儿童)、二胡、琵琶、杨琴、古筝、竹笛  相似文献   

2.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勃然兴起了崇尚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潮。就音乐领域而言,对电子琴、手风琴、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的学习锋头正健,考级队伍日趋壮大,而同时二胡、琵琶、古筝、扬琴、竹笛、唢呐、中阮、大阮等民族乐器的学习队伍也渐成气候,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业已推出相应的考级曲集。除此之外,其他多种中外乐器、声乐、舞蹈……也都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艺术学习的普及和各类考级机构的迅速兴起,社会艺术考级迅速发展,钢琴考级成为琴童及家长趋之若鹜的音乐社会活动。但是,艺术考级有天生的理论缺陷,考级若为升学加分或经济创收等功利目的所左右,美育的目标就极易扭曲,甚至异化为应试教育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音乐艺术境界划分为四个层次,以琵琶艺术为例,具体阐述了和谐理念在琵琶艺术中的灵魂作用,进而提出了和谐理念不仅是琵琶艺术而且是整个艺术门类的灵魂所在,是哲学指导艺术均衡发展的纲领的论断。  相似文献   

5.
继钢琴考级、美术考级之后,少儿英语考级异军突起,成为都市新热潮。随着中国加入WTO,留学热潮日益低龄化,艺术考级失去高考加分的优势,家长们为就读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儿  相似文献   

6.
艺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陶冶其情操,培养其艺术欣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为了考级或者获取证书。然而,由于许多学校在招生时,十分看重学生在社会艺术考级中获得的等级,这引发了家长对孩子艺术培训的追捧,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家长都要把孩子送到音乐、美术等特长班、艺术班学习,参加考级,一心为了拿一张艺术考级证书,以便在升学时加分或者获得特殊照顾。这种盲目的纯粹为了考级和升学的艺术学习,让很多孩子不堪其苦,  相似文献   

7.
琵琶与诗歌在唐代产生了交融,二者相互表现、相互补充。琵琶在边塞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琵琶艺术成为唐代边塞诗不可或缺的创作素材,边塞诗拓展了唐诗的题材领域。唐代诗人以琵琶为素材,以琵琶艺术为媒介,抒发内心的情感,勾勒文人们心灵深处无以言传的精神天地,淋漓尽致地渲染诗人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8.
暑期将至,每年一度的器乐考级报名又开始了,纵观近年来的器乐考级"风潮",可以说愈刮愈烈,考生逐年增多,考场"热闹红火"。从积极的方面看,考级对于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普及社会艺术教育起到了激励、促进的作用。然而,冷眼旁观"考级热",在功利心态下,一些认识"误区"和现状却不能忽视,具体表现在:演奏重"技术"轻"艺术";"跳跃式"考级多,"拾级而上"少;考前搞"突击","日练"却淡漠;重考级"结果",轻考级"过程"。笔者从事器乐教学和考前辅导多年,对上述几种现象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作一个简析:  相似文献   

9.
琵琶是艺术领域重点乐器形式,属于我国民族艺术重要产物,所呈现的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征十分丰富。为保证民族艺术文化得到合理地传承,高校需要针对琵琶乐器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琵琶专业人才。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当前琵琶教学现状展开分析,进而推出有效的改革措施,从而实现琵琶高效课堂的合理构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少年儿童学习乐器已形成热潮,省内有上百万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如何引导、促进业余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一项迫切的工作。国际、国内对此所采取的方法和经验证明,进行业余乐器考级,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四川省业余(课余)乐器考级委员会已正式成立,并开始工作运行。钢琴、小提琴、手风琴、二胡、琵琶、扬琴、电子琴七个门类的乐器考级标准已制定和公布,成都地区乐器考级由省市联办,六月报名,七月中旬开考。省内各地的考级可望今夏铺开。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琵琶艺术的音乐风格、演奏风格等方面着手,剖析了琵琶艺术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及琵琶艺术要与素质教育结合,并进一步阐述了琵琶普及教学中的模式、效果与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凌 《教师博览》2023,(18):16-18
清末民初,琵琶艺术在江南地区形成了五大流派(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的发展格局。汪派作为最晚形成的一个琵琶流派,对当代琵琶艺术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文章以“传承”为切入点,对汪派琵琶艺术在当代传承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引起广大琵琶研究者及爱好者的重视,在推动文化传承中略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琵琶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代表乐器之一,因多变的指法、生动的表现力而闻名。近年来,围绕琵琶这一乐器所展开的守正创新成果展示,以及琵琶人艺术风采的展现,各地掀起了琵琶教育热潮,琵琶基础教育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琵琶从教者对少儿学习琵琶也有了全新认知。笔者围绕如何培养少儿琵琶学习的兴趣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培养少儿琵琶学习的能力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4.
汪派是近代江南琵琶艺术流派中立派最晚的一个流派,也是唯一一个以个人姓氏立派的流派。本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琵琶的历史以及汪派的形成和汪派琵琶谱的最早来源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则从《十面埋伏》入手,选取了李廷松的版本对汪派琵琶的艺术特色试进行了分析;第三章选取李廷松和卫仲乐为代表介绍了汪派的传人,并简要说明了汪派对我国琵琶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琵琶移植乐曲对琵琶艺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琵琶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琵琶乐曲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一笔宝贵的财富。移植乐曲凭借着其自身的特性在众多的琵琶乐曲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出现主要归结于琵琶艺术发展、琵琶技法发展和听众审美的需要。在肯定移植乐曲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当意识到移植乐曲给古老的琵琶艺术所带来的冲击,这样才能使古老的琵琶艺术保留古韵,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琵琶是我国古典乐器之一。随着现代人们对艺术的不断追求,以及对精神追求的不断提升,琵琶作为我国古典艺术之一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因此本文就对琵琶的表情艺术进行深入的探究,以帮助琵琶艺术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被称为"民乐之王"的琵琶,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多重影响因素评判演奏成效的既定程式,直接导致了琵琶演奏主体功能的缺失。因此,有必要从琵琶演奏的主体独立性、主体能动性、主体创造性等层面,为其澄清谬误并正本清源。继而需要彰显琵琶艺术的实践特性,从琵琶演奏的技术路径上着力探讨展示琵琶艺术风格、加强琵琶演奏基础训练、提升琵琶演奏者音乐素养的方式方法,为确立琵琶演奏主体功能提供保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琵琶艺术的巅峰在唐朝,唐诗之于琵琶,在诗歌与音乐的关系上突出体现了姊妹艺术的特点。了解唐诗与琵琶二者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强调当代琵琶乐手研习唐诗是一门必修之课,在灵魂深处熏染唐诗博大的艺术魅力,从而使演奏技艺与演奏内涵相辅而进,达到更趋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兴起的业余音乐考级,历经风风雨雨,现已呈浩荡之势,燎原之火已燃遍全国。业余音乐考级对普及、规范业余教育,提高音乐爱好者的音乐素质,开发少年儿童智力,推动乐器制造工业,音像、书谱印刷发行行业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每年业余音乐考级在经过七、八两个月之后,就陆续地落下帷幕。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有关业余考级的得失利弊,仍然值得我们思考。一、考级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发展毋庸置疑,业余音乐考级的开展,对普及音乐艺术,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艺术素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全国涌现的管弦乐队…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逐渐落实到高校艺术教育当中,琵琶教学作为高校艺术专业重点教学模块,在教学思想和方式上也有所更新。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琵琶具体学习需求考虑,加强琵琶教学改革,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高校琵琶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展开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