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在休闲与养生方面的思想是中国休闲思想史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积极有为的生活方式就是追求个体生命与自然社会的整体协调与共存,而老子的养生理论与休闲智慧正是以“体道”为理论宗旨,以“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为休闲核心的具有自然主义思想的哲学。老子主张人要长生久视、活得自然,那么身体就要健康,心性就要悠远闲淡。老子的休闲与养生思想主要包括:“随化自然、少私寡欲、致虚守静”的养生原则;“自然无为、知足常乐、回归自然”的休闲境界。所以,老子的养生与休闲智慧对现代人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子哲学产生于两千七百多年以前,西周社会是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老子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一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然而自《老子》产生后,其流传过程中就变成了被以后的历朝历代的意识形态和学人们肆意篡改和歪曲的对象。还《老子》思想以本来面目,发掘和重新认识这一久远的宝藏,是当今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对老子思想的微言大义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试析老子养生思想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养生思想是中国养生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但迄今为止,尚无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试从多角度对老子的养生思想进行分析,已求准确定位老子养生思想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老子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其实还是伟大的养生家。其养生思想主要有:清心寡欲以养神、啬精以保精、安心守窍以通经、结善以积德等。老子的养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几乎所有的养生家和医学家,尤其是道教徒都受到其养生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养生思想,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通过对作为根源之“道”、“德”的把握,或者通过达致与“道”有密切关系的无知、无欲、无为,来实现养生思想所企求的“长生久视”。第二,基本上不把个人生命、身体的保护与天下统治权的获得视为矛盾、对立的关系,认为养生和政治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对待、相互交错展开的关系。《老子》中进而萌发出一些领先时代的新的养生思想。例如,对养生予以极高的评价,把养生看作是最高的最终的人生目标。此外,虽然《老子》养生思想几乎都说的是“养形”亦即生命、身体的不老长寿,但其中也提倡以灵魂、精神在死后继续永存为内容的养生即“养神”。  相似文献   

6.
冯卫沙 《考试周刊》2010,(48):235-235
老子的《道德经》文笔洗练、言简意赅,立意高远、哲理深刻,虽寥寥五千余言,却涉及到诸多领域的思想内容。老子养生学对中国传统的宗教养生文化的影响深刻。《道德经》虽不是一部养生书,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提出了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养生方法。本文主要从"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功成身退"、"以啬养生"和"以静养生"四个方面讨论老子的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7.
道家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思想学术派别,形成于春秋时期,道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世界观。道家认为"道"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起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记录在《老子》一书中。关于《老子》一书的编纂过程,有不同的意见,但人们普遍认为它反映了老子的思想。在《老子》一书中,老子管理思想的基础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管理谋略是"柔弱之术",而老子的社会目标则是"小国寡民"。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社会文化批判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用人道主义和民本思想为武器批判现实政治的人性沦丧,荼毒生灵;二是用归朴返真的“自然”精神来批判现实道德文化的沦落和虚伪;三是用全性葆真、贵生重死的养生论来批判现实人们(主要是统治者)的放纵私欲、自毁生命。其对未来蓝图的构筑,就是要使人道主义、民本思想、“自然”精神和养生理论得到有机的融汇和落实。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作为明末清初之大儒,不仅重视研习儒家经典,对老子哲学思想也有很多评述。在王夫之的学术体系中,一方面表现为对老子思想的批判,他认为老子思想中的轻礼、柔道、修身、养性等理论都不利于国家和个人的进步;但另一方面,王夫之也肯定了老子"静为躁君"、"功遂身退"等思想的现实意义,对老子思想有一定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史官的身份让老子熟知历代统治者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也让他的清廉思想具备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学基础。老子以其天道观与辩证法为哲学基础,总结出以无为、爱民、虚静、寡欲、养生为内涵的清廉思想,极具说服力地要求为官者抵御诱惑、戒除贪欲。老子的清廉思想对今天的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法自然"是老子提出的养生命题。老子认为养生有"道"。养生之道就体现在"法自然"上。养生不但要因顺身体的自然,而且要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天时地利,从而展示了老子养生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老子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其教育思想也是相当丰富的,老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主义,他的许多观点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而且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剖析在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教育原则等方面对老子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以揭示其对教育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典哲学名著,古往令来注家蜂起,解读者甚多。近代卓越的启蒙思想家严复立足19世纪的文化背景,以西方的唯物论、天演进化之学、民主自由学说以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诠释老子,表现为一种非常特殊的解读方式,折射出时代精神,为老子诠释学思想宝库增添了全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老子思想的主旨是理身治国,身国共治,可谓之"行政养生".包含以下几方面要义:其一,奉行"以身为天下"的治国理身思想,实现在奉献中养生;其二,践行"知足之足"的治身理国思想,以治身之效果达到理国之妙境;其三,培养"成功遂事不名有"的治国胸怀与养生境界.  相似文献   

15.
论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与老子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与老子哲学的关系。本文表明,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中的某些方面.可以追溯到老子哲学。并且.老子哲学对罗杰斯的心理治疗思想.有着重要影响。两者间存在着相同或相通之处。特别是老子哲学中的人责论、无为思想,在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中均有体现。文章还用老子哲学的某些观点和论述.诠释了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中某些方法论原则,即其所说的促进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三个前提: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性理解。将老子哲学和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进行比较和探讨,既是可行的.也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战国末期,“道术为天下裂”的局面行将结束,百家思想开始渗透沟通乃至融合。韩非子顺应统一形势,从实用政治的策略出发,多方吸取并整合和解释了老子思想中包含的“治世”理路以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历史观上,在受老子对周代主流史观中天命观、道德论的理性否定和激烈抨击的精神启发基础上,韩非子进一步提出历史的进化观点和朴素的物质决定论历史观。政治观上,韩非子吸收老子“无为而治”、“不争善胜”等智慧谋略,将之物化为可操作的统治权术,凸显了老子这方面思想的实际效验性。哲学观上,通过对老子“道”的超越性理解和普遍性解释,韩非子为自己的世界观找到了哲学的依据。在认识论和实践观上,韩非子对老子思想也是有继承又有发展。  相似文献   

17.
老子的思想中存在着入世的精神,通过老子对于现实的关注以及为人生的宇宙论和治国理论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但是,由于老子哲学体系建构的独创性,尤其是他的独特的“逆向”的入世方式。使得人们忽视了其学说中的入世思想和治世之学。  相似文献   

18.
老子作为先秦百家的佼佼者,他所提出的以"清静无为"为主旨的道家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老子一直强调寡欲、朴素等清淡的概念,但他的救世之心是非常急切的。这一点从《老子》一书中展现的理想的桃花源中就可以看出。老子的理想社会包括理想社会的形态、达到理想社会的措施、理论基础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东汉末年边韶奉命为桓帝祀老而做的《老子铭》,是现存最早对老子的祭祀活动和神化历程详加记载的材料。桓帝祭祀老子,和西汉重视老子的政治意义不同,东汉推崇的老子是兴国广嗣、存神养性、意在凌云的养生意义上的老子。铭文内容不仅反映了东汉末年朝廷和民间神化老子的事实和根源,而且也反映了作者边韶对待老子神化历程的理性态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的身体和心理压力与日俱增,为此,以老子的养生思想为出发点,探讨其对全民健身活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