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探索被除数变化引起商的变化规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出示:60÷12=5 600÷12=50 6000÷12=500 师:静静地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12不变,600比60后面多了一个"0",5的后面也多了一个"0".  相似文献   

2.
一、探索被除数变化引起商的变化规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出示:60÷12=5 600÷12=50 6000÷12=500 师:静静地看,你发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有位教师在即将结束《比例的意义》教学时,紧扣课题杀了个“回马枪”。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4/6=2/3,为什么说它是个比例?(它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师:怎样读? 师:我们在前面学比的时候,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义? 这一设问,就像投入学生思维之河中的石块,激起了阵阵涟漪……生:表示比的基本性质。生:也表示把一个比化简。师:如果等号后面看作一个分散时,是什么意思?(是4与6的比值。) 师:等号前后都看作分数时,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了连乘应用题新课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一个商店运进4箱节能灯,每箱15个,每个卖12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师:如果你是商店经理,你想怎样卖?生1:我可以零卖。用单价×数量=总价,我先算一共有多少个节能灯?15×4=60(个),再算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2×60=720(元)。生2:我  相似文献   

5.
正"比例尺"教学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固然重要,但其中单位的换算也是许多学生难以绕过去的坎。如在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后,有这样的练习——例1:把下面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其中有"km和cm"换算,而且是进率间跨度比较大的换算,学生一疏忽往往会在换算时多添加一个"0"或少写一个"0",甚至是对"1cm:50km=1cm:5000000cm"不知所云。为什么会在50后面添上"00000"(5个0)。如果在课前设计一些  相似文献   

6.
有关时针和分针的应用题,实质上是一个行程问题。在钟表中,圆周被分成60个格,分针每分钟走一格,时针每分钟1/12格。时针和分针的速度不同,但走的时间相同,本文就常见的时针和分针的问题加以探讨,得出规律。 一、时针和分针的重合问题 例1 时针和分针在5点几分重合? 分析:上述问题可看成时针从5、分针从0开始出发的迫及问题,当两针重合时,分针比时针多走了5×5=25格。 解:设时针和分针在5点x分重合,则分针走了x格,时针走了x/12格。根据题意得x-x/12=25,x=27 3/11。答:时针和分针在5点27 3/11分重合。 一般地,时针和分针在m时x分重合,有x-x/12=5m,即x=60/11m(0≤m<12的整数)。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12%)(1)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已达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这个数写作_。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_。(2)20:()=4/5=()/60(3)把2(9/16)化成小数是_;把18/7化成带分数是_。(4)(4/5):8的比值是_,如果写一个比和它组成比例,那么组成的比例可以是_。(5)把42分解质因数:_。(6)60平方分米=_平方米(7)全世界有200来个国家,其中缺水的国家有  相似文献   

8.
多方位思考     
一家水果店采购梨和苹果共600千克,已知梨的质量是苹果的1/4,后来又采购了一些梨,这时梨与苹果的质量比是3:5,问又采购了多少梨?我是这样解的。把条件"梨的质量是苹果的1/4"转化为"梨占总质量的1/1+4=1/5",那么,苹果占总质量的(1-1/5),为600×(1-1/5)=480(千  相似文献   

9.
先摘录一段教学片断: 师:如m+4=n+5,则m-5=n-4对不对? 学生甲:对。 师:为什么? 生:由已知得m比n大1,而结论也可得m比n大1,所以对。(教师未作任何评价,示意他坐下了。请另一个同学作答,并肯定了该同学回答的方程两边同减去9的做法。) 师:如x/a=y/a,则x=y对不对? 学生乙:对。 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板块一师:课文中的生字词都认识了吗?生:(齐)认识了。(板书:悤)师:认识吗?生:不认识。师:现在人一般人都不认识。(众笑)这是一个古体形声字,念cōng,"悤"的本义是"窗",古时候的窗有一格一格的小格子。"悤"又表示一个人的心情就像窗户上的小格子一样的多,一样的乱,又有心神不定、匆忙的意思。(板书:怱)师:念什么?生:cōng。师:聪明!这两个都是"匆"的古体字,(板书:匆)表示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1.
教学案例师:请小朋友们再读读第一小节,想想除了感受到喜欢,你还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鲜花真是太多了,数不胜数!师:你知道的成语真多,"数不胜数"用得真好!你们从哪儿看出鲜花很多?生:从"满地""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比"看出鲜花很多。师:(用手指着"比")你们看,金波爷爷说鲜花比星星多,那在生活中你还知道什么比什么多呢?  相似文献   

12.
典型错误之一:盲目地套用公式计算"汽车"刹车的位移.例1飞机着陆做匀减速运动可获得a=6m/s2的加速度,飞机着陆时的速度v0=60m/s,求它着陆后t=12s内滑行的距离.错解:将t=12s代入位移公式,得s=v0t-21at2=288m.分析纠错:解决本问题时应先计算飞机能运动多长时间,才能判断着  相似文献   

13.
【案例】(人教版第二册《语文园地四》第三题“日积月累”)师出示习题引导学生自由读词语和短语:“荷叶,绿油油的荷叶”“翅膀,透明的翅膀”“松果,可口的松果”……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每一组里都是后面的比前面的多了几个字。师:对!小朋友们很会观察!老师有这样一个想法:后面的词语比前面的词语多了几个字,那是因为前面的词语长胖了“。荷叶”长胖就变成“绿油油的荷叶”。其他的词语也一样。生:(很惊喜)那“松果”长胖就成了“可口的松果”。生“:翅膀”长胖就成了“透明的翅膀”。师:对呀!词语长胖以后,读起来感觉有点什么不…  相似文献   

14.
案例:教师出示0×8、100×0、0×0三道算式,让学生根据这些乘法算式,说出每题相对应的两道除法算式。然后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师:写出了这么多的算式,怎样分类呢?生:分两类,0÷8和0÷100是一类,其余的是一类。板书:0×8=00÷8=00÷0=8100×0=00÷100=00÷0=1000×0=00÷0=01.师:让我们先来研究研究0÷8和0÷100这两题。谁知道0÷8、0÷100为什么都等于0吗?(生马上举起了小手)生:因为0和8、0和100相乘都等于0,所以0除以它们都等于0。师:噢,你是通过想乘法得到答案的,你真善于思考!大家还能像他这样举出其他的例子吗?生:因…  相似文献   

15.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解比例》教学片断 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比例的有关知识,谁能举出一个比例? 生:2:3=4:6 师:谁能用已学的知识判断一下? 生1:根据比例的意义,2:3=2/3,4:6=4/6=2/3,所以2:3和4:6能组成比  相似文献   

16.
《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片段:师:本课讲了什么道理?(生答)师:俗话说"摆事实,讲道理""事实胜于雄辩",课文的第3自然段就摆出了三个名人事例,请细细默读这一自然段。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他们确实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呢?圈画出关键词语,写写批注。(几分钟后师生交流体会。师相机指导朗读。)师:三个事例学完了。后面一个省略号代表什么呢?生:表示还有许多事例。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为有限小数”时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如下例题 :把 14 、12 5 、12 0 、13、114 、15 5化成小数 (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  师 :(读题 )请同学们用口算或笔算把上面的六个分数化成小数 ,写横式时注意正确使用等号或约等号。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辅导 )  师指名回答化成小数的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 ,分类板书如下 :   能化成有限小数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14 =1÷ 4=0 .2 5  13=1÷ 3≈ 0 .333   12 5 =1÷ 2 5 =0 .0 4  114 =1÷ 14≈ 0 .0 71   12 0 =1÷ 2 0 =0 .0 5  15 5 =1÷ 5 5≈ 0…  相似文献   

18.
[问题]妈妈从集市上买了0.5千克虾,也就是买了1/2千克或50%千克虾。()这是考查学生的一道基础知识题,要求学生给予判断。生:对的。师:你看看50%后面,带了单位名称“千克”。百分号后面是不能带单位名称的。生:(疑惑状)为什么?师:这是规定的,百分号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有这样一道题:计算1-7/12-5/12。(1-7/12-5/12=12-7-5/12=0/12=0)例题后面还附有这样一句话:“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这里显然是说“0/12”这个“分数”等于0。笔者认为说“0/12”是分数不妥。分数的意义告诉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图形直观,笔者现就分数除法的教学,谈谈肤浅的感受。片段一(笔者听取的一个教学片段):出示题目: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1/7,八月份用水多少吨?师:读题,想一想,这题的单位"1"是谁?生:九月份的用水量。师:是吗?生:八月份的用水量。师:九月份比几月份节约1/7,几月份就是单位"1"呀!所以,单位"1"是什么?生:(似懂非懂)八月份的用水量师.现在我们观察线段图,通过线段图来寻找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