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卫兵 《考试周刊》2008,(47):121-12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否提高、运动技能是否增强、健康状况是否得到改善等方面。而传统的体育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是否掌握、身体素质是否提高,体育成绩是否进步。前者是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标,关注的是学习的全过程;后者是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有效学习,为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  相似文献   

2.
“健康第一”是当前社会时代下体育课程和健康课程目标的指导思想,通过对体育课程和健康课程长期以来的课程目标取向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与增强体质、运动技能学习、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学习评价体系及与该课程本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如何理解“健康第一”主流价值取向和如何在体育课程实施中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写进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从此,体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被挖掘出来,在体育课程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如何通过知识教学发展学生的能力,如何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研究发现,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运动技能的能力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生最主要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新课标特别强调教学方法的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高效地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国外体育课程标准的设置及其对我国体育教学带来的启示。利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外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进行归纳分析。主要结论:国外体育课程标准主要呈现出体育与健康合一模式、体育与健康分设模式、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分设模式三种;国外体育课程的共性特征在于:健康与人的身心发展是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重视运动习惯与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强调培养学生运动参与和提高运动技能,注重以学习领域划分课程和积极倡导户外运动。建议充分吸取其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体育新课程全国性顺利实施与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了它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突出“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的教学目标,因此,对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模块组合的体育教学。这样的系统化和综合化,区别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重要特色,更是高中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达到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保障。  相似文献   

8.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体育课程的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位为“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课程标准》根据社会的需求、体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构建了五个学习领域,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并提出了各个领域的学习目标。这五个领域分别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但是在具体贯彻执行过程中,除了个别领域外,其它的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令人遗憾地值得纠正的教学误区,这些误区可以概括为下列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吴义宏 《中国教师》2009,(Z1):483-483
<正>体育课程改革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就是学习评价的改革。学习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新体育课程把"健康第一"定位为课程的中心目标,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五个领域来实现,因此,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自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下,对体育课程性质定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体系分类、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与运动技术关系以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内涵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思考。认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实践为主要途径,以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内容,传承运动文化,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促使学生成为‘文化化’新人为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体系应确立逻辑起点,层次目标应具有可检审性和操作性;协调和平衡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与运动技术之间的关系,需在掌握运动技术的基础上,增进学生健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反映了体育本质属性的要求,但体育课程对健康功用范围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标准,改变了过去固有的框架,将课程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拓宽了课程学习的范围,真正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虽涌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需研究和探索的新问题。例如:体育课堂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全身心  相似文献   

12.
正一、学习与认识新课标四个学习方面之一"运动参与"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方法,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与达成至关重要的载体之一。偏重运动技能的传统教学几乎不考虑学生的"运动参与"。认为"运动参与"可有可无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小学生天生好玩好动,动起来很自然。由于缺  相似文献   

13.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对课程性质的阐述方面,强调了它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突出“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的教学目标.因此,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构建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构建,实施模块组合的单元教学应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进一步系统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它既是区别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重要特色,也是高中学生做到自主选择学习、达到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课程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行之有效,关键是解决师资素质问题,这有赖于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本文从体育师资培养角度出发,具体研究分析了运动课程教学与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健康理念下现行运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巴桑次仁 《中国教师》2013,(Z1):176-176
课程的实施是我区新一轮课改的核心一环。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是其学习领域,强调课程目标的具体、操作性。为了要切实落实新体育课程理念,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具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体育工作者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为了更好地上好体育课我们采用了六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真正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体系。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确定评价标准,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为此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是“技术与健康之争”。本人不同意这一说法。《新课程标准》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不排斥运动技能教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新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并专门设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大了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推进课程建设的力度。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学校引导学生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一些项目作为运动技能学习的重点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学校应该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竞技运动项目、民族体育活动和新兴运动项目作为体育与健康的...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研究性学习”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整合,是通过以体育与健康为主体的专题研究,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等方法对“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及实施作了初步的理论设想,旨在顺应我国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转变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将为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