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出版著作三部、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80多篇次,有100多篇新闻作品获省以上新闻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作品500多篇200多万字等等,用他自己的话说:“20多年取得这点成绩是微不足道的”。  相似文献   

2.
李春是自治区交通厅办公室干部,由于工作关系,与新闻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自1986年至今笔耕不辍。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已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各类题材文章1090多篇。其中有27篇获中央新闻单位和自治区级新闻奖,108篇获各类有奖征文和优秀节目奖。从1990年起,已连续6年被《新疆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李春的兴趣爱好广泛,对武术、书法、美术、声乐都有一定的造诣。国家武术队、自治区展览馆都曾想调他去工作,可他对新闻却情有独钟,有执著的追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用自己手中的笔在群众与领导之间架起一座“互通式立交桥”。李春用其饱蘸生命热血之笔,为《新疆日报》等报刊、电台写出了一篇篇反映交通与人、人与路、上级与下级、群众与领导的时代颂歌。 10年前,李春写的第一篇反映我区交通行业为群众冬季乘长途客车排忧解难的报道被《新疆日报》采用后,他的新闻报道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在国内报刊上已先后发表1000多篇作品。谈起这些,他说得倒也简单,是一  相似文献   

3.
沁阳县城关镇南关村张中全,既是养殖能手,又能写会画。近几年来,他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和漫画就有100多篇(幅)。他画的漫画《整装待发》获省漫画展佳作奖,漫画《奶奶,这不是庙……》,在河南日报发表后,有10多家报刊转载,又获漫画展佳作奖。因此,他连续3年被县里评为模范通  相似文献   

4.
文人当自重     
“文人”在这里指的并不是作家、编辑,也不是记者或一些文化界名人,而指的是某些基层报道员。君不见,有些基层报道员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喜欢自己“吹”自己。某部一报道员刚刚从外单位调来。为了在领导面前显显“能耐”,就以他人之名写了一篇自己的“事迹”,把自己的吃苦精神吹得“云山雾罩”。时隔不久,他的这篇自吹文章果真感动编辑被刊用,可他那成才事迹让人看了,真是令人咋舌。单说写他担任报道员两年来,写了230余篇稿子,在各级报刊见稿200篇,就很使人刮目相看。你别说他这么一写,几个领导看了还真在机关引起了一场不大不…  相似文献   

5.
集安,有吉林省“小江南”之美称,它是上千年前古高丽族部落十九代王朝定都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在这片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土地上,许多有志青年为之耕耘,在书法篆刻艺术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姜荣华便是其中一位值得介绍的青年书法篆刻家。荣华自幼喜爱书法篆刻艺术。从小学开始就没淫于涂抹之中,但他真正涉足于书法篆刻艺术之河却是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他认为:书法是纯粹的艺术。其玄妙的艺术境界陶人情操并令人激动不已。那一幅幅线的轨迹,乃书家心灵的低语,并非作者故作姿态的“天真”。他先习“二王”,后临…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案头,堆满了何培勇的各种见报作品。那一幅幅构图新颖,粗犷隽永的画面,那一张张色彩艳丽、构思独特的杂志封面,还有《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军内外报刊发表的摄影作品近1000余篇(幅)。几年来他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各类影展和比赛,数10次获奖.他先后8次受到部队的嘉奖,两次被评为“建设精神文踢”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新闻单位评为“模范通讯员”,并荣立了两次三等功,稿件被集团军、师评为新闻报道一等奖. 何培勇,由于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还在上初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     
出版单位:中央文献出版社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制作单位:杭州唐人视听发展有限公司责任编辑:胡建勇龚笃清内容简介:多媒体只读光盘《毛泽东》是迄今为止国内最权威、完整、系统,并具实用与珍藏价值的毛泽东同志资料文献库。光盘共分“生平篇”、“年表篇”、“著作篇”、“诗词篇”、“书法篇”、“风采篇”六大部分,收录了反映毛泽东生平和风采的照片3027张,影视资料124段,毛泽东讲话原声5段,毛泽东著作集20卷,毛泽东诗词67首,毛泽东书法文稿手迹2202幅,毛泽东纪念邮票135套,毛泽东像章2800枚,以及说明文字。光盘集图片、文字…  相似文献   

8.
石竹 《中国编辑》2015,(2):111-112
在当今的书坛上,林阳的书法是一朵雍容绽放、奇异瑰丽的墨花。他擅长行草,也涉猎行、隶、篆诸书体。他的书法与众不同,线条碑味十足,结体富有独特的美感。他的作品强调构思和布白,这种笔墨之功是令这些作品妙趣横生的源泉所在。他的书法,不求奇崛,而从平和中见性情趣味。他注重笔墨之美,喜欢宿墨色彩的变化。那一幅幅作品,无论是字多还是字少,无论是横幅还是竖  相似文献   

9.
很高兴地听到张守义同志被推选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先进工作者,出席了文化部出版局表彰先进大会。如果有人问我对此有何感想,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出版社的同志有眼力,选得好! 这几年,张守义的封面设计和插图创作达到750幅以上。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增添了光彩,受到广大读者和专业人员的赞扬,进而引起香港地区和国外的重视。国内外报刊上有关评介他创作的文章,仅据我读过和听说过的,就不下三四十篇。去年,香港一家报纸曾连续几天介绍他的作品,他们用“张守义封面热”来形容他在外国文学译本设计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0.
刘俊  刘胜男 《新闻天地》2011,(12):41-42
这些年来,字画市场行情火爆,而在另一个世界里.它们也炙手可热…… 书法家刘正成每写完一幅书法.都被买字的人要求合张影。“主要为了向别人证明这是我的真迹。”  相似文献   

11.
陶毅 《声屏世界》2000,(1):54-55
学术论文的定义、写作动机及投稿注意事项一、学术论文的定义。给论文下定义其实不是很难的事,现代汉语词典的界定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如果在论文前加“学术”两个字的定语,那么,学术论文的界定是什么呢?它“风格独特,与一般文章不一样。他是作者用一定的研究方法,研究某一领域中的某一问题所得出的成果的书面报告。对论文的实质要求,是给学术界和社会提供新的观点、新的资料、新的发现。一篇论文,不是单纯的笔头功夫,它付出辛劳最多之处应是作者的研究,所以写论文,首先是科研活动,其次才是写文章。”(孙旭…  相似文献   

12.
初识驻曲阜某仓库少校协理员谢俊刚,只知他为人豪爽质朴,曾在懈放军报》等10余家报刊发表作品120余篇,先后被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曲阜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多次在书法比赛中获奖。这里暂不讲他是如何学书法的,只讲几个用书法育人成才的故事。小费家居上海市,父亲是高级工程师,优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任性暴躁的性格。当兵前,他就是街道有名的“浑子”,整日拉帮结派打群架,父母拿他没有任何办法。参军后,小费的脾气虽有所改变,但仍控制不住自己,入伍不到8个月就打架背了个处分。凋到这个仓库后,小费自认为自己是出了名的“…  相似文献   

13.
通讯员园地     
《新闻爱好者》2004,(2):28-29
·人物·“雷锋老师”与摄影□张成山他的名字和一位闻名中外的英雄的名字相同,他是从唐河县教体局退休的老教师———雷锋。熟悉他的人说:“雷锋老师不愧叫雷锋。”几十年来,他以英雄雷锋为榜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和“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雷锋老师今年68岁,他在辛勤执教的40年中,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相机不停,先后在《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数十家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和新闻照片1800多篇(幅)。雷锋老师自幼就叫雷锋。他幼年时与一家照相馆为邻,久而久之,对摄影产生了感情。1956年,他参加教育工作后,每月…  相似文献   

14.
报纸上的小言论不是很长,几百字,最多也就是一篇千字文,且议论的大多也不是什么重大的问题。但对一张报纸而言,这类的小言论不是可有可无。准确地说,它是报纸的“目光”,是报纸的“性格”。也就是说,一张受读者喜欢的报纸,其“目光”应该是敏锐、深刻的;“性格”应该是鲜明、张扬的。  相似文献   

15.
实用美术是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绘制精美的报头 ,一幅寓意切题的插图 ,一帧装饰新颖的尾花 ,一块编排美观的版式 ,无不产生着鲜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从而使报刊文图并茂 ,大大增强了宣传效果。这不仅说明实用美术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实用价值 ,同时 ,又是溶绘画造型、标题设计、版式编排等艺术手段的一门综合艺术。可见 ,报刊插图、报头、题图创作方寸虽小 ,但天地广阔。一、小天地里的大视野方寸之中的报头、题图、插图 ,在报刊宣传中起着“绿叶”衬“红花”的作用 ,要使报刊办得图文并茂 ,就离不开这些精美的装饰。一篇…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一好友告诉记者,地处北京市中心崇文门内繁华大街75号的亚视金朗大酒店商品部出售书法作品,其中一笔“龙”、一笔“虎”的作品十分抢手,挂出几幅,就售出几幅。“书法作者是何许人也?”记者问。“叫李占先。”好友回答。李占先,记者脱口而出。这不是赫赫有名的酒店企业家吗?13年前,他还是北京军区接待处长。在震惊海内外的华北大演习中,他以出色的接待工作赢得了众多将军的赞誉。也正是在这次演习中,他有幸聆听了邓小平同志的教导,被小平勇于开拓、勇于改革的大无畏精神所折服。演习结束不久,他挂印执掌金朗大酒店的前身北…  相似文献   

17.
吕叔湘同志最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报刊求疵录——不是小事的“小事”》,列举报刊上出现的一些错误,语重心长地指出这是报刊编者的工作态度问题。作为一个报纸编辑,我读了这篇文章产生了两种心情,一是同感,二是惭愧。报刊上常有错误,读者意见很多。我敢说,出错的趋势不是缓和了而是加快了,出错的频率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因此,读者的意见也越来越多了。试看吕叔湘同志谈到的错误,仅仅是三种刊物,三种报纸,仅仅是1984年年末一两个月的时间,就有十六处之多。这如何  相似文献   

18.
济源县电厂副厂长张宗义,他写稿30年如一日,人称“新闻迷”。张宗义原来文化并不高,初学写稿是以报刊上的文章为师,比葫芦画瓢,拄拐棍走。那一年,他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向报社投稿,没想到竟被用了8篇,每发一篇稿子,他便与原稿对比,看怎样改动了,为什么改动,慢慢体味,逐步提高。他当办公室主任以后,仍坚持写稿。他的经验是,工作越忙,报道线索越多,时间紧,就挤。写得多了,体会深了,新闻敏感也灵了,对问题抓得准,摸得  相似文献   

19.
困扰企业发展的三角债,舆论监督之声不绝于耳,问题也得到了初步解决。相形之下,另一种债务,一种存在于新闻界的“稿费债”,却不那么受重视。以笔者自身的“遭遇”为例,一年来在各种报刊发了大大小小的文章数十篇,有的报刊在文章刊出后不久,便在寄送样版报的同时,把稿费也及时汇来了,这当然令人高兴。然而,这种对作者负责任的报刊为数甚少,绝大多数都是作风疲塌,能拖就拖。时至今日,仍有十余家报刊用了我的稿子以后,稿费迟迟不  相似文献   

20.
他,不是战场上的滚雷英雄,思想却饱含着共产产主义的精灵;他,不是80年代的朱伯儒,心底却白玉般地纯洁晶莹;他,不是红绿灯下的歌圣舞星,美名却在越来越多的人中间传颂。他是谁?斯人乃是从事新闻摄影工作40年,至今相机不离身的新乡晚报摄影部主任牛子祥。老牛现在是河南省新闻摄影协会常务理事、新乡市摄影协会主席,还担任着新乡市的政协委员。牛子祥从开始摄影工作至今,用了多少胶卷,洗印了多少照片已无法计算,就连在省以上新闻单位国内报刊上用过多少幅,获过几次奖也很难说清。比如说1986年,他在完成晚报日常图片稿件编发工作外,自己又为晚报拍摄见报新闻照片77幅,被省以上报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