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著名彝族学者型诗人阿库乌雾的新作《密西西比河的倾诉》以文学人类学的视角,以现代意识回望古老的历史"陈迹"和文明的"碎片",缅怀印第安民族、彝民族文化昔日的荣光,痛心于印第安民族、彝民族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没落,表达了一位文化救赎者强烈的人文关怀情结和焦灼的文化忧患意识。同时对小民族传统文化的扬弃、重构进行了深刻的思索。  相似文献   

2.
阿库鸟雾在抒写种族情怀的同时也以学者的冷静反思自己的彝族文化。在民族文化面临空前危机时,强烈的“有家难归”感受、失掉精神家园的痛苦,成为阿库乌雾面对强势文化重压的族群话语权表达欲求的基本动力。他的诗歌其实是在寻找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阿库乌雾是著名的彝族诗人以及文学人类学学者,他"用母语与世界对话"的观点在当代世界少数族裔文学界有一定反响。《西部美利坚》是阿库乌雾发表在2013年第一期《西部》新文学上的旅美人类学诗歌,这组诗很好地体现了诗歌的人类学性和诗意表述的汇通。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将彝族诗人阿库乌雾的诗歌,纳入到转型期彝族诗歌、后现代文化、中国新诗传统等多重语境中加以分析,既揭示了诗人本身独特的诗歌意义和文化意义,也探寻了少数族裔汉语写作之于中国的“历史—当下”的文化诗学意义。从而提醒汉族主流文化,自觉地去倾听异质边缘的声音,从而促进富于真正生命力的异质同构的中国文化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民族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花腰"彝的服饰做工精美、款式独特、色彩丰富,折射着民族历史文化,寄托了彝族"花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审美价值外,其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对"花腰"彝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福柯认为话语是权力的产物,所有门类的知识的发展都与权力的实施密不可分。他认为话语是战争性质的关系,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话语权,必将失去一切,永远都处于奴役的状态,永远处于“他者”地位。本文以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为背景,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阿库乌雾的组诗《哥伦比亚河的召唤》,试图揭示出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如何进行话语权力的建构和争夺,以及民族文学如何运用自身独特的手段消解主流文化话语权力,旨在阐释话语权力的生产性如何在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压迫和互动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7.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宗教是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性体现,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源泉,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源泉,不同民族的宗教文化信仰都会在语言中有所体现。本文运用对比文化学的原理,从民族文化精神的角度对英汉习语中所蕴含的天道观、人神观和社会观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中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在英汉习语中的积淀和折射,探讨了英汉习语表达法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8.
在多元一体格局中,从历史、语言、文化等视角探讨羌族和彝族的渊源关系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不过,以宗教的经咒为切入点来进行比较研究的,还不是很多。对羌彝敬神经咒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藏羌彝走廊上的民族流动与文化格局。同时,羌彝敬神经咒文化的诸多相同性及其所体现出的共同思想,充分印证了藏羌彝走廊上羌彝两族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羌彝敬神经咒文化相互交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服饰中积淀着少数民族历史的、社会的、习俗的、文化的、宗教的诸多内涵,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显著表征,是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丰富,表现了不同民族在过去时代中的生活影像,是民族性格和心理的折射。同时少数民族服饰也是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介质,服饰与文化的相互融合,让各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通过服饰体现出来,并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元素。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文化是民族特色的体现。语文科目是初中阶段的基础科目之一,它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传播和发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文化意识的观念,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民族历史,体现民族精神,更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