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广播通讯《一位石油工人的妻子谈她的丈夫》,是写石油工人毕国强舍生忘死为国家多做贡献的崇高精神风貌。但是,作者并没有正面去写这位闻名于胜利油田的英雄人物,而是让大家倾听他那位快嘴直肠的妻子对他的种种“埋怨”。采访是在毕国强的家里进行的。通讯中没有油田沸腾战斗生活的  相似文献   

2.
如果妻子外出打工时,给人做了“二奶”,任何一个丈夫一定都会说这事儿绝对不能容忍!如果妻子逼丈夫离了婚,恐怕大多数男人会从此不会再理会妻子的娘家父母。但一个山东男人却用实际行动掷地有声地回答:“妻子有错,岳父无过。我要为岳父养老送终!”他不顾周围人的冷嘲热讽,细心照料岳父,直至他去世。当他得知离他而去的妻子患了重病,又被包养她的男人撵出家门后,他又不计前嫌,倾力给妻子治病,  相似文献   

3.
亲人的悲伤(一等奖)“儿啊,你不该去偷呵!”母亲悲伤地说。妻子更是感到无脸见人。今年4月21日夜,中原油田保卫部门与地方公安局在黄河南马厂油区巡逻时,当场抓住了这个正在作案的青年农民(右)。他的母亲和妻子从家赶来向组织上求情,但为时已晚,等待他的是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06,(5):43-43
逃跑一个战俘得了一种病,左手被截掉了。他请求敌人把他的左手送回他的祖国,对方很感动,就照做了。不久,他的右手也截掉了,他再次请求将右手送回祖国,获批准。再后来,他的右腿也截掉了,当他要求把腿送回祖国时却遭到了拒绝。战俘问:“为什么前两次可以,这次不行?”对方很郑重地说:“我们怀疑你是分期分批地逃跑。”粗心夫妻在汽车里,妻子突然抓住正在开车的丈夫,惊恐地叫道“:快停车!我们回去!我忘了把电热器的插头拔掉了,一定会起火的!”丈夫楞了一下,涨红了脸说“:不要紧的,我早就应该告诉你,我忘了关水龙头。”中国幽默网小幽默…  相似文献   

5.
刘庆邦 《出版参考》2006,(23):11-12
改变只算经济账的做法 在瓦斯爆炸的前几天,陈广明乘车几百里回了一趟老家.他听说母亲病了,买了些药,给母亲送回去.返矿时,妻子杨翠兰不愿让他走,说蚕老一时,麦熟一晌,眼看麦子就要动镰了,让他在家帮着把麦子收完再走.陈广明说,那不行,他跟队长说好了,麦收期间在矿上出勤下井,人说话得算数.他还对妻子说,在麦收期间,矿上对出勤人员实行奖励,这样下来,他一个月的收入可能比妻子种一季小麦的收入都多.杨翠兰平时爱跟丈夫说笑话,她问丈夫,是钱值钱,还是麦子值钱?丈夫还没回答,她先把答案说出来了,她认为麦子值钱,因为钱一个月可以挣那么多,而麦子呢,经风经雪,过冬过春,要长好几个月呢!丈夫不同意这个比法,他拿煤和麦子比,说煤在地底下几千万年才长成呢!妻子的理没讲过丈夫的理,妻子只得恋恋不舍地放丈夫回矿去了.  相似文献   

6.
回家     
德里克站在卫生间门口,望着妻子菲尔纳迅速而又整齐地收拾着行装.想到她要出差,感到挺有意思.妻子踮起脚吻了吻他的脸颊.看到她脸上淡淡的红晕,他知道妻子很兴奋.她要开始新的工作,也是她第一次离开家.德里克感到很紧张、很陌生,甚至感到像是被遗弃了似的."高兴点,"妻子对他说,"只有两个星期,我就回来了."可他面临的这两个星期,却像一辈子那么漫长.  相似文献   

7.
回家     
《出版参考》2005,(11):6-7
德里克站在卫生间门口,望着妻子菲尔纳迅速而又整齐地收拾着行装。想到她要出差,感到挺有意思。妻子踮起脚吻了吻他的脸颊。看到她脸上淡淡的红晕,他知道妻子很兴奋。她要开始新的工作,也是她第一次离开家。德里克感到很紧张、很陌生,甚至感到像是被遗弃了似的。“高兴点,”妻子对他说,“只有两个星期,我就回来了。”可他面临的这两个星期,却像一辈子那么漫长。  相似文献   

8.
史应照,做过饭,喂过猪,养过鸡,还给死人整过容。年过三十不学艺。可是(?)他到四十岁时却做起了“记者梦”。有人讥笑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妻子说他:“别吃了五谷想六谷,好好当你的工人吧!”他不信邪,咬咬牙,跌跌撞撞地竟爬出了名堂.三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为报刊、电台写新闻稿件,其中88篇被新闻单位采用。讥笑的人伸出了大拇指。妻子也乐意地包揽了家务活,让他出去采访,让他静  相似文献   

9.
(一) 烦恼由心生,也由心灭 有一个制造各式成衣的商人,在经济不景气的波及下生意大受影响,因此他整天心情郁闷,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 妻子见他愁眉不展的样子十分不舍,就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见他双眼布满血丝,便问他说:“怎么了,是不是受失眠所苦?”商人说:“可不是吗!”心理医生开导他说:“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回去后如果睡不着就数绵羊吧!”商人道谢后离去了。  相似文献   

10.
今年12月11日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周年纪念日。钱学森的大名以及他为新中国航天事业所创造出的卓越功勋,可以说尽人皆知;但这位科学巨匠和妻子长达))年的相濡以沫,以及在妻子心目中的另一个侧面的“钱学森”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有位通讯员一年内在各种报刊用稿达一百多篇。何以如此之多呢?原来奥妙在于一稿多投。有人说,这样做法不妥,他则振振有词地说:“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将相同内容的稿件,同时寄给两家或两家  相似文献   

12.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进攻中国首都南京。先来飞机轰炸,接着水陆并进,向南京猛攻。当时我们夫妻在江宁县横溪镇当教师。12月5日,校长袁元从外面回校,惊慌地说:“南京危险了!我们赶快离开这里。”他的家在天津,关山遥遥,兵荒马乱,单身独自不敢走,我的丈夫陈品竹让他随我们先到盐城。  相似文献   

13.
亲情两地书     
在我的书桌里,珍藏着两叠厚厚的书信,它是我们家的瑰宝,也是我和妻子迷惘中的希望、孤寂中的安慰…… 1986年夏天,我们的独生女儿出乎意外地被外交学院录取了。消息传出,有人为我们高兴:“这一下你们家出了个女外交官了!”也有人为我们忧虑:“女儿到北京读书,家里只剩下你们夫妻俩,多寂寞冷清啊!”一时间,我们心头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相似文献   

14.
人生的抉择     
周国平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儿死而复活.  相似文献   

15.
李新德,原为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中国改革报记者,创办有中国舆论监督网站,现为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杂志等多家媒体的特约记者,同时受聘为中国民间反腐败联盟网站总顾问。几年来,他先后发表反腐败题材的新闻报道近200篇,扳倒了镇长、县长、市长直至扳倒济宁“下跪市长“李信而一夜成名;他被时代人物周报称作“中国民间舆论监督第一人“,人们说他是把“黑夜里的强者“拖进阳光的人。然而,李新德的妻子却像《大蓬车》里的吉普赛女郎一样,为寻找一个安稳的家而东奔西走。他不忍妻子跟着他受罪,2006年8月26日,他给妻子写了一封信,信里夹着一份离婚协议书……  相似文献   

16.
笑一笑     
进入角色丈夫被提拔为干部之后,妻子高兴地对他说:“今后你当官了,啥活就别亲自动手了,要多支使别人去干,这样让人看起来才有个官样。”丈夫听后,上下看了看妻子说:“你说得对;那么现在就请你给我打盆温水来,然后再替我把脚给洗了!”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1日,我们电台播出了一封来自新桥乡荣庄村的听众来信,题目是《镇压麦田要因地因苗制宜》。3日,荣庄村来了一位村干部,气呼呼地找到我,说信中提到“荣庄村非让每人镇压一亩小麦不可”是假的。接着他质问:“电台能不能说假话?”我说:“我们绝对不允许搞失实报道!”他一听,拍桌子说:“明天我也写一篇假的,你也得给我播!你说不让搞事实报道,不就是叫说瞎话吗?”原来他不懂我们的新闻术语,误把“失实”当“事实”了。一场误会,使我想到广播新闻,起码有两点要注意: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的深圳市人大、政协会议上,爆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深圳市政协常委、文明市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魏达志教授喜结良缘,在各小组的讨论会上散发了他的结婚喜糖,这位年近五十的经济学家终于有了自己美满幸福的家。3月15日,他和新婚妻子谢梦一起来到深圳商报社,给编辑、记者们发送喜糖。他满怀激情地说:“非常感  相似文献   

19.
朦胧诗人顾城于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激流岛用利斧砍死妻子谢烨再上吊自杀后,新闻媒介很是热闹了一阵。最近谢烨的母亲谢文娥悲愤地向《青年报》记者哭诉:“我们谢家的孩子被人杀了,看到的却都是同情杀人者的文章,这是什么道理呀!” 其实,许多文章对顾城还不仅仅是同情,更有一些简直是赞美。比如:说顾城杀妻,是因为对妻子爱得“太执著”;说顾城自杀,是一种“以身殉妻的忠诚”;至于“顾城之死”,则是“一种哲学”,“是一种艺术及审美方式”,“他的死也是在写一首诗”…… 对于顾城本身的是非,笔者不想再多说什么。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一些编辑,为什么竟让这类同情与美化杀人凶  相似文献   

20.
趣味驿站     
你爱我吗 妻子突然问丈夫:“你爱我吗?” “爱,当然爱!”丈夫毫不犹豫地回答。 妻子想了想又问:“你是不是怕伤害我才说的?” 丈夫连忙说:“不,我是怕你伤害我才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