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转移反应是近年来自然科学中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是化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讨论(1)Marcus理论大意:(2)Marcus理论对倒置区域的预测;(3)电子转移理论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守恒,就是指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某些守恒关系,应用守恒关系进行化学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应用守恒法解题,可使问题简捷地展现出来,简化解题过程,尤其是在解选择题时,可节省做题时间,提高解题速率.一、守恒法的分类1.质量守恒(1)宏观表现:变化前后的质量相等(2)微观表现:变化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2.电子守恒凡是有得失电子的化学过程都必须遵循得到电子总数=失去电子  相似文献   

3.
<正>在化学的发展历程中,酸和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们对酸碱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但对酸和碱的系统研究是近两三百年才开始的。随着对酸碱认识的深入,化学界先后形成了诸多理论,如Arrhenius酸碱电离理论、Cady-Elsye酸碱溶剂理论、Bronsted-Lowry酸碱质子理论、Lewis酸碱电子理论和软硬酸碱理论等[1]。中学阶段对酸碱的教学主要基于酸碱电离理论展开,其实酸碱质子理论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4.
晶体场理论的主要缺点是忽略了配位原子的价层电子结构特征,因而不能解释光谱化学序列.在考查光谱化学序列中配体配位原子的丰径大小及其价层电子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配位原子的价层电子——中心原子d电子互斥模型,用以说明配体在光谱化学序列中的位序.还探讨了该互斥模型与分子轨道理论都可以说明光谱化学序列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崔炜 《化学教学》2005,(6):59-60
电荷(电子、电量)守恒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通过例题介绍电荷守恒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原理。1 在混合溶液离子浓度计算中的应用我们知道酸、碱、盐的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离子。但整个溶液却不显电性,是因为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电子显微学进展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最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球差校正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学;(2)原子分辨率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或原子序数衬度成像).两种成像技术均可达到亚埃的分辨率.介绍了这两种技术的各自特点及其在功能材料的微观结构缺陷表征、铁电薄膜的极性确定等方面的应用.随着亚埃分辨率的电子显微学的发展,它必将对材料科学、物理学、纳米科学、化学及生命科学等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电子信息材料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它不仅涉及物理、材料、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性的问题,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从目前的人才需求来看,电子信息材料方面的学生具有学科交叉的优势,毕业生将掌握物理、材料、化学、电子等学科的专业理论和应用技能,这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最符合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可编程序电子计算器已开始在各个领域广泛使用。有关可编程序电子计算器在化学问题处理上的应用,国内已有文献报导。由于可编程序电子计算器的引入,使得化学上的一些复杂问题很方便地得到了解决。但是,复杂的化学问题的处理,一般需要比较高深的数学知识,加之目前可编程序电子计算器价格较贵,因而在基础化学教学中普遍使用还有困难。这样,各种简化公式在化学教学中目前还必须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电子信息材料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它不仅涉及物理、材料、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性的问题,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从目前的人才需求来看,电子信息材料方面的学生具有学科交叉的优势,毕业生将掌握物理、材料、化学、电子等学科的专业理论和应用技能,这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最符合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也是化学学科同其它一些学科相互交叉共同发展的时代。化学学科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与其他学科休戚相关,目前在许多科学领域里都包含着急需解决的化学问题,如生命科学里的前沿课题(组合生物的合成)与重大课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都依赖化学科学为其提供的化学理论和实验基础。还有材料科学、电子科学等其他学科也离不开化学科学。为此,在21世纪作为一个化学工作者必须要有扎实的化学理论与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氧化还原滴定在选择指示剂时应该注意化学计量点在滴定突跃中的位置。 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化学计量点在滴定突跃中的位置如何,华中师范大学等三校编《分析化学》教材中,只是定性地指出: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半反应中,若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即n_1=n_2则化学计量点应为滴定突跃的中点。若n_1≠n_2,则化学计量点偏向电子转移数较多(即n值较大)的电对一方;n_1和n_2相差越大,化学计量点偏向的越多。此结论未作理论推证。本文通过数学推论,得出化学计量点在突跃中的确切位置的计算公式,将上述定性的结论提高到定量上来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学化学中存在许多恒等式,但有一个恒等式“∑[a×n(x)]=∑[b×n(y)]”你可能还比较陌生。想知道吗?那么,请看以下介绍。一、恒等式的释义要掌握此恒等式的应用,就必须弄懂其中各种符号的意义:a、b为题给已知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化学计量数,n为物质的量,x、y为得失电子数或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等,∑为总和。二、恒等式的应用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发生转移,其特征是得失电子守恒(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此时的恒等式即∑[a×n(得电子数)]=∑[b×n(失电子数)],其意义为所有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所有还原剂…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与发展,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掌握基本实验技术,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的最佳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录像教学、电子幻灯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模拟实验等手段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化学实验教学中,以适应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结构化学和无机化学教材在论述金属羰基化合物时.常遇到十八电子规则。但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这条规则,下面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点看法,也许有助于深入理解金属羰基化合物结构的一些规律性。 18电子规则或称EAN(Effective Atomic Number Rule)规则、稀有气体规则、9轨道规则,它是N.V.Sidgwick于1920年首先提出来的,是一条经验规则。它象路易斯(Lewis)的电子对理论和柯塞尔的八隅律一样,是属于原子价的电子理论的一种表述。18电子规则的最初表述是:元素应该经过化学变化而转移或共享电子,偏向于达到惰性气体的电子构型,对过渡元素有9个属于ns、np和(n一1)d的价轨道,可容纳总共18个价电子,  相似文献   

15.
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技术是一种新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顺磁性离子、自由基及顺磁性配合物分子的结构。近几年又发展成为一种操控自旋电子材料内部原子核外单电子自旋状态手段,用于单电子自旋相干态的制备,实现量子运算和信息传输。目前文献中报道EPR在化学、物理、生物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很多。针对当前EPR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综述了EPR技术的应用原理和进展,为更好地将EPR技术应用在量子物理、配合物化学、自由基生物学、医学、药学等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在配位化学中,配位场稳定化能(ligand field stabilzation energy)由能级分裂所带来的稳定化能SE和成对能PT两部分组成。成对能又包括两部分:经典的库仑排斥能Pcou1和电子交换能Pex在此,电子交换能是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过去之所以不常为人们提及,可能是LFSF在整个配合物理论中对化合物生成函数贡献仅占较小的部分,而Pex就更易被忽视了。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深入地研讨稳定化能的定义,而在于用此定义引出的交换能的模型来探讨其在化学中的某些应用。二、电子交换能的定义及模型从广义而言,电子交换能是对经典的电子排斥能的反抗。按照Hund规则,一个自由离子自旋平行电子越多,体系就越稳定,当形成配合物后,不同d轨道上的自旋平行的电子被  相似文献   

17.
正氧化还原反应会考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以电子转移为中心的有关计算,主要考查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电子转移的数目、简单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主干知识,是高考不可回避的热点,今后还会推出更新的题型,要特别关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高科技成果中的应用.一、理清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二、氧化还原反应的三大基本规律及应用1.守恒规律(1)三大守恒1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一、等电子体原理1.发现:1919年Langmuir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条经验规律,即等电子原理。2.等电子体原理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1)狭义:具有相同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具有相似的电子结构、相似的几何构型和相似的化学性质。(2)广义:若几种物质含有相同的电子数和相同的重电子(除氢、氦、锂外),则它们的重原子数的构  相似文献   

19.
一、电子守恒法解题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或偏移,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里,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而电解或电镀实际上也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在同一时间内,阴极上物质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阳极上物质失去电子的数目,电子守恒法就是依据这种等量关系来解题的。 二、电子守恒法在解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应用 1.求元素的化合价 [例1](95年高考23题)24毫升浓度为0.05摩/升Na_2SO_3溶液恰好与20毫升浓度为0.02摩/升K_2Cr_2O_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相似文献   

20.
应用Gaussian 09软件计算光功能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合实验结果研究了三种典型的电子跃迁方式:配体内电荷跃迁(ILCT),金属到配体电荷跃迁(MLCT),配体到配体电荷跃迁(LLCT),使学生在解释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峰的同时,利用Gaussian和Gaussian View软件形象地理解此类吸收光谱及电子跃迁.该工作不仅是多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也是对传统教学的改进和补充,更好地培养了化学及材料学专业的学生理论结合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