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商业广告中,作为修辞者的广告人,通常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增强广告的说服力。本文拟从修辞学核心之一的修辞推论的角度,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其在英汉商业广告中的表现形式及说服机制的异同,一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广告语言,另一方面为广告的创作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励志广告不同于商业广告追求利益最大化,其通常主要以"叙事"为手段,达到传递励志信息,说服目标受众坚持梦想、不懈追求的目的。潘婷泰国广告《你能型》在励志广告中堪称经典,它的励志故事感动并鼓舞了无数观众。不可否认的是"修辞叙事"手段在里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此广告为例,详细分析其叙事者、叙事对象、叙事事件、叙事主题等关键性元素,阐述励志广告如何通过修辞叙事视角来说服目标受众,激励目标受众,并影响其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西方修辞学从一开始就开始注意到除“情”“理”之外,修辞人格即修辞者通过确立自己相对于受众的独有的信用和权威,对受众进行说服。美国总统布什的第二次就职演说辞在运用隐形的特殊修辞资源进行演说,以及运用修辞人格方面具有相当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西方修辞学从一开始就开始注意到除“情”、“理”之外,修辞人格即修辞者通过确立自己相对于受众的独有的信用和权威,对受众进行说服。总统就职演说辞做为身份地位特殊的人,运用隐形的特殊修辞资源进行演说,运用修辞人格方面具有相当代表性。本文仅通过美国总统布什第二次就职演说辞中应用到的特殊修辞资源--修辞人格展开简短分析,以此展示修辞人格的不同修辞力量。  相似文献   

5.
周倩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26-27,207,208
广告语是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也是语言艺术的结晶。英汉广告语大量使用修辞手段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进而打动广告受众。但是由于受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制约与影响,英汉广告又各有自己的表现手法,形成各自的风格特点。本文主要从语音修辞、语义修辞、结构修辞三个方面对英汉商业广告中较为常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
广告语言的诗化:意境与修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业广告为了成功实现说服或诱导功能,运用了诗歌实现表情功能的手段,成功地移植了诗歌的特点,使之兼有达意、寄情功能。文章对商业广告中优美的意象以及广告语言中运用常见与诗歌的修辞进行探讨,总结出中英广告语言的诗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Grice认为会话是受规则或条件限制的,人们在会话时要遵循“合作原则”。但没有详细说明人们在套话时为什么经常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其实话语的修辞性(话语的象征力量)弥补了合作原则之不足。话语不过是话语修辞者(或说话者)根据其修辞目的和语境,利用多种修辞资源对其受众表达思想或进行说服的行为而已。  相似文献   

8.
与推广意识形态的公益广告不同,商业广告具有盈利的性质。然而,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受众的购买行为,广告方常常通过在广告中建构公益形象,以吸引消费者群体,借助突出强调"行动者"和"目的"因素来构建现实世界,以达到与受众同一的修辞目的,从而实现建构公益形象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受众一直是西方修辞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中国修辞学的研究素来将重点放在提高表达效果的修辞主体身上.受众理论历经三个阶段,期间发生了两次意义重大的演变,第一次是从古典修辞学的“说服论”发展到新修辞学的“认同论”;第二次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和网络新媒介影响,与修辞者形成“平等互动”的关系.借鉴西方修辞学受众理论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分析修辞活动的实际案例,改进外宣工作,提升国家软实力,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0.
商业广告的创新性与"讲故事"叙事批评相结合,以此来获得广告效益的最大化,为企业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聚美优品广告不同于传统的商业广告,其内在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讲故事"深入人心,使广告更具有"推销能力"和"记忆价值"。本文以聚美优品一则广告为例,详细分析叙事场景、叙事事件、叙事对象、叙事评估等关键性元素,探究该广告如何通过"讲故事"方式来影响目标受众,进行有效性地说服,而且以点带面为商业广告提供创新性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语言修辞的发展史上,“受众”经历了由兴而衰、再由衰而兴的过程。而现代修辞理论、实践都以不同的方式重视受众及其在修辞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受众是修辞情景的核心因素之一。在修辞过程中,受众意识影响着修辞内容、形式的方方面面。因此,为了获得合意的修辞效果,修辞者需要考虑受众的功能需要并与之积极合作。  相似文献   

12.
“于丹现象”反映了当代中国值得重视的一个文化倾向,即传统文化的复兴。虽然,于丹在解读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但“于丹现象”仍然有着庞大的受众。这一现象的背后,无疑隐藏着其他的说服手段,其中之一则是受众的自我说服。他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知晓于丹教授本人及其讲座内容,进而自我构筑于丹本人及其理论甚至《百家讲坛》节目的修辞权威,并通过自我接收于丹的修辞暗示,促成自我的思维论辩,最终完成修辞接受。  相似文献   

13.
在媒体轰炸的时代,新闻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修辞篇章(rhetorical discourse)具有五个特点:计划性、适切受众、动机性、反应性和适切形势。新闻报道符合修辞篇章的特点。新闻篇章的特点是“自我韬晦”、适切受众、反应性和追求说服受众。在全球化的今天把握新闻篇章的特点,有助于提升中国对外报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把修辞术看成是一种研究说服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说服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为重要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形式,甚至以前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就等同于说服教育。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术》中阐述了三种"说服论证",即,信誉证明,情感证明,逻辑证明。这三种"说服论证"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商业广告是人们为了利益而制作的广告,是为了宣传某种产品而让人们去喜爱购买它。祈使句因其独特的魅力,在商业广告语篇中广受青睐。广告商通过对不同类型祈使句式的有意选择,以实现其向广告受众传递信息,建立对话关系并最终实现广告的终极目标——说服受众采取行动购买商品这一系列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6.
模糊修辞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本文以模糊理论为基础,以商业广告中的模糊的构成手段,并结合广告语言的特点探讨了模糊修辞在商业广告语言中的语用功能,指出广告中的模糊修辞有助于增强广告语言的简练性、灵活性、含蓄性、劝说性和感染性等功能,达到广告的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词义修辞是一类主要借助语义联想的修辞格,在英文商业广告口号中使用频繁。本文以英文经典商业广告口号为例,对其中词义修辞的运用效果及其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认为能够说服受众的好文章应该具备三个要素:人格诉求、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财经新闻作为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在人们的经济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财经新闻尝试运用修辞手段,从人格、理性和情感三个方面来分析它是如何发挥劝说作用的,试图论证财经观点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认为能够说服受众的好文章应该具备三个要素:人格诉求、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财经新闻作为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在人们的经济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财经新闻尝试运用修辞手段,从人格、理性和情感三个方面来分析它是如何发挥劝说作用的,试图论证财经观点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药品广告是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在药品广告语篇中,广告者通常采用三种修辞劝说策略,即:通过诉诸广告者的良好人格来达到劝说的目的,即说服者的性格、品德、身份、地位、权威等等;通过诉诸消费者的情感,即"动之以情"的方法来达到劝说的目的,主要包括爱心诉诸和恐惧诉诸;通过诉诸消费者的理性来达到劝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