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黄金茂 《教师》2014,(2):62-62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小学语文教材精选的古诗词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做好古诗词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感受传统诗词的审美特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教师要通过吟诵、感悟、体验、分析等方式.带领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关、情感美和思想关,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2.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会接触较多优美的古诗词,古诗词中的审美价值比较高,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文字积累得到丰富,也能使其在学习时感受到古诗词中蕴含的审美特性,形成文化自豪感。而教师在教学中需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感受在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美、语言美、思想美以及情感美,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华文化孕育出来的古诗词,和中华文化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渊源。古诗词教学应关注审美特征,而语文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古诗词的审美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我们通过诵读经典名句,感受古诗词音律美;借助语言媒介,再现古诗词的形象美;关注经典形象,领悟古诗词的意象美;揣摩精妙用词,感受古诗词的形式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歌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凝聚着先民的民族智慧和精神,彰显了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和弘扬国学范畴的古诗词歌曲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大学生感知和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提升其文化内涵、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歌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凝聚着先民的民族智慧和精神,彰显了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和弘扬国学范畴的古诗词歌曲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大学生感知和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提升其文化内涵、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文化属性,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文化传承角度展开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诵读、赏读、研读古诗词,解读古诗词内涵,深度发掘文化传承内容,可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学习和广泛互动,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梁创荣 《小学语文》2024,(1):49-55+70
古诗词有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在声韵方面,古诗词具有顿挫的节奏与谐和的音调之美,应通过诵读来充分感受;古诗词往往营造情景交融的审美想象空间,需要借助想象深入领略意境之美;古诗词经常体现出作者美好的思想情感,需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体会。小学古诗词教学应采用适当途径,充分挖掘古诗词的审美价值:诵读,感受声韵美;想象,领略意境美;知人,体会情感美。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3,(67):45-46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定的比重,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博大,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新课程改革之后,对古诗词教学有明确的要求: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作者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与学生一起分析、欣赏,不断探索、研究,积极寻找适合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美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吴素婷 《考试周刊》2013,(51):37-38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有一定的比重,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精髓和智慧。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方面对古诗词教学有明确的要求: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者与学生一起分析、欣赏,不断探索、研究,积极寻找适合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美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的道德传统、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成的总体,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扬至关重要。而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通过古诗词教学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及文学素养,还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笔者根据这些相关教学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古诗词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了相关的探讨,望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逐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在语文教材当中,选取了为数众多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无不是塑造和传承中华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优秀媒介。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诗词,可以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报国之志,激发爱国热情,完成人格底蕴的积淀;通过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可以让学生在解读诗词中感受自然之美,陶醉于自然之美,学会感恩,提高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孕育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古诗词作为语言文化的基础,有着重要的文化教育意义。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需要教师强化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从中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也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从多方面论述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古诗词。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进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找到鉴赏的角度,对古诗词的语言美、节奏美、画面美、寓意美等展开深入探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感受古诗词的美,自觉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文字精练、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在课程标准理论指导下,语文教育者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掘古诗词的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审美教育,加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朱琪 《广西教育》2013,(22):65-66
古诗词鉴赏教学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古诗词教学应得到重视。古诗词鉴赏的过程是一个与"美"同在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美、欣赏美、提炼美的过程。优化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发现美,整体把握全文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民族观,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传承与弘扬中华古诗词文化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开展古诗词吟唱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诗词艺术的独特魅力,感知诗词艺术的思想情感,传承中华传统诗词文化。  相似文献   

17.
李燕 《学苑教育》2023,(3):44-46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符号,是中国经典阅读的主要素材。开展古诗词吟诵,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涵养人文素养的有效渠道。开展好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其价值已经突破了古诗词阅读教学本身,还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与德育价值。在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读古诗词语言,读出美感;要欣赏古诗词意象,感受意境;要拓展古诗词背景,感受主题;要打造古诗词文化,营造氛围,让学生学会古诗词吟诵的方法技巧并通过古诗词吟诵涵养诗情,传承和发展古诗词文化。  相似文献   

18.
初中古诗词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加强初中古诗词教学,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同时,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能使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美。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初中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传承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思想和民族精神的主体与心脏。本文从民族文化内涵体现在在语文学科中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两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正是借助诗词传承中华民族基本文化基因,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