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亲近她,和她交谈小女孩燕燕刚入园时,从不跟别人讲话,老师和她讲话,她瞪着双眼,紧张地看着老师。老师说破嘴皮,想叫她开口,她也无动于衷。黄老师了解到,家长也在为孩子不开口生气,说孩子“没出息”。黄老师可不这么看,她诚恳地劝导家长:“不要责骂孩子,要亲近她,和她交谈,例如和她一边看书,一边讲给她听,散步的时候,要她讲讲看到的东西,让她讲爱玩的玩具,爱吃的食品,要引她说话,等她愿意讲话了就会进步的。”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五岁的燕燕每天上幼儿园时都要和妈妈缠缠绵绵,哭个不停。班上老师多次询问,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燕燕偶尔淘气了一回,妈妈正忙,就随口说:“你再不听话,我就跳河去。”没想到,妈妈的这句气话,给小燕燕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她觉得妈妈随时都会离开她,因此她每天无心上幼儿园,更不愿离开妈妈半步。老师曾多次和她妈妈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燕燕在园时,班上老师也注意多亲近她。可是,有时小朋友们正聚精会神地活动,燕燕却会突然大哭不止,影响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对此,小燕燕的妈妈非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位幼儿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以前回家从来不讲自己在幼儿园里的事,不管怎样问她,她也回答不了几句。可是最近孩子变了,每天回家都高兴地讲她在幼儿园里的活动,如“今天老师叫我上去唱歌、讲故事”等等。她还开口一声我们老师,闭口一声我们老师,似乎特别爱老师了。家长还告诉我,原来她的孩子过于文静,不声不响,班上有她无她似乎都一样,老师很少关注她。因此孩子对上课、活动都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还不想去幼儿园。这学期,班上来了位新老师,对她与别的小朋友一样,经常叫她唱歌、讲故事,地很高兴,觉得老师喜欢她,对上课、活动也认真、  相似文献   

4.
据心理学家统计,许多由爱讲话的父母带大的孩子,学说话要比别的孩子慢,而且慢得多。因为当牙牙学语的孩子刚把头转向玩具时,还没等他开口要,大人已经把玩具塞到他的手中,迫不及待地问:“你要这个对不对?”当孩子才看了一眼奶瓶,奶嘴已经到了他的口中“你要喝奶是不是?”说话欲望太强的爸爸妈妈随侍左右,哪里还需要孩子说话呢?他又怎么能很快学会说话呢?我觉得家长的这种“言多”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很想和老师谈话,可又担心占用老师的时间,总是欲言又止。每当观察出家长这种情形,我们就赶快问家长,这时家长才开口说。   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家园沟通,是家长和老师联系、搞好家园共育的有效环节。家长送孩子入园后,不要急着和孩子说“再见”就走;接孩子时,也不要领了孩子就回家。我们鼓励家长接送孩子时做到以下四点:   一、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向带班老师简单地汇报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饮食睡眠情况和孩子近来的想法,让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配合老师搞好晨检,以利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相似文献   

6.
“元旦”那天,舞台上正表演着《赶海的小姑娘》,望着她那边歌边舞的身影,我说不出有多么高兴。她叫艳艳,今年5岁,是去年转入我园的。可是来园一年,居然没开口说过一句话。她要大小便时,就一声不响地自己到厕所去。爸爸妈妈来园接她回家,她也是没有表情地跟着走。小朋友们都叫她“哑巴”,爸爸妈妈更是急得直想哭。通过家访,我终于弄清了艳艳为啥不开口的原因。原来艳艳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方言特别重,而班里的小朋友都讲普通话,所以她羞于开口。再加上离开了原先熟悉的生活环境,使艳艳自然产生了一种不安全感,由怕说话发展到现在不愿说话了。怎样才能使艳艳开口说话,成为活泼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7.
杜撰表扬     
袁岚 《家长》2005,(10)
家长最头疼的莫过于被孩子的老师找去谈话了;而对于孩子,在家长去学校和老师谈话之后,恐怕也将面临着一场小小的“灾难”。下午去学校接儿子,发现他一脸的郁闷,问其原因,小家伙吞吞吐吐地回答“:我犯了错误,老师要您到学校来。”原来昨天在学校吃午饭时,有个小男生先跟他说话,人家说话时老师没看见,他说话时却被老师看见了。今天吃午饭时,有个同学的牛奶赠品玩具掉在地上摔得七零八落,他和其他三个小男生忍不住地哈哈大笑,把那位同学气哭了。班主任老师发现后,严厉地说:叫你家长到学校来!”后来数学老师也说要他叫家长到学校来。儿子分析道:…  相似文献   

8.
黄老师十分重视幼儿的口语练习,她上的课要求明确、讲得生动、注意练习。一只玩具鸡在桌上嘣嘣嘣嘣,一边跳着,一边吃米,黄老师问孩子:“这是什么?”“这是小吱(Zi)。”黄老师说:“这是小鸡,你们听我是怎么说鸡的,ji、ji、ji。”小朋友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听着,“你们跟着老师说,ji、ji、ji。”课堂上发出了小朋友的练习声。“你们知道小鸡是怎样叫的?”叽叽叽……”黄老师又拿出了头饰说:“现在我做鸡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小鸡,妈妈要听小鸡说‘小鸡小鸡叫叽叽’,看哪只小鸡说得最好听。”她  相似文献   

9.
一、教孩子说普通话当孩子牙牙学语时,家长尤其应注意一定要教孩子说普通话,从“妈”、“吃”开始,不能教方言,更不能自己随着孩子说“娃娃语”。只有这样,孩子讲的句子才准确完整。女儿出生后,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就用普通话和她讲话,女儿会说话时,发音清晰,吐字连贯,语言发展速度很快。二、教孩子看图书孩子会讲话了,家长就应开始教孩子看图书。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对小动物特别感兴趣。在女儿一岁半时我给她订了《婴儿画报》,画面简单,图大,颜色鲜艳,语句简单,很适合她读。在教孩子看图书的同时,要让孩子自己动手翻书,并教孩子爱惜图书,良好…  相似文献   

10.
袁艳丽 《山东教育》2003,(27):42-42
家长是我们教育儿童的合作伙伴,是幼儿园服务的对象,争取“家长参与”已是各幼儿园加强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家长工作最重要的是与家长沟通。良好的语言是架设与家长沟通的第一桥梁。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是重要的条件之一。这项工作做得好,会使家园配合更加默契,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的隔阂,影响家园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老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学会灵活、艺术地与家长交谈。1.要学会“反话正说”,将想表达的意思换一种方式说给家长。如:孩子离园时,有的家长因有急事耽误了接孩子,劳累了一天的老师也要急着赶…  相似文献   

11.
朱敏华 《教育导刊》2004,(16):42-42
上午九点半,我带着幼儿到操场上做操,只见操场的栏杆外站着一位家长,正急切地寻找着自己孩子的身影,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班一位孩子的家长,因为孩子来园时哭闹,害怕孩子刚入园不适应,一直在外注视着。忽然,听到她一声高呼:“朱老师,过来一下。”我安顿好孩子,走了过去,只听她着急地说:“我刚才看了一下,怎么没看到我的女儿,  相似文献   

12.
接送孩子时,大多数家长都能够和值班老师打招呼,叫孩子问老师好或向老师说声“再见”。但也有一些家长在早上送孩子来园时,旁者无人地把孩子推进教室转身就走,或把孩子拉进教室,毫无顾忌地替孩子选座位,挑凳子,甚至有因为昨天自己孩子和某个孩子吵嘴而大声训斥后者;在接走孩子时,对教师的满脸微笑视若无睹,冲进教室拉起孩子就走。有的教师见此也很生气;“白浪费了感情!以后对这种家长的孩子咱也象他们那样,不问不闻。”这当然是一时的气话。不闻不问是不行的,一方面师德不容,另一方面良  相似文献   

13.
任民 《早期教育》2004,(12):29-29
有一天,一位家长来到园长办公室,告诉园长她的孩子要转园.园长先沏上一杯热茶递过去,然后关切地询问要转园的原因.家长不无忧虑地说:"我家孩子所在班的张老师常批评孩子,孩子说什么也不愿上幼儿园了.  相似文献   

14.
“宋老师的微笑使孩子们没有惧怕和顾虑,宋老师的笑容使她的批评犹如一曲歌、一条小溪,给孩子的是宽容和启迪。孩子爱这样的老师,孩子选中了她。”这是昆明市委机关幼儿园在请家长以无记名投票推选“最满意的老师”活动时,一位家长给宋群老师写下的评价。这里且不说幼儿园保教人员主动接受幼儿家长的监督,摆正主从关系的办园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2008,(2):36-37
一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某班大部分幼儿在玩大型玩具或游戏,只有两三个孩子在不断地练习拍球,李老师在一旁给予指导。一个送孩子入园的家长看到此景,责问李老师:“为什么要让我们家孩子单独练习枯燥的拍球?为什么要剥夺我们孩子玩游戏的权利?我们孩子为什么要受到不公的待遇?”  相似文献   

16.
我园四周岁的刘明明来园后一直不讲话,不叫人,上课不发言,在家中也沉默寡言。小朋友们都说他是“哑巴”,家长为此事心里也很焦急。怎样才能使明明开口呢?我经常和他谈心。开始时我问这说那,他就是不开口,但我不灰心,有次我又问:“你爸爸叫什么?”他还是不开口,我又改口说:“明明,我说你爸爸妈妈的名字,说  相似文献   

17.
我家小孩刚上小学时,作业马虎了事,字迹潦草,不能按时完成,有时干脆不做作业,老师捎信让我到学校去一趟。我看了孩子的作业,听了老师的介绍后,满肚子气,心里焦急万分。最后和老师协商,孩子的作业先由家长签字,后交老师批改。这办法真灵,从那以后没有发现孩子作业拖拉、马虎的现象。我们家长非常高兴,每次都很乐意地给孩子“签字”。但到小学三年级时,孩子对家长“签字”渐渐产生反感情绪,每次作业不像以前那样主动叫家长给他签字,而是变成家长要  相似文献   

18.
跟我回家     
不久前,陈心童转园到我们班。在班里,她不愿意主动与别的孩子说话,老师问她什么,她也总是拽着衣角低头不语。集体活动中,她的胆子就更小了。为此,我们几位老师在平时多提问她、多和她交谈的同时,也多次和她家长进行了交流,效果并不明显。我知道孩子越小越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王亚 《幼儿教育》2000,(11):26-27
什么时候摸孩子的头,根据经验,我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问候幼儿来园时,对我说“老师早”,我就轻轻摸一摸孩子的头,表示应答。这会给孩子带来一天的好心情,因为孩子会感到老师很喜欢他,家长看了也会放心地离去。离园时,用同样的方法互道再见。2.表扬每当孩子有进步或表现出色时,除了言语表扬,我也不忘摸摸  相似文献   

20.
新生人园前的家访,一是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他的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等;二是通过家访与幼儿接触,初步建立感情,帮助幼儿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我们的做法是:1.亲切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允许幼儿称呼自己阿姨,因为“阿姨”比“老师”更容易让孩子感到亲近。2.叫叫幼儿的小名,牵牵他的手,通过身体的接触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好感。3.和孩子一起玩他们喜欢的玩具,谈他们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