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这表明教师光有真情和真心不够,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做一个聪明型的教师。给学生一方空间,让他们去宣泄;给学生一份权利,让他们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体验,去创造。一切都让学生自己做主。让教学设计更开放些、"简单"些,让课堂多一些留白,多一份晃动,多一些生成,便多一份出色。  相似文献   

2.
黄克炎 《考试周刊》2012,(18):37-38
学习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能起到积极的平衡和推动作用。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发生兴趣。如何使课堂教学像磁石一样,把学生们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让他们高高兴兴、有滋有味地学?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兴趣的动力,化"厌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曾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快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在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发展方向,然而"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让优秀学生都去挤普高这座"独木桥",整体素质不高的学生才去上中职,那么该怎么给中职生一个快乐的课堂,让他们快乐学习呢?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认为:"儿童像种子一样,种子般的儿童有自动生长的潜能,有自我生长的节律。"小学科学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如种子般生长的规律,努力让学生享有自由时空,给学生提供自由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自由意识,最终构建让学生自由发展、自由创造的闲意课堂。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师对待学生要像农夫对待庄稼一样全身心的投入,化学教学就得像农夫种庄稼一样精耕细作,让学生像庄稼一样快乐地吸收诸如兴趣、知识、能力甚至情感等各种养分,自由地成长,成为个性鲜活、富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  相似文献   

6.
黄丽源 《考试周刊》2011,(41):219-219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一个优等生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可对于那些"差生"就未必做得到了。从这个角度讲,从心底里关爱"差生"才是真正爱学生。要知道,那些"差生",就像遭受到意外伤害的花朵,需要格外精心的关爱与呵护。赏识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对他们的一生来说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季晓玉 《成才之路》2011,(34):71-71
德国哲学家荷尔德林曾说过:"人充满劳绩,但还惬意地居住在大地上。"我们的教育投入不只为了那唯一的产出——"分数",我们要致力于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愉悦地积极地想去探索,想了解,使整个课堂变得高效灵动。我们要把自身的课堂活动指向学生的人生发展,促进学生的人格生长,达到认知、情感与意志的和谐发展。一、要做一个学习型、思考型的教师我们谈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而是要能够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在创设的语境中参与自由交流,要向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他们,在课堂上教师既是良好的引导者,又是一个热心的、耐心的听众,还应该是一个谈得来的朋友。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群孩子,在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已经远离家乡到异地谋生;有这样一群孩子,当他们的同龄人正被父母捧在手心百般呵护时,却无人问津,像野草一样孤独地自生自长;有这样一群孩子,只能通过一张张汇款单、一个个电话,才会意识到父母的存在……他们有一个共同且令人倍感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亲情呵护不足、父母榜样作用缺...  相似文献   

10.
每个学生都与众不同,教师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不同个性,不仅要传授他们知识,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还要多关注他们之间的不同个性,教会他们如何做"真"人,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能自由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进步,自由快乐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几个方面去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由快乐地学习:适时转变角色、态度和方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把学生引进到自由的写作境界中去,让学生在自由的写作状态中体验写作的快乐,感受表达的幸福,领悟写作的技巧。要真正进入这样的境界,作为教师要从这三个方面狠下功夫:自由作文,课堂作文也可以搞一点"私人化"写作;趣味作文,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自由"写作;单元作文,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创造的空间;考试作文,以特别的方式来促使学生进入状态;文学创作,让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12.
赵士成 《考试周刊》2012,(83):144-146
在规范教学行为的今天,要想减负不减效,就要让化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就要敢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飞翔"。"自由飞翔"是放开放活,让学生动起来,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让课堂成为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不是"吵吵闹闹"放散牛,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绝对自由,要注意收放适度,按一定的原则设计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群孩子,在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已经远离家乡到异地谋生;有这样一群孩子,当他们的同龄人正被父母捧在手心百般呵护时,他们却无人问津,像野草一样孤独地自生自长;有这样一群孩子,只能通过一张张汇款单,一个个电  相似文献   

14.
我梦想,在新的世纪里,每个孩子都能生长出一对翅膀,一只是自由的翅膀,另一只是快乐的翅膀。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身与心的解放,而教育的真正本质恰恰是人的解放,不是人的枷锁。冰心先生告诉我,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我想,这正是成长的真谛,即依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自然的阳光与空气中自由生长。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心灵的舒畅,而舒畅与幸福一样,是一种真实的个性化的体验。快乐是人生的目标,更是人生的动力。新的世纪应当是快乐的世纪,每个快乐的孩子就是一粒快乐的种子,就像天使一样,让快乐之花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绽放。我深深地知道,自由往往来自束缚,快乐往往来自痛苦。今天,有太多太多的孩子在束缚与痛苦中挣扎,甚至成为应试教育的祭品。九年义务教育本是国民素质教育,是合格教育,是成功教育,却被应试教育异化为选拔教育、淘汰教育,让大多数学生成为失败者。这是20世纪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剧。21世纪的父母与教师也许要问问自己:我有教育孩子的执照吗?当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王琳 《考试周刊》2011,(22):220-220
老师只有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时时处处爱护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事实证明,凡是被教师爱的学生一般都能积极向上,锐意进取。优等生是这样,后进生则更为敏感,更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爱护和信任,信心百倍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应把无私的爱洒向每一个角落,让"甘露"滋润每一颗纯洁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理想的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学生只有得到了尊重,才会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坦然,才能自由自主地思考、探究,无所顾虑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才可能实现创新和超越。为此,学校始终坚持和实践"让每一个人得到尊重,让每一个人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一、利用教师自身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作为英语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态。不偏向任何一个优等生;也不去歧视任何一个差生;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要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比在家里还要温暖。  相似文献   

18.
我的理想:和谐阅读 中国从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作为语文教师,让学生幸福地生活在充满和谐、滋养性灵的母语环境中是我的追求。我认为,"和谐"的意蕴既体现在学生与教师平等而友好的互动关系里,还体现在每个人身心健康自由的生长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新课导入作为"新课的第一锤"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运用一定的方式恰如其分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新课导入如同音乐的定调一样,  相似文献   

20.
"80后"教师面对"90后"学生,会生出许许多多的困惑,因为这些学生同他们一样,生长在越来越多元的文化浸润之下,希求用任何划一的标准统领他们,都必然要遭致失败。所以,班主任要做的是找准自身定位,做孩子的良朋、益友、经师、人模,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与自己的相处中,开出绚丽的心灵之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