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与法治是培养中小学生思想品德与法治素养的一门基础性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从学科单科教学到各科整体教学、传授学生知识到培养学生素养、教师单向教育输出到学生与教师互动共享转变。  相似文献   

2.
在以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9月正式发布,各学段、全学科在广阔时空场域构建学科素养核心体系势不可挡,而课标未变、教材先行则进一步凸显了建构学科核心素养的战略性和紧迫性。徐开颜同志应邀为我们揭开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神秘面纱。本文继我刊2016年第1期戴慧文之后,第一次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作了系统性审视与建构,具有开创性意义,将确保我刊在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方面的学术领先地位。文章从建构思路、总体框架与目标体现三大方面,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作了独到、全面、深刻的解读,述作高端大气,层次明快清晰,堪称"鸿篇巨制,大家力作"。  相似文献   

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培养学生法治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场所,也是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教授道德与法治知识时,教师应当科学地设计课程目标,引入生活案例,创建交流平台,以便做好对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98):120-12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是道德与法治素养,它决定着素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统领着其他方面的素养教育,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该学科素养教学的价值取向,抓住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部位,突出素养教学的核心,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发展注入强心剂,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巡航、奠基。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儿童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的主渠道,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实效呢?要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思政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文章简述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并从立足教材内容、创设德育情境、组织实践活动、融入时政要闻、引导学生讨论、接轨现实生活等方面探讨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落实到教育领域之中,凸显出了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及公共参与等方面的素养形成。政治认同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学生的其他素养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教师予以重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政治认同培养,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基于此,文章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主要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政治认同培养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正向立德树人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不断迈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是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责任。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维要新"的表述,其中,"创新课堂教学"是路径,"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正>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也是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核心。如何依托课堂教学涵育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层教学工作者最为关心的话题。"珍爱生命"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以浓墨重彩的手笔,渗透着对学生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10.
崔富强 《家长》2024,(3):41-43
<正>道德与法治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以及法律意识的功能,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采取有效策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水平。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革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方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立足学生实际,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本文阐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详细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冯敏 《学苑教育》2023,(28):70-72
在2016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了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开展的中心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势必会给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新的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从2016年开始初中的思想政治课程调整为道德与法治课程,2017年统编版教材开始使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这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来说压力较大,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效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成为广大初中思政教师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思维性学科,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表达互动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探究。在新课标引领下,教师可以在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适时引入“议题式教学”,鼓励学生围绕议题展开分析、讨论,并尝试解决,亲身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领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内涵,培养创新思维,有效发展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进入到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且已经进入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好坏,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巨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各个学科均围绕核心素养进行全面的优化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自然也不例外。深入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学科核心素养向来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所在,更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发展的核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涵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显然成为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所需关注的一大课题。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又明确提出要"珍爱生命"这一重要内容,生命教育可谓是贯穿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始终。文章将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先从道德与法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出发,进一步提出几点生命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方面。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怎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可以依托集体备课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一、探索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备课要求为帮助道德与法治教师更清晰地认识和理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相似文献   

16.
陈立芳 《天津教育》2020,(1):177-178
2016年中国教育协会发布《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引起教育界广泛讨论,其要求课程标准进行更新修订,思想品德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提出在学界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不同,核心素养针对解决学生成长的问题,更具长远性,是伴随学生终身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核心能力。道德与法治是小学德育的重要渠道,在落实核心素养中,要勇于不断探索。本文参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展标准,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为落实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中的学科核心素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22年上半年,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其中《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实施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这是在原来三维教学目标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以落实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文章结合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其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尝试从提升教师素质、教材资源运用、课堂教学优化、评价模式引导、实践活动锻炼以及巧用网络资源等途径落实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学科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随着《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全面使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给道德与法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改进教学,破解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难问题,是当务之急。本文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学为例,结合2018年浙江省法治优质课例,从教材解读、教学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仅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基础教学,同时教学内容深度贴合了新时代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当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充分融入核心素养的教育,让学生奠定学科知识基础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个人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目的,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开展,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展开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0.
鲁宏璞 《学苑教育》2023,(22):77-78+81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不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不仅包括学生的品德培养、法治意识培养,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感情。在明确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主要目标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其落实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