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两极     
人生的两极虽相距很远,但又异常临近,如同一个国的起点和终点。人生两极——幼儿和老人有极其相似之处:脚步都蹒跚不稳,需要扶持;都很脆弱;喜欢发出口齿不清的喃喃自语;情感都易外露,可能为一些小事执着得令人发笑。和年轻力壮者相比,和忙得一塌糊涂者相比,孩子和老人可能都很空闲。卧在怀中的猫,伏在脚下的狗,孩子和老人看它们的心境不会相同,但却以同样的闲暇面  相似文献   

2.
人生的两极     
人生的两极——幼儿和老人有极其相近之处:脚步都蹒跚不稳,都没有或仅有几颗牙齿,且刚出生的婴儿也是一脸褶皱,毛发稀疏。他们都很脆弱.需要扶持,喜欢发出口齿不清的喃喃自语;甚至孩子和老人情感都易外露,为芝麻绿豆大的事执著得令人发笑。  相似文献   

3.
人生的两极     
人生的两极———幼儿和老人有极其相近之处:脚步都蹒跚不稳,都没有或仅有几颗牙齿,且刚出生的婴儿也是一脸褶皱,毛发稀疏。他们都很脆弱,需要扶持,喜欢发出口齿不清的喃喃自语;甚至孩子和老人情感都易外露,为芝麻绿豆大的事执著得令  相似文献   

4.
<正>“人生是一份作业”,小作者对“作业”别具一格的理解令人眼前一亮。接下来,对“人生作业”的“题型”“做法”,小作者也做了精炼的阐述。“衣食住行,处处践行;粥饭碗筷,也有门道。”确实,如果我们把人自主的学习活动看作“作业”,那么,人生的一切学问都可称之为“作业”。  相似文献   

5.
李阳海 《初中生》2008,(11):22-26
【比较赏读】 主题比较。两文同题,均把“人生”比作“茶”,借杯中之茶来演绎千姿百态的人生,但二者所表现的主题却不尽相同。甲文表现的主题是:想要达到心境的平和、宁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山一重水一重的经历,需要深思熟虑和深刻的感悟才能达到心灵的清明澄澈。乙文表现的主题是:人生在世,在展示自己时,不要过于偏执,不要过于被名利所累,多一份坦然少一点落寞。两文所表现的主题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而透彻的感悟,闪耀着作者的睿智之光。  相似文献   

6.
许奔月 《现代语文》2013,(11):67-68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本文当中“安静”的内涵和对于作者的重要意义; 2.结合文本和生活,理解“零度”、“柔弱”的内涵; 3.体会作者对人生、生命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恶”城市而“好”乡村,“憎”知识分子而“爱”抹布阶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作者真诚地怀恋故乡那“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严肃地嘲讽“场面上人”那被所谓的思想观念扭曲的人性,这代表着作者心目中理想人生的两个支柱。二者统一的契合点,便是沈从文对美、对生命、对理想人生形式的呼唤与追求  相似文献   

8.
精彩人生     
记得冰心老人曾经这样说过:“假如生命是乏味的, 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精彩的,今生我已满足了。”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期盼着收获精彩的人生。然而,面对着每天“两点一线”的现实生活,许多人都抱怨现实的平庸。我想说,精彩的人生是  相似文献   

9.
孙道荣 《新读写》2009,(10):61-61
从孩童到老人,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不同的心好比不同的“门”,当我们打开“心门”时,人与人就走近了。作者用敏锐的眼光打量平凡的生活,得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和智慧!  相似文献   

10.
“搓”中窥人,题目很吸引人,显然借鉴了韩寒的“杯中窥人”,二者的共同点也很多,都是谈人生,评世态。文章从“搓文化”中总结出了几类人,其实也是几类社会现象,用略带调侃加批评的语气逐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立意的独到显示了作者的观察力和思考,文末的反问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1.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时期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联欢,有人问其中几位老人:“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人们没有答哈佛或普林斯顿、剑桥或牛津,却说:“在幼儿园。”如今,学前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具有专业素养的学前教育从业人员也愈发被就业市场所青睐。  相似文献   

12.
王之纲 《教育艺术》2000,(11):41-41
“安全”和“好奇”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安全是生命的保障,好奇则是活力的源泉。这二者是对立的统一,它构成了两极的组合体。这种两极形式存在于人的一生之中。把握好安全与好奇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过分地强调其中的一极——不因为片面强调安全而抑制好奇,使生命陷于平庸;又不因为片面追求好奇而忽视安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优秀作家都善于利用标点符号来传达言外之意,让文章更加含蓄有味。王荣生教授曾说:“标点是言语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阅读散文,要了解作者所说的人、事、景、物,还要透过这些人事去感知作者的心境,触摸作者的情思,体察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考量和感悟。”  相似文献   

14.
1.老了是成功还是失败?值得欣慰还是值得懊恼?当然是前者。老人无疑都曾拥有过青年时代,但年轻人是否都能平安活到老年,却还未见分晓并且有待努力。老人已经跨过了人生的许多险阻,登上了“银色年龄”的峰巅,这至少是一种欣慰。要感谢自己的身体,它承载我们度过了几十年风雨人生。  相似文献   

15.
“奔走”意象是张炜小说《曙光与暮色》的主题意象。张炜通过反复强调,让“奔走”转化为包蕴意念的象征性意象。“奔走”意象与多元主题相关:“奔走”意象将作者强烈的入世情怀、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体现出来;作者借“奔走”意象象征了现代知识分子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奔走”意象还包蕴着存在意蕴。就生成原因而言,“奔走”意象是张炜人生状态在文本中的艺术凝结;“奔走”意象的营构与作家的流浪情结有关;“奔走”意象是张炜继承“中国现代文学形成的新传统”而创构的一个行为意象。  相似文献   

16.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老人与海》文学讨论课上,同学们各抒己见。有人赞美老人一心想在深海捕到大鱼,虽很长时间一无所获,仍坚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的人生美在坚持;有人赞美老人在海上用生命同有形的鲨鱼和无形的孤寂搏斗,体现了老人的坚韧与顽强,他的人生美在抗争、拼搏的过程;有人赞美老人拖回了鱼骨,其实是伟大的胜利,它剔去了一切伪装和虚伪,他的人生美在能坦然面对平凡而真实的结局;有人赞美老人常在睡梦中梦见非洲雄狮,这暗示了他的追求与渴望,他的人生美在有梦想……请以“人生之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  相似文献   

17.
信仰是人类把握宇宙与人生终极意义的意识形式,它与作为“多样性力量关系总称”的权力彼此内生、互为规约,二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命的两极。信仰的形成、传播与发展,乃至其危机的化解,既得益于权力的促成、佑助和拯救,又受限于“他者”权力的抗争或解构。而权力本身的变动不居和支配性诉求的内在悖论,注定了权力在寻求信仰支撑与辩护的同时,又在不断流变中期盼向信仰层次的质的跃迁。  相似文献   

18.
[“想啥”实例]有位老人常对人说他是世上最幸福的人,有人问他:“你有多少财产?”老人说:“我有健康的身体,它使我不需要别人照看,使我有心情欣赏饭菜的美味、花草的芳香。”“除了健康,你还有什么?”老人说:“我还有贤惠的妻子,每天把家布置得十分温馨,烦心时总能得到她的安慰和帮助;我还有几个孩子,他们都十分孝顺、聪明和健康。”“你还有什么?”老人微笑着说:“我拥有这些难道还不够吗?”[问题的分解和提炼]老人明白生命的内涵,知足而平淡地达到人生中幸福的目标。丁·洛克说过一句话:“健康的身体里有一颗健康的心灵,这是对人间幸福状…  相似文献   

19.
当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文学与人生》中说:“文艺到了最高的境界,从理智方面说,对于人生世相必有深广的观照与彻底的了解。”从写作散文的角度说,散文对于人生世相的观照,可以使散文之“神”更加绚烂夺目。高中语文知识短文——《散文的形和神》后的“写作训练”中的五道命题作文,皆要求写成记叙性散文,并且做到情景交融,形散神不散。先读一下张玉庭的《敲钟的老人》:校园里有棵古老的槐树,那浓浓的树阴里藏满了故事。老槐树上挂着一口古老的铜钟,那古钟的年龄比祖爷爷的祖爷爷还大。好多好多年了,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直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对“禁不住”和“不由得”这对近义词的异同进行了辨析。句法方面:二者的词性不同。基本句法功能不同,句法位置同中有异,此外,“禁不住”还有一些“不由得”所不具备的用法;语义方面:二者都有“不能控制自己”的意思,但“禁不住”的动作发出者必定与人有关,动词本身有主动“想控制”义;而“不由得”则没有这些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