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武术套路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从"意象"视角审视,武术套路美就是"离形得似"、"不即不离"的距离美.从"意象"的定义、特征、生成过程、认知方式等方面对武术套路美进行解读,以此深化对套路"距离"美的认识,充分发挥武术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武术之“势”的美学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学视角,运用比较研究、哲学思辨的方法,阐释武术内蕴之"势"的美学思想."势"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一种透视生命气象的"动"机之"力",蕴涵"力"的刚健之美,在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脱胎于中华文化的武术重"势"不重"形",正是通过阴阳二气的运化、开合收放的内部张力形成不同的武术之"势",从"静势"、"动势"中彰显流体的生命意象."势"的美学思想体现在武术中主要表现为:造型中的"力"之美、运动中的"气势"美、运用中的"劲"之美."势"是"力"的含蓄,"力"是"势"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特有的"气"化思想影响下,武术"尚劲不尚力","得势"实为"得劲",从而表现出不同于西方"尚力"技击术的中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吴松  王岗  张君贤 《体育科学》2012,32(5):87-91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以"武术意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美学和现代艺术学的理论对"武术意象"展开了分析与讨论。研究认为:1)"武术意象"所指向的是经由拳家们所创造出的各种武术技术、技法的形象,是建立在再现"物的模样"基础上的"物的形象"的表现,即是以现实中存在着的打斗、搏斗技能作为素材,对其进行特殊地加工和改造而得到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2)"武术意象"是被武术拳家们外化和物化了的意识客体,它以"意"为主导,以"象"为基础,在"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的意象交融中,成为了一种艺术化的意识客体。3)从审美学的视角来看,"武术意象"这一艺术化的形象是他们对武术这一审美客体进行审美活动的开端,是他们获得审美体验的本原,更是承载了武术拳家们内心世界中主观之"意"的艺术化了的"物象"。4)从艺术学的视角来看,"武术意象"以艺术本体的形式出现在武术之中,这使得武术最终在技术的表现形态上形成且具备了鲜明的艺术属性,它是一种典型的艺术化物象。  相似文献   

4.
从"暴力美学"视域审视武术技击美的心理归因及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暴力美学"的全新视角,对武术进行客观审视.武术的攻防技击美是武术之美的核心,踢、打、摔、拿、击、刺、劈、砍等组成武术攻防的基本要素是原始暴力元素的体现,对人性攻击本能的崇尚和人们的英雄情结是武术彰显攻防技击之美的心理归因;武术技击是"暴力美学"时代武打影视的核心素材;通过对武德的强化、武技的规范、规则的制约、美感的提升等,最大化弱化和消解武术中的"暴力元素",使武术呈现出适度体现"暴力元素"又巧妙消解暴力的二律背反态势;弱化和消解暴力是武术技击美的特质,也是"和谐社会"理念下武术的生存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武术:传统审美的文化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之美是东方的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中国武术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思想和价值,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倾注了极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文化意识。文章以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整体观、和谐观,生命意识观、天人合一观、意象观等诠释中国武术的审美主体、审美感悟、审美意象、审美和谐、审美追求、美育教化等审美体现,以此深化对中国武术的美学认识。  相似文献   

6.
武术之美,一般认为是通过武术动作的姿势、劲力、节奏、传神和结构等来表现其独特的形式美,然而武术服饰本身所给予人的美感也绝对不能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武术技术动作的同时,更应从特定的武术服饰入手,来深入领略武术更深层的意义。武术服饰的美学特征与中国独特的哲学美学思想,以及由这种独特思想为基础所产生的直观感悟式的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主要表现为"肥硕宽大之美""庄重威严之美""悬垂之美"和"飘逸之美",它是在表现一个浑然整体的人(文化形象),而不是视觉感官中的生理性的  相似文献   

7.
论书法艺术与武术演练的相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学视角审视书法艺术与武术演练的相通性。认为:武术与书法均注重内涵的"骨力",武术形质的"遒劲"与书法中的"折钗股"异曲同工;武术与书法均遵循均衡、对称、奇正、对比、呼应、比例等形式美的法则;武术与书法均体现气韵生动的节奏美、注重章法的布局及对意境的追求。提出:习武者应注重"武外功"的修养,使武术演练表现出浓郁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它的基本审美特征和表现方式也是武术运动自身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侧面。中华武术不仅外观讲究形体美、运动美、气质美和理念美,而且极其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气"、"韵"、"意"、"神"等概念的蕴含和体现,与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基本一致。习武者要有深沉的自我修养,习武不仅形似,还需神似。东方人感情丰富而内向,神情坚毅而沉默,体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理论移植、专家访谈、影像解析等方法,从数学中蕴藏的美学视角,管窥它的诞生和发展不仅契合美学的基本要素,还包括几何形式美的规律与结构法则.从数学多种思维方式来审视武术动作的空间美、距离美、对立美以及蕴涵的精神美等美学思想,运用数学几何形式中“四元体”、“五角形”与“完形压强”格式塔心理美学理论来解析武术审美法则.研究表明:数学思维打破了传统美学思维方式,开阔了人们对武术的审美视野,开拓了武术多维而又新奇的审美空间;数学美应是衡量武术运动之美的一把“标尺”;深层阐明了武术运动轨迹、对立统一、均衡协调、互为转化的内涵及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武术套路从其本质来讲,可以说是艺术的另类表现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从文化艺术的视角,沿着武术历史发展的脉络探讨了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认为,武术套路的技术特征可归纳为技击性,多样性和艺术性;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包含:武术套路运动的美是表现战斗的“生活”;是一种“距离”的美;是经过创造,所表现出的一种感染力、震撼力的美三个方面。武术套路通过形式美、意蕴美表现武术套路运动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武术美学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20世纪武术美学研究的成果,分析得出,受中国美学研究的影响,武术美学的研究呈现出一种致力于本民族传统美学,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角度进行研究;另一种运用西方美学范畴,从美的存在形式进行研究两种态势。指出对武术进行美学研究仍应以中国本民族传统美学为主,同时,理性地选择,消化,吸收西方美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试论武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目的:对中国武术的传统美学特征进行全面阐述.并从武术的美学价值方面为传统武术发展战略与对策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和结论: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审美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以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反映出最高层次的审美理想。中国武术不但具有形式美、意境美和本色美等美学因素,而且独具特色。武术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后在审美意识上的外在显现。建议:21世纪武术要发展,就要充分显现其美学价值。通过政府行为运用表演、比赛等手段来挖掘武术之美。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淀了丰厚的美学内涵。研究武术的美学内涵,应以中华武术美学的发展历史为研究起点,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去总结出武术的美学内涵。武术美学的内涵包含三部分,即武术之美包括'意'、'象'、'象外之象',其各部分内容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4.
武术套路演练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对武术美学特征进行研究,论述了武术套路演练中和谐美、气之美、意境美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和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其长期的发展中,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兵学、美学等理论,成为一种极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方式。武术套路作为中国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中包含的美学特征具有多方面的含义,主要表现为套路演练中的动态美、和谐美、严谨美、意境美、气氛美等。  相似文献   

16.
武术套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寓美学理论于运动实践过程中。文章主要探讨了武术套路"形美"、"意美""、德美"的美学特征,以及武术套路审美教育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民族审美文化特色最为浓郁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动作的美学特征,是以内在精神气质美为基础,以外在的技艺美为表现形式,是一种内外结合、形神兼备的特殊文化现象,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东方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李艳 《体育世界》2009,(5):107-108
武术做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体育运动,其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历史学和传统美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华传统武术的舞蹈美、书法美以及精神美。  相似文献   

19.
从格式塔心理美学视角论武术动作的表现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视觉思维与审美直觉等格式塔心理美学理论研究成果,通过逻辑分析与类比嫁接,从格式塔心理美学的视角对武术动作表现力的作用机制、构成因子与审美价值方面进行了探究与阐释.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形".武术动作的表现力之所以更易引起观看者的"注意",在于通过结构、对称、平衡、延伸等方法,突出了不规则的且有明显"特殊"部位的"形",使身法形成"完形压强",且能抽象地表达为一种"紧张力的式样",引导观看者把握整个动态过程的"高潮",同时体现武术动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武术套路之美,是东方的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然而武术界对武术套路技术、武术推广、武术健身和技击实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对武术套路的美学价值研究较少。“高、难、美、新”这一武术套路发展宗旨的提出,也提示了武术套路美学研究要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立足于科学,着眼于现实,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建设,要根据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和表现形式、武术套路运动的风格特点和运动规律不断地对武术套路的技术创新、编排创新上下功夫,增加竞技武术套路的艺术观赏性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