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随着数字资源的大量出现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英美编目条例》(第2版)(AACR2)已经无法详尽地描述和著录各种资源,资源描述与检索(RDA)应运而生.RDA是数字环境下数字资源描述与检索的新标准.RDA在继承AACR2大量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创新.RDA作为国际性的编目规则,对我国的文献编目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RDA能走多远?——《资源描述和检索》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A是数字环境下资源著录与检索的新标准,其产生是因为《英美编目条例》(第2版)(AACR2)难以适应大量出现的数字文献。与AACR2相比,RDA的主要突破是采用了新的概念模型——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和规范数据的功能需求,并且在结构、术语、资源类型、著录原则上作了较大改变。但是新的概念模型是否适用于实际编目工作仍无法确定,有待图书馆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地图资源,对RDA及《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相应条款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意在了解《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对RDA的适应性.对比主要针对地图资源的特有元素比例尺、坐标和投影,以及比较复杂的数量与尺寸,也论及RDA中与地图有关的题名、责任者及版式等其他部分.对比结果表明,《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与RDA存在差异,但并不严重,中文地图资源应用RDA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论文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2版)》与RDA在普通图书著录规则方面进行比较,主要通过对两者著录条款的梳理分析了解《规则》对RDA的适应性.研究表明,《规则》与RDA条款在题名与责任说明、版本、出版发行、载体形态、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等著录方面存在某些差异,可以通过对《规则》条款进行适当修订,使我国的资源编目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电子资源著录——AACR2第9章修订情况简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英美编目规则》第二版(AACR2)旨在为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提供一个著录标准,这一标准不仅适用于过去和现在,而且还适用于将来。但是文献资源的海量增长、新的文献类型特别是网络资源的出现,已经给AACR2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章从分析AACR2的局限性入手,着重介绍了第9章电子资源著录的新规则,旨在为我国编目界进行电子资源编目提供著录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版本项作为书目著录的第二大项目,其著录内容对读者选取文献至关重要。RDA作为最新国际编目规则,在版本项著录方面与现行国内编目规则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结合国内编目规则对RDA的新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相应条款对影像资料的著录规则做了具体规定,比较两者关于影像资料的载体形态项条款,重点分析其数量、尺寸和其他形态细节的异同,并对照ISBD统一版后发现,两者关于影像资料条款的差异并不大,因此应用《资源描述与检索》著录影像资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RDA(资源描述与检索)是数字环境下资源著录与检索的新标准。介绍RDA产生的背景和过程,论述RDA的性质、任务、内容结构,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RDA对我国文献编目工作的影响及启示。  相似文献   

9.
10.
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与《资源描述与检索》(RDA)中译本及其最新测试版工具套件(Beta RDA Toolkit)中有关“多部分资源”的概念、关系描述、著录方式选择、信息源选取、文献类型描述、载体形态描述、作品检索点7 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对比分析,发现《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有关“多部分资源”的条文存在不足,RDA 的规则更加宽松有效,中文编目可加以借鉴。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RDA有关电子资源描述(著录)的条款规定,探寻RDA对中文电子资源著录的实践应用,以了解作为世界范围内资源描述与检索内容标准的RDA对中文电子资源著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Web整合中的资源描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Web整合中的关键技术--资源描述技术的内涵。在总结现有的基于STARTS协议、基于提问取样技术和调焦提问探测技术三种资源描述技术的基础上,分析每种技术的原理、算法、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对目前Web整合中的资源描述技术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3.
14.
15.
RDA的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描述与检索》(PUDA)期望成为数字世界的国际性内容标准,为此强调对国际图联(IFLA)功能需求模型的支持,以及对《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的遵从。通过规则的开放编制,RDA获得了在英语地区之外尤其是欧洲国家的广泛响应。虽然RDA的实施还有待于通过美国国家图书馆的测试,但在追求书目数据共享与互操作的大环境下,它极有可能成为一部真正的国际编目规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针对当前国内在政府数据开放过程中的资源描述问题,提出四层结构的资源描述方法,满足政府开放数据资源描述要求,加快政府开放数据进程。[方法/过程] 在分析政府数据开放特点下的描述要求的基础上,引入DC、VoID、DCAT等元数据标准对数据资源进行目录描述、数据集描述、关联描述和访问描述。[结果/结论] 该描述方法可以为开放后的数据共享、查找、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支持,帮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数据开放。  相似文献   

17.
霍艳蓉 《图书馆建设》2011,(12):52-55,59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成为新的国际编目标准已是大势所趋。为确保RDA的顺利实施,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及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共同成立了美国RDA测试协调委员会。该协调委员会负责在图书馆和信息环境中对RDA进行测试,以检验RDA在实际应用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资源描述的规范化及标准化,提升资源之间的互操作能力,各类型词表不断被创建及使用,词表重用已成为资源描述中的关键问题。本文从资源描述的基本结构出发,基于数据模型和资源标注两个阶段对词表层、模式层及数据层进行详细分析;探讨词表层、概念层两种重用类型,认为当前用户更关注于词表层重用,概念层重用将随着词表生态环境的完善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数据模型中的类与属性为划分对象,以RDF三元组形式入手对词表重用实现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明确各种方式之间的差异性及适用环境,能够有效地指导用户运用已有词表对数据集的类、属性及其取值范围进行准确描述,从而提升数据集的质量。图2。表1。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19.
网络半结构化信息资源的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查询,首先要建立一种合理的信息资源描述机制。metadata是描述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力工具,但新的信息描述机制--linking机制不仅能表述metadata的内容,而且可以表达比metada更丰富的语义,弥补metadata自身不能克服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