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谋求与本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制度性话语权。由于西方国家长期把持全球治理话语权,加之全球经济治理经验不足等因素,中国并未获得与本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制度性话语权。因此,在全球经济治理活动中,为应对制度性话语权提升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中国应融入与改革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为全球经济治理创新提供合理方案,不断提高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度和贡献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能源性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和表现将影响中国国家形象。在气候问题上,一部分西方国家握有一定的国际气候话语权,往往非公正地指责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这有损中国的国际形象。本文认为,中国应在气候外交博弈中运用有效的策略,构建气候外交话语权,以改善和提升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3.
1980年代以来,随着气候问题逐渐被列入全球政治议程,及其全球治理的深入展开,非国家行为体开始成为国家主导的全球气候治理秩序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本文详细审视和分析了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这三类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从形塑气候理念到建立全球气候治理制度,它们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都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影响个体国家的气候谈判立场和政策,它们能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施加重要影响,而且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此,如能恰当利用它们的作用,将会很好地增强国家治理气候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是对外开放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建立全球公正平等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运行的必然逻辑。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是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赢之举,既为中国发展创造了机遇,也给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要改革与完善现有多边机制,构建体现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和价值理念的新体制,以开放、包容原则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政府、企业和智库的协力配合,积极参与新兴领域的规则制定和制度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话语权大致经历了初步创建、逐渐提升再到有效增强的发展历程。当前,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西方国际话语霸权的压制、现行国际规则体系的制约以及自身国际话语能力的不足等多重挑战的同时,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趋向成熟以及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机遇。国际话语权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辩证分析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形势基础上,统筹兼顾,多维并举,采取有效方略着力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主要包括:加强国家顶层设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变革;提高话语内容质量,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创新话语传播方式,促进中国话语国际认同;完善话语传播机制,增强中国话语传播合力;培育话语传播人才,壮大中国国际传播队伍。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全球数据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间利益分配以及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在全球数据治理领域的影响力较弱,参与全球数据治理机制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为了有效应对这些困境,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数据治理规则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扩大信息技术和产业等对传统贸易和投资合作领域的影响,同时在推动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国际交流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在新时代下努力构建有利于中国参与全球数据治理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7.
肖甦  时月芹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1):3-11,38
作为国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传统教育强国,俄罗斯在全球教育治理舞台上的作用起伏多变、影响力不断扩展.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逻辑起点在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恢复教育大国形象.依托全球性国际组织增强话语权、强化区域教育治理能力、开展国际教育援助、加强国际教育合作等构成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多样化路径.由意识形态导向转为经济利益驱动、对苏联模式的路径依赖与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并存、以强大的文化自信赢得话语权等是俄罗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突出特点.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进程中,俄罗斯亦面临缺乏顶层设计与协调管理、内忧外患并存、国家教育品牌吸引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议》,创新性地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这种"自下而上"的全球气候治理模式。在通往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过程中,相关方面的环境保护议题深受全球普通公众的关注,而这离不开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宣传和推动。为了充分发挥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应当从法律政策、组织建设、公益诉讼、社会监督等方面完善国内环保非政府组织,积极地为全球气候治理作贡献,从而提高中国在后巴黎时代国际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西方妇女运动的发展促使女性自我意识不断提高,随着社会性别主流化概念的推行,不同性别尤其是女性在语言方面遭遇的不平等问题愈发受到重视。这对语言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语言使用的一系列变化。联合国在保证人权的基础上出台了诸多关于语言性别平等的政策法规。文章探讨了这些政策法规产生的背景、具体内容以及对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等机构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国未来应充分发挥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相关文件制定、修订、评估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中国在语言治理议题包括语言性别平等方面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进而提升中国语言治理规范的全球话语权,并推动区域合作和区域/全球治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政治呼唤全球气候治理,主权民族国家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重要行为体。全球气候政治的"南北两极",使全球气候治理难以避免走向失灵。新兴大国群体化是国际关系中的新现象,该群体"抱团打拼"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全球气候政治发展注入新活力,使全球气候治理呈现不同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二元对立的"第三条路"。  相似文献   

11.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价值观念上的集中体现,其国际传播能以多元文化格局解构西方话语霸权,以中国式治理方案应对全球治理困境,以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面对当前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传播存在的“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叫响难信任”的现实困境,我们需要通过构筑中国话语解释力、壮大国际传播影响力、增强国际舆论引导力、提升中国实践公信力等策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关注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以及探讨如何形成一系列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等气候经济学问题,对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能源和经济低碳转型发展的中国对策,积极防范气候风险,重视全球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3.
话语传播对话语权的影响至关重要。一个国家话语权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而话语权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际竞争的利益问题。在推进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过程中,会面临西方国家的话语霸权主义、自身的传播能力不足以及缺乏话语传播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困境。因此,我们要在遵循尊重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身的话语质量,提高话语的国际传播能力,构建中国话语的传播体系与机制,来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问题是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问题。中国是国际气候制度的重要制定者和气候治理的关键参与者。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是一个包括环境、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综合的利益取舍过程,在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时,中国应在明确自己的基本立场的基础上,对怎样参与国际气候合作做出重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也在同步上升,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并未相应增加。西方国家利用控制国际话语体系的优势,不断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输出,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西方价值观宣传和拉拢是其推行全球文化霸权主义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斗争和话语权争夺战中,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发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际话语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全球资本广泛交集和激烈竞争的前沿地带,也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以话语为形态进行展示的舞台。场域理论揭示了这种展示与竞争的暴力性和矛盾性,并反映了权力逻辑对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与固化。国际话语权一般分为制度话语权、媒介话语权、学术话语权、文化话语权、民间话语权等五个组成部分。当下的国际话语体系由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导,并对中国话语采取拒斥和打压的霸权立场。要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争得一席之地,我们必须加强国家话语的构建。针对如何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仅仅采取割裂式的民族主义应对策略是不够的,立足于生态文明的视阈,对东西方各种零碎方案进行拉伸与整合,展现一种贯穿、高远的包容精神,是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新路径。即一方面借用批评话语分析的语境研究范式及媒介域概念的延伸解意,一方面重视中国自己的知识思想体系的构建,实现穿越西方、回到当代的学术构想,用经过现代改造和重新阐释的新儒学反思社会民主的另一副面孔和一种全球性、具有普遍性的话语体系及社会语境,与西方人文大潮进行理性对话和互补增益,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愿景。  相似文献   

17.
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教育领域协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全球教育话语权塑造则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核心价值,拥有全球教育话语权是教育强国的重要表征之一。中国通过平台融合、教育能力建设、全球非正式教育治理、多元共治塑造全球教育话语权取得显著成效,全球教育治理场域渐趋成型,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全球教育议程和规则制定能力增强,促进了全球教育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化及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推动了全球教育秩序走向公平与公正。中国的全球教育话语权渐趋彰显,推动了建设教育强国及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全球教育话语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充分发挥中国在全球教育治理进程中的多元化与广泛性角色,为加快建成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守望相助、团结合作才是全球卫生治理的人间正道.中国抗疫成功的伟大实践,中国战"疫"的国际呼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政要、学者所认可.我们可从话语高度、话语深度、话语温度和话语信度四个维度形成话语合力,提升中国在全球卫生治理领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对于当前国际政治现象最突出的特征——不确定性的增强及国际合作的困境——如何在理论上进行科学的认识和解释?在回顾既有文献的基础上,可以从相对收益的视角对当前国际政治现象进行解释.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于相对收益的考虑增强,在国际交往中更加强调维护国家的主权利益,因此出现了主张"本国优先,反全球化,限制外国移民"等"逆全球化"的动向以及鼓吹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等"反建制"的思潮,国际合作进程因而陷入困境.对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在国际贸易、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相对收益的考虑极大影响了国家在国际合作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话语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尤其是国际地位的体现.目前,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依然占据着国际话语权的支配地位,因此中国捍卫自身国际话语权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需要在建立健全传播机制的同时,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为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