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教「社會科學基本知識講座」一二兩册已近三年,開始時学生反映:「道理太深,聽不懂」。另外,入學新生一般認為「是來学技術的」,對政治課学習不够重視。同時我個人對政治课教学的任務和要求也不很清楚。這樣就在我的政治課教学上存在着三個主要問題:(一)学生不重視政治课,教師努力不够,因而学習积極性不高;(二)教材深,教師講得不好,学生聽不懂;(三)教師對於政治課教学總的任務和具體要求不明確,不知道怎样貫徹政治思想教育,完成教學任務。在學校黨和行政的領導和帮助下,經過二三年的摸索,我才體會到这三個問題基本上都是教師的問题,都應由教師來负責解决。现在把我解决問题的不成熟的辦法介紹於後: 一、怎樣培养学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開始以為學生学習不積極,是單純技術观點在作祟,後来我認识到:即便学生有單純技術觀點,教師也應該教育他們,使他們纠正錯誤,因此問題還  相似文献   

2.
編輯同志: 我校是在寶鷄區初等教育師资短期訓練學校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校長张四維一貫違法失職,經過同志們幫助,沒有得到改正,一九五三年七月十七日又在寶鷄專署工作組同志的幫助下,召開了檢討會,但這次會議對他並沒有起任何作用,反而對學校工作更不负責了。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三日,我校向陝西省人民政府文教廳送去一份工作總結報告,這份報告實際是校長張四維和教導主任嚴志雲二人偽造的,報告中捏造許多事實,無中生有地把缺點寫成優點,優點加以誇大。譬如一九五二年下學期我校教務會議,從来沒有研究過教學問題,但是校長在總結報告裏寫着:「歷次教務會議議題主要是教學問题,校長兩人分頭重點领導語文和算術教學研究組。「語文組在五月份開會十二次」,實際在教務會議上從來沒有研究過教學問題,語文組在五月份前後只開了三次會。這種隱瞞缺點,偽造成績,欺騙领導的行為,是十分恶劣的。最嚴重的是學校領導利用了一週時間,在學生中進行思想整風運動,步驟是:個別交代,互相追問,公開檢討,最後還都寫了書面材料,並將其中四十餘名學生編為「特別班」,讓大家對這班學生加以監視。但在向省教育廳的總結報告上他却這樣寫:「自己寫材料,班主任批閱指導,重點學生先寫,小組提出批評;每班不超過三人,利用三節自習和兩節晚自習時間。」最後還說:「學生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報告中還  相似文献   

3.
一九五四年六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佈了「關於改進和發展中學教育的指示」。其中指出:「今後我們的中學教育既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又要重視系統的科學知識的教學,同時還要注意體育衛生教育。」我們全國的教育工作者,一般都在為貫徹政務院這一個指示而積極努力。各地區的教育行政機關進一步加强了對中學的领導,有些地區組織教師編製出一套教學綱要和政學參考資料,有些地區還建立起教學研究室舆教師進修學院,為教師在職學習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許多學校校長更加注意領導教學工作;廣大的教師積極學習,認真備課,加强了知識考查並認真批改作業。半年來各地已取得不少成績並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但各地在執行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中,有些問題尚須進一步研究。現在只就我所了解的幾個問題來談談: (一)關於廳、局領導方面的幾個問題 第一、統一考試的問題。蘇聯有國家統一考試的制度,我國將來也會逐步實施。目前在某些大城市選擇一兩個科目先作試行(不把它當做一種普遍施行的制度)是有其積極意義的,可以藉此了解各校的某些情况並取得一定的經驗。當然初步試行就免不了發生一些問題,我們應該重視這些新的問題和經驗,以便作進一步的研究。有的地區在半年試行中發現主要的問題是:如果各個學校具體條件相差很大(例如各校學生原有文化知識基礎相差太大、教師及教學設備的條件懸殊等等),統一考試的要求標準就難於適應全部學校的現况。還有統一考試之前,必須進行充分的宣傳教育工作。如果對於這些方面估計不足,準備工作不足,在試行統一考試時就會造成廣大師生的思想緊張。有不少學校因為統一考試成績太低發生了思想波動。有一個學校,因為統一考試成績不好,校長未敢把這個「不幸」消息向師生宣佈,當這個消息從校外傳來之  相似文献   

4.
幾年來,我們的學校教育有了很大發展,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這是由於黨和人民政府對文教工作的正確方針、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领導以及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的結果。但是,今天我們的學校教育工作中也還存在着不少問題和缺點。這些問題和缺點首先表现在我們的學校中,还有不少師生存在着相当嚴重的资產階級思想,有些學校中政治思想领導薄弱。例如:學校领導方面,有的忽视领導教師政治學習,忽视领導教学或者在领導教學中沒有着重政治思想基本觀點的問题,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存在着片面性,忽视了勞動教育;忽視了教育與政治相結合、與實際相結合、與生產相結合的原則,對團結改造教師的政策,還存在若「左」的或右的偏差;還有些学校的领導幹部鬧不團結。教師方面,有  相似文献   

5.
教育行政機關的視導員,如何領導、監督、檢查學校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問題。在蘇聯有「視導員的工作與組織方法」一科的教學。這個科目我曾向莫斯科中央教師進修學院的領導幹部講過,需要幾個月的講授時間,還要實習。我談這點的意思,是告訴大家,這是一個有關國家整個教育範圍內的重要問題。首先,我談視導員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所占的地位。如果我們說一個學校的中心人物是教師,那麽在教育行政機關便是視導員。重復地說一遍,在教  相似文献   

6.
全國各高等師範學校: 教育部同意柳湜副部长對南京師範學院、華東師範大学、浙江師範學院和华中師範學院的視察報告。這個報告所反映的問題和所提的意見以及蘇聯專家費拉托夫教授在這四個學校所作報告中的建議,不僅適用於以上四個學校,同時也值得引起全國其他高等師範學校的注意。现在將這個视察報告連同蘇聯專家費拉托夫教授在四校所作報告記錄一併印發全国各高等師範学校。一、應當强調指出,办好學校的關鍵之一,就是要不斷提高領導藝術。而高明的领導艺術,就是善於把思想政治領導和具體業務指導統一起來,就是善於在具體工作中貫徹思想政治領導。目前有些学校的思想政治領導很薄弱。這首先表現在不注意對學校工作中的资產階級思想作鬥爭。須知我們各級各种學校都应當批判資產階級思想,用社會主義的思想,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來教育学生。培養人民教師的高等師範學校更应當努力貫徹这條方針。高等師範学校的領導,應當經常注意在整個教育工作中在各科教学中批判资產階級唯心论的觀點,宣傳辯证唯物论的观點,發展社會主義的思想。思想政治領導薄弱的另一表現,就是對知識分子政策的執行還有不能令人滿意之處。一般表現学校領導与被領導之間,黨員与非黨同志之間,新老教学人員之間,还存在一定的隔閤。正如視察報告中所指出,現有的團結只是一個外表現象,還不能打開肺腑说话,还不能真正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甚至一部分領導幹部,骄傲自满情緒還相當严重,事實上沒有按原則很好和人合作,领導思想上沒有充分認识正確執行對知识分子的政策是當前建立學校集體、進行教學改革的必要前提。只有把學校全體工作人員,尤其是教学人員團結好,並在團結的基礎上來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工作步调,那才能充分發揮全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创造性,把学校辦好。这是一個普通的真理。因此,我們不能不一再向各院  相似文献   

7.
我在「人民教育」一九五三年六月號上,以問題解答方式發表過「新民主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有無性質上的差別」一文,那時中央還沒有公佈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僅就理論範圍討論了兩者的一致和差別。此後,又在「人民教育」一九五四年四月號上,發表了「新民主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的關係」一文,它的內容僅限於標題規定的範圍,都不是像柳維光同志說的「兩篇文章有一個共同目的,想要解決過渡時期教育的性質問題」(見「人民教育」一九五四年六月號,下同)。在第二篇文章中還提到寫第一篇文章時對問題「認識不足」,  相似文献   

8.
爲要貫徹中央規定的「整頓鞏固、重點發展、提高質量、穩步前進」的文教方針,面向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首先必須克服學校中的忙亂現象。 學校忙亂現象來源有三方面:(一)由上級領導影響而産生的。如佈置工作多,有的佈置不及時,或佈置時交代不明確;或突然佈置一件新的工作,打亂下面計劃,有時形成多頭佈置的現象(如省、專區。縣。教育工會都佈置學習);還有佈置後又變動,或向下面要過多的材料等,這些情況就造成學校的忙亂現象。(二)由各機關團體影響而産生的。如動員師生幫助工作,參加社會活動,如宣傳、演戲、歡迎、歡送等。個別單位有時也直接向學校佈置工作,如銀行儲蓄、書店售書等,也造成學校的忙亂現象。(三)由學校內部所形成的。其表現是:(1)校長、主任、教師兼職多,工作繁重,顧此失彼,影響照顧全面及深入鑽研教學。如西安市有幾個學校校長,每人校外兼職不下  相似文献   

9.
我校現有教師五十五名。其中老教師十五名,一般的文化科學知識水平較高,教學經驗比較豐富,教學效果較好;但由於長時期生活在舊社會,受舊教育的影響較深,在教育思想與科學思想上還殘存着一些舊觀點,因而接受新鮮事物較慢,有時還表现出一些保守思想。至於新教師大多年紀青、工作熱情、肯於鑽研、政治上進取心較强、接受新鮮事物也較快;但也有一些人,文化科學水平不高,教學經驗不足,教學效果不够好。根據上述師資情況的特點,我們體會到,要搞教學工作,必須做好團結、改造教師的工作,充分發揮老教師的積極作用,並用以带動培養新教師。我們在團結、改造老教師和培養新教師工作中的初步經驗是: 第一、重視教師的自我改造,領導上耐心地幫助教師批判錯誤、克服缺點。首先,必須重視教師自我改造的作用。領導教師們進行思想改造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促進教師們自覺地進行改造。如果教師自己沒有自我改造的强烈要求,則一切批評說服教育都難以收到應有的效果。因此,我們除了一方面注意加强  相似文献   

10.
編輯同志: 我校體育教師曹老師一貫不備課,上課時就是拿幾本書在黑板上照抄,手寫軟了就用口唸,學生記不下來他也不管。同學们再三提出希望他備課,教導處也曾從另一個教研組抽調一位教師參加曹老師那個組,目的是為了經常帮助他備課,但結果仍然沒有作用。室外教學,大部分那是根據室內教的做動作,有時時間沒掌握好,往往教了半截就下課啦。到第二節,他連自己教到那裏都忘記了。教我們拔河,僅借學校開運動會的機會,給同學們略微說一下,但到期終考試却要同學們把拔河的目的、意義、方法都答出來。有一同學問:「百公尺赛跑要怎樣才跑得快?」他說:「賽跑就像前面有一塊肉,看你想那種辦法,才搶得到。」曹老師改試卷也不認真,自己改厭烦了,就亂打分,甚至讓同學代改。如去年下學期期中考試的卷子叫初一乙班三位同學改,有些卷子本應不及格,却多打了分,問曹老師是否正確,曹老師點頭說:「改得好,正確,你們比我還打得正確些……。」有些知識平日上課沒教過,到單元、期中、學期測驗時也來考。如期終筆試一共出了四道題,其中一題是:手榴彈要怎樣才  相似文献   

11.
一 幾點體會 在團結改造知識分子的工作中,我們有以下的幾點體會: (一)加强和改進學校的領導是貫徹團結改造知識分子政策和辦好學校的闗鍵。我們注意掌握了兩個方面:對没有或缺乏領導骨幹的學校首先是配備領導力量;對領導骨幹較强的學校,主要是幫助學校領導轉變領導作風,抓緊領導教學,再通過教學領導,抓緊對教師的領導。正是我們加強了對全省中學的政治思想領導,就使多數學校教學工作逐漸走上正軌,並開始學習蘇聯的先進教學經驗,教師在教學思想上也開始有了新的轉變。這是與我們較好地解决了領導問題分不開的。  相似文献   

12.
本期筆談會,進一步就學習蘇聯先進教學經驗的態度、方法及語言文學因素與政治思想因素的關係等問題提出了看法。特別是馮亦飛同志就改革中涉及的問題較全面地表示了意見,並提出過去有的同志對普希金專家的意见介紹得不够全面。這些,還都是當作初步意见提出的。希望同志們對這些意见加以分析,並進一步討論。 為了使討論集中和深入起見,我們希望大家着重於語文教學中學習蘇聯的態度和方法問題、語文因素與政治思想因素在教學中的關係問題、初中語文教學中語言因素與文學因素的關係問題、串講是否取消問題、學生活動達到高度應如何理解問題、预習問題等方面發表意見。我們要求大家:根據具體的事實,提出明確的論點,使討論更深入一步。  相似文献   

13.
沛縣雙廟小學教師過去學習的方法,是一個人讀大家聽。讀的人費力不小,而聽的人却獲益不多。在討論時不但對文件找不出問題,同時也不能系統地做出發言提綱。  相似文献   

14.
我校過去思想領導貧弱,教師孯邓枷氩混柟?教師之間存在着嚴重的不團結現象。例如三班三年級班主任均係青年團員,工作步調就不一致,互相歧視,集體備課時大家敷衍了事。部分老師對領導上的缺點不肯當面提出,而在背後亂说;接受工作任務時討價還價。個别老師鬧‘小圈子’,對其他同志諷刺打擊昀辖處煵簧旗堕_展批評。所有這些,都影響了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了改變這種情况,今年上半年我們是從這幾方面來努力的。首先重視政治学習的領導,不斷提高教師的認識,使他們從思想上逐漸團結超來ツ昴甑纂m然經過了一個時期的總路綫学習,但由於領導上缺乏計劃,部分老師的學習態度不正確,所以未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今年上半年為了順利開展總路綫學習,在学習開始時,從明确學習目的、端正学習態度等方面作了動員,對自滿、自卑等不正常的情  相似文献   

15.
改進歷史教學首先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否則就會走很多的灣路,不能取得應有的成效,甚至發生偏向與錯誤。什麽是改進教學的基本指導思想呢?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改進和發展中學教育的指示’中明確指出:‘中學教育的目的,是以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學生,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主義全面發展的成員’,因此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應是一切中學教育工作者進行工作時的基本指導思想,毫無疑問同樣的也是改進歷史教學的指導思想。那麽改進歷史教學過程中,如何體現這一指導思想呢?我們得到的一點膚淺的認識是:通過歷史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和方法兩個方面)使學生受到全面發展的教育。現在根據這一點體會回顧一下我們的歷史教學工作,並提出進一步改進歷史教學的參考意見和教師們共同研討。  相似文献   

16.
中國人民大學於七月中旬開始了對‘高等學校教師工作日與教學工作量辦法草案’的討論與實施。全體教師經過討論,一致認為:高等教育部當前提出規定教師工作日與教學工作量是十分適時和必要的。因為我們的國家目前正處在緊張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過渡時期,作為一個高等學校的教師,在完成為國家培養各種專門人材的任務上必須表現出自己高度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正像一個教師所說:‘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在完成國家規定的工作定額(即工作量)面前,沒有任何理由表现膽怯。’教師們還聯系到兩種社會制度來認識工作量問題,他們說:‘舊社會人們以勞動為恥辱,新社會人們以勞動為光榮,教師工作量便是建立在勞動榮譽感的基礎上的。’正是基於這種認識,大多數教師便很自然地取得了思想上和認識上的一致。也還有少數教師由於他們原來担任的教學工作量很少,加上對規定工作量的意義缺乏深刻的瞭解,便把個人的提高與教學工作對立起來,因而產生了某些思想顧虑。但經過討論也都基本端正了自己的看法。通過討論,大家還認識到,在中國人民大學實施教學工作量制度的條件業已具備。這首先表現在:我們的教學組織、教學方法是根據蘇聯的先進經驗  相似文献   

17.
從一九五三年開始,我市的中學教師,在啟蒙政治學習及歷次社會改革運動學習的基礎上,進入了系統的政治理論學習。我們所以要强調系統政治理論學習的原因,首先是體現在學校中以共産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教育方針,其次是大多數教師有系統政治理論學習的要求。茲將我們的計劃和體會介紹如左: 一、學習計劃我們的學習計劃是根據下面幾個原則制訂的:首先,對不同情況的教師確定不同的學習目的要求。文化水平較低、教學感覺吃力的,以文化學習為主(到師範學院教師進修班進行系統的文化學習);文化水平較高,業務比較熟悉,但因新參加工作、沒有經過歷次的社會改革的運動舉習,以政治學習為重點;文化水平敎高、業務比較熟悉、也經過歷次社會改革運動學習的,則政治理論和教育理論學習並重。其次,對不同政治思想水平的教師,確定不同的政治學習內容。我們把全體教師編成一、二兩班。政治思想水平較高的,編入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五三年上學期,爲了比較全面地瞭解蘇聯學校教育工作情況,深入地學習蘇聯學校領導工作,教育局指派我到蘇聯在哈爾濱的鐵路中學(以前中長鐵路附設的)學習。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中,得到了該校校長、教導主任和教師們的熱情幫助,雖然我個人思想水平不高,同時語言又不通,因而對蘇聯學校教育的精神實質體會得還不深刻,但是收穫仍然是很豐富的。我到蘇聯學校去,感到他們的工作很有秩序。他們從領導到教師都非常關心我們學校的工作,對於我們提出來的問題,都是慎重地負責地給予解答。但  相似文献   

19.
本刊於一九五三年七月號、十月號,今年一月號發表了幾篇關于語文教學改革的文章以後,引起了全國中學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各地區大部分學校的語文教師,都在學校行政領導下,進行了語文教學的改革,探討了普希金專家指出的改進方向,進一步學習了蘇聯的先進教學經驗。另一方面是在改革過程中,有些地區學校的語文教師,改進語文教學的信心還不夠強,對此採取觀望的態度,或者強調各學校學生的程度不同,進行改革有困難,而不肯用心研究。同時,大家也提出了一些具體問題,如學習蘇聯先進教學經驗的態度與方法問題、語言文學因素與政治思想教育因素的關係、學生活動到最高度應如何理解、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積極性相結合的問題、課堂提問及預習問題等等。 為了使我們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問題,進一步明確起來,本刊特辟語文教學改革筆談專欄,發表對語文教學改革的各種意見。希望大家都來發表意見,無論是個人心得或是對整個問題的看法,以及對本刊發表的有關語文教學改革的短評、文章的不同意見等均所歡迎。  相似文献   

20.
自全國中學教育會議提出了學校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務,並指出「目前應特別着重加强愛國主義教育、勞動教育和自覺紀律教育」以後,我們廣大教師都普遍注意了這一問題。這裏談談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勞動教育的體會。 (1)向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是一件經常的、細緻的工作,而教師明確勞動教育的目的和任務,端正社會主義的勞動態度,又是正確地、全面地進行勞動教育的關鍵。 過去由於我們對勞動教育的目的和任務的認識不够明確,又缺乏系統的學習,因而在這一工作中,存在着很多問題:有的教師把勞動教育常作一個臨時的突擊任務。認為只有對畢業班的學生才應當加强勞動教育,而對非畢業班的學生則是無關緊要的事。有的教師對當前中學教育所担负的雙重任務認識不足;常常片面進行勞動教育。如在動員學生從事工農業生產時就忽視升學教育,甚至不敢提升學教育,但對某些優秀的學生一旦從事工農業生產時則又覺得有些可惜。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是片面的强調體力勞動,就是片面强調了腦力勞動。有的教師沒有把勞動教育看作是共產主義教育的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因而把勞動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自覺紀律教育對立起來,認為某些教材不能進行勞動教育。例如有的教師過去在講「保爾·柯察金」一課時,只講到了保爾的大公無私和茨維泰耶夫的個人第一,而沒有能够通過這篇教材進行勞動教育。甚至也有教師只要教材中沒有「勞動」字樣,就認為無法進行勞動教育。有的教師只注意了大的地方,却忽視了細小的地方。如對學生寫作中,書寫潦草的现象,沒有把它當作一個勞動態度的問題來看待;對學生破壤公物的行為,沒有把它當做一個愛護勞動果實的問題來進行教育;對某些畢生隨便請假的現象,也沒有當做一個勞動紀律的問題來指出。有的教師在思想深處,還有輕視體力勞動的傾向,因而在進行勞動教育時往往模模糊糊,缺乏說服力。如某教師在學校裏對學生指出從事工農業生產的意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