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吴芜 《钓鱼》2014,(3):14-16
以鲤鱼、鲫鱼为对象鱼的池钓竞技操作一律,除了或快或慢节奏上略有变化外,让不懂钓鱼的人看得没了兴致,就是知钓鱼和习惯了装饵钓底的人也只能在中鱼和不中鱼中看个热闹然而,内行看门道——浮标无动作,提竿中鱼了;浮标忽上忽下动作频繁,提竿却不中鱼,是哪里出了问题?记者观察大师、钓王的一招一式二十余年,从中梳理出变招十二式。  相似文献   

2.
管察 《钓鱼》2005,(15):35-35
竞技钓鱼看不懂,说这话的包括钓了几十年鱼的老人。说实话,我也看不懂。标尖没有动作,提竿中鱼了:标尖升起来了,提竿没鱼,下去了也是空竿。过去用立漂和鹅毛做的浮子虽也有急升快沉钓不着鱼的时候,但只是偶然,不会像浮标那样乱跳舞。  相似文献   

3.
空军训练营     
《垂钓》2014,(7):30-31
提问:使用海竿钓鱼时,鱼儿拉动竿尖说明鱼钩已经刺入鱼嘴,可是仍然常常空竿,这是什么原因呢? 回答:造成竿尖抖动的原因有很多,可以肯定的是,竿尖抖动时一定有外力作用在钓组上,鱼撞线或啄食饵料都有可能造成竿尖抖动,但这并不代表鱼钩已经刺入鱼嘴,此时提竿,空钩便在所难免。就像使用手竿钓鱼时,浮标出现动作并不一定代表这是中鱼的信号。海竿的竿尖信号的呈现方式其实并不单调,和手竿的浮标语言一样,都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4.
吴芜 《钓鱼》2014,(23):20-22
钓鱼都是先诱后钓,只是在线组、鱼饵、浮标的配合下竞技做得比较隐蔽而已。除开赛后找底结合招鱼,从抛钩、提竿的频率上看出是诱鱼外,之后调整钓棚、变换鱼饵、移动浮标都归为钓术了。其实不管先诱后钓、边诱边钓,诱是手段,钓才是目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窝里无鱼或饵与鱼相差甚远还怎么钓?然而线组、鱼饵相同的两个钓位,一人抛8竿中鱼了,一人10分钟抛30竿没见一个口,究其原因不是窝里没鱼,而是饵不对口。  相似文献   

5.
马建华  李淑梅 《钓鱼》2007,(10X):32-33
(三)浮标定位后的鱼讯特点 1.浮标下行到钓目稳定后,如果长时间一点动作都没有,排除调钓不合理或线组、钩饵较大等因素造成钓组过于迟钝外,则说明钓点内无鱼,此时应该换饵重抛加强诱鱼,如果选位不合理应及时更换钓位。如果钓点内有鱼,鱼的游动或试饵引起的水流运动会使浮标出现不到半目的上下起伏,这时应该随时做好扬竿准备,当发现浮标稍微上顶后突然下顿,应立即扬竿,这种情况中鱼率最高,也是最标准的底钓鱼讯。[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张炎冰 《钓鱼》2004,(8):26-26
两个星期前,记者随钓鱼班车去常熟的沙家浜钓了一次鱼,在调5钓3只有慢吞吞浮起1目和懒洋洋下蹭半目的动作中,提竿难得中鱼,可是标尖下挫1目又常常是钩尖不挂鱼嘴,倒挂金钟地刺进了鱼的尾部。请问:这是浮标没有调好,还是钓得太灵了?  相似文献   

7.
钓鱼时的提竿动作,是整个垂钓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钓鱼之成败在此一举。有经验的钓者每次提竿都非常认真,动作细腻而准确。我们细心观察高手们的提竿过程便会发现,提竿动作并不是从钓点一下子把鱼提到空中一气呵成的。如果细致分解提竿过程,便会知道,提竿钓鱼,一般要经历“起钩刺鱼”、“制鱼上升”、  相似文献   

8.
刘定龙 《钓鱼》2010,(14):14-15
整副线组是一套完整、可控的钓鱼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合理的配置和个人经验决定,人的操作在这个系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比如浮标出现信号提竿却没有中鱼,是因为我们的钓鱼系统不适合鱼摄食的特点,至少有一部分没有调整到位。钓法、钓场不同,空竿的原因和对策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王静 《垂钓》2006,6(9):38-38
经常参加池钓比赛的朋友往往都有这样的体会,浮标明明反映的信号非常清晰,但提竿往往不中鱼或经常刮到鱼,有清晰的顿口为什么不中鱼呢?长期在竞技池垂钓使我对所谓的顿口有了一些新认识,今天写在这里目的是抛砖引玉,同时也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鱼 《钓鱼》2004,(14)
人们钓鱼得知鱼已吞钩,大脑迅速决定扬竿中鱼,是怎样知道鱼已吃钩的呢?通常通过三种感觉,即视觉,眼睛观看;听觉,耳朵的功能;感觉,手握竿或线感受到的力度。视觉无疑是第一位的,尤其是手竿配浮标钓鱼,抛竿看竿尖的动态,拉砣钓看挂线竹片的扭动,这是人们钓鱼最常用最基本的用视觉的方法。然而,用听觉钓鱼也不少。夜钓用抛竿钓鱼,在竿梢挂上铃铛,在鱼稀少的水库、湖泊、大江边同时使用8~10支抛竿,眼睛哪里管得过来,只有在各抛竿梢挂只铃,哪只铃响了,走到哪根竿前准备扬竿;北方拉砣钓者也常有一人管几只拉砣钓组钓鱼的,也常用响铃。凭手的感觉钓鱼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  相似文献   

11.
管察 《钓鱼》2010,(16):11-13
传统钓鱼几千年,都是坠钩沉底钓慢鱼,讲究成功率,即使某一段时间鱼聚得很多,咬钩前赴后继,钓手也常常会因一个动作连续两竿无鱼而放慢速度。不过"台钓"之后变了,一是钓组本身的原因,使我们有了快与慢的对比,并在商品饵和浮标的引导下,懂得了钓灵和钓钝,  相似文献   

12.
张炎冰 《钓鱼》2004,(22):22-22
问:有人质疑垂钓大师,只会动物园里打猎——池钓小鱼,所以一说竞技钓鱼就让人不感兴趣——动作单调,抛钩提竿都成了机器人。您的技术比较全面,什么鱼都能钓。请问,钓鱼的基本功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相似文献   

13.
姜丹 《垂钓》2020,(3):12-13
我的铅坠到底了,鱼叼着鱼饵上行至少要超过一个子线的高度,浮标才有反应,我的子线长40厘米,当我发现第一个动作的时候其实已经不够及时了,又等了一下,肯定晚了。有人说,所谓"读懂浮标语言",无非就是看浮标的动作来决定是否提竿,进而判断哪些是假口、哪些是实口,就这么简单。其实,这样解读不全面。要做到读懂浮标的语言,不仅仅是观察浮标的动作,还要了解鱼的进食动作、自己的调钓,甚至于自己钓组的特点,把这些因素综合考虑进去,才会判断出啥样的动作必须抓,啥样的该放弃,有时浮标的动作很小,但未必没有鱼,有时动作挺大,但却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李致奎 《钓鱼》2009,(18):20-21
坐在同一个塘边,三五把长竿扇形摆开,三五个浮标赫赫醒目耀眼,却似冻在水中一般不见动静。旁边短竿、细线、小标,逍遥自在,却是连连提鱼不断,谁看了不眼红。于是从事土钓、笨钓的人开始学习,向提鱼不断的人学,买钓鱼的书籍学,结果得到要“调四钓二”、“调七钓三”、“调平水钓一日”等等。为什么这么调?这么钓呢?  相似文献   

15.
郅辽 《钓鱼》2005,(21):43-43
使用传统底坠钓组的时候,只要沉在水下的浮子一粒粒慢慢冒上来,提竿必中鱼。改为悬坠钓组,浮标往上冒,同样提竿不权中鱼率打了折扣还经常跑鱼。于是有如下说法——调标失当。不是钓得太灵,就是浮标本身过于灵敏,改成调低钓高就不会跑鱼了。真的这样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宋健 《垂钓》2005,5(3):12-12
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钓友们早就准备好了钓具,只等到冰开雪化就准备好好地大干一场。可真正来到水边时我们却发现:明明一池子的鱼,浮标打下去半天却 没有明显的中鱼信号。浮标上上下下模糊的动作使你不敢肯定是不是鱼在吃食,矛盾中提竿的成功率当然很低,有时候无意地抬竿换饵,却发现鱼已经吃了死钓。  相似文献   

17.
配组钓法     
张炎冰 《钓鱼》2009,(9):17-17
传统手竿钓鱼以一线一钩为主,操作两步走,先用手抛或借助工具将诱饵投到钓点,估计鱼诱来后再在钩上挂饵垂钓,由此而有诱饵粗、钓饵精的习惯。日本人合二为一,配合着坠下两钩和浮标,上钩用雾化饵诱鱼,下钩用另一种饵,主钓。这种上钩主诱,下钩主钓,各司其职而又紧密配合的钓鱼方法称为配组钓法。  相似文献   

18.
刚毅 《钓鱼》2006,(24):28-28
钓鱼中有许多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就象鲫鱼吞饵钓钝的必然抬送浮标,钓灵的浮标必然下扽,这是一般的规律。能够掌握这些规律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或者是掌握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对钓者而言是大有好处的。因为,它关系到你的收获和你日渐提高的钓鱼技术。传统手竿钓鱼可以根据鱼星的多少,颗粒的大小和多寡来判断鱼的大小,鱼的  相似文献   

19.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7,(2X):14-15
手竿传统钓之标讯:判读标讯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垂钓者对提竿时机的把握与鱼获量。无论采用“传统钓法”或是“悬坠钓法”,人们都无从观察到水下鱼儿摄食的状况。鱼儿在水底的嗅、拱、碰、撞饵食至吞食钩饵都是通过钓线传导到浮标上的。而这些颤动、抖动、移动、上浮或下沉等讯息,正是垂钓者辨标识鱼,及时扬竿的关键。那么,在诸多信号中,哪些是我们扬竿中鱼的有效讯号呢?下面我们将传统钓法中较为典型的几种有效标讯介绍给初学钓鱼的朋友。  相似文献   

20.
郅辽 《钓鱼》2012,(19):13-15
20多年了,以池钓为主要内容的钓鱼运动影响了中国的钓鱼技术。无论水库湖泊、河道池塘,凡手竿钓鱼都是围绕着鲫鱼展开,与传统意义上的钓鱼已不是一回事了。竞技钓鱼手竿两个项目:以重量计分钓混合鱼;以尾数计成绩钓对象鱼。然而受时间限制,不管钓混合鱼还是钓对象鱼都是“快”字当头,快诱、快刺、快提,即使慢也是迫不得已,于是有快鱼慢钓,有择鱼而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