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齐华 《师道》2007,(10):16-16
思考这一问题,是有缘起的。自打迈进新课程的门坎后,"蹲下"一词就成了挂在我们嘴边的"关键词"。毋庸置疑,"蹲下"意味着理解、表达着尊重、传递着宽容: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特的视野,蹲下来,我们才有可能从孩子的视角思考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尊  相似文献   

2.
种子的生长需要阳光和雨露,聋孩子就像种子,他们的成长也需要阳光和雨露,需要肯定、鼓励和宽容。由衷的肯定,诚恳的激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她带给孩子的是亲近、成就感、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宽容是金     
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已经成为人们对教育的一种普遍认识,但在实践中,理性的宽容却往往事半功倍。我们的孩子犹如一片片树叶,正是这每片唯一的叶子,争奇斗艳,各领风骚,才构成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所以,我觉得教师,特别是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尊重每个个性不同的孩子,要尊重每个孩子成长中的“不尽人意”。宽容孩子们的淘气,宽容孩子们的“失足”,宽容孩子们的“不小心”,给他们改过的机会,给他们成长的空间,甚至给他们“善意的谎言”,只有这样,才会换取孩子的真诚与感动,才会收获希望和果实。爱迪生母亲的宽容使这个世界多了位发明家…  相似文献   

4.
宽容是金     
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已经成为人们对教育的一种普遍认识,但在实践中,理性的宽容却往往事半功倍。我们的孩子犹如一片片树叶,正是这每片唯一的叶子,争奇斗艳,各领风骚,才构成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所以,我觉得教师。特别是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尊重每个个性不同的孩子.要尊重每个孩子成长中的“不尽人意”。宽容孩子们的淘气,宽容孩子们的“失足”.  相似文献   

5.
宽容是一种智慧,是充满仁爱的目光;宽容是一种美德,是深藏爱心的体谅。我们要把宽容带进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创造和谐愉悦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面对孩子,我们已无权板着面容,对于孩子的种种“不尽如人意”,我们要学会宽容。宽容能产生无限的人格魅力,宽容能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只有老师内心拥有宽容,学生才能感受到“人性化”的体育教学所带来的欢乐,课堂就会生机勃勃,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6.
“宽”指的是一个人的宽容精神。这包括你能否尊重不同意见,能否帮助你讨厌的人,能否原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能否谦让、能否分享、能否赞扬。这些品质无疑会影响孩子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要让孩子理解一个“宽”字,父母首先要具有“宽容”精神。   一、要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的错误   孩子的成长总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其知识也都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让父母不满意的行为,甚至会犯错误。对于孩子这个成长中的个体,犯错误是他的权利。父母应该理智地对待这个现…  相似文献   

7.
怎样成为一个快乐的老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要成为一个快乐的老师,就要学会宽容 有宽容精神的人是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修养。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孩子.而孩子需要在尝试错误中学习.犯错是学生成长的权利.如果你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也就等于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所以对孩子们来说.一个宽容的老师.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你宽容.那么你眼中的孩子们会很可爱.和可爱的孩子们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8.
王小宁 《课外阅读》2011,(10):117-117
文章认为蹲下来与孩子说话,正确对待孩子们犯的错误,是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宽容和关爱,孩子们犯的错误,常常是“美丽的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吴朝霞 《教师》2011,(34):9-10
读完著名教育学家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思如泉涌,周老师情文并茂的论述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忽然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氧分,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激励,是让孩子奋发图强、勇往直前、腾空起飞的翅膀。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周弘老师说:“父母都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那么,从你自己身上挖掘出曾经拥有的宝藏,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有欢乐、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高尔基曾说过:“一个孩子,你说他好,他就好了。”一位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的经验之谈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育人中的一个朴实道理:对孩子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赏识。作为成长期的学生,涉世不深,心理不成熟,犯点过失是在所难免的。如何对待他们成长中的过失,表面上看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教师人格和修养的表现。视学生的过失与错误为必然,宽容他们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对其真诚相助,帮其认识错误的原因,走出过失的沼泽,这是优秀教师对过…  相似文献   

11.
名刊点击     
《中国德育》2010,(7):22-22
宽容教育:文化差异与家庭价值观 在今天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中,那些捍卫自由民主的人,面临着一场新的关于宽容的论争。一方面,我们仍然想帮助孩子们成长,以便从别人而不是自己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另一方面,我们不再如以前那样确信地知道宽容意味或承载着什么。就教育来说,似乎焦点在于宽容是一种态度——激励人们要宽容——但是就公共论争而言,  相似文献   

12.
提出赏识教育理论的人认为,如果能够为孩子创造出一个令他心灵舒展的成长环境,蕴藏在孩子身上的巨大潜能就能被激发出来。赏识教育的原则就是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孩子。它要求家长和学校从生命的角度切入,为孩子的生命而自豪。家长细心和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克服一切困难向前进,不断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让他们形成我是好孩子”的感觉,孩子就会把这种外在的激励转化为他们自身发展的动力,还会把这种感受到的赏识进一步发展、升华到赏识自我,赏识他人。赏识教育绝不是对孩子简…  相似文献   

13.
有位学生家长说:“课程改革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重大。这使我想起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们的学生正是成长的鲜活生命,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都需要我们的赏识、尊重、关爱与培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常常在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本着新课程教育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14.
赏识与激励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融洽了,学生才能愿意听教师的教诲,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老师。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激励教育。它不仅仅是表扬和鼓励,赏识激励也不仅仅是语言的范畴。是藏在心里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爱。是学生遭遇困难时的一种鼓励,是学生犯错误时的一种合理宽容,是风平浪静日子里的一种扬帆开进的动力。运用赏识激励教育,教学工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的学生都是带着一种美好的愿望来求知的,这种愿望就像一点微弱的火花,需要保护、需要呵护。希望教育工作者“为每位学生点燃希望之灯”。我觉得要点燃“希望之灯”,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第一,要尊重学生的心理权益。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安全,注重学生的心理转化;少一点惩罚,多一点鼓励;让学生在一种被理解、被爱、被呵护的氛围中来学习,不要随意威胁学生“我要叫你家长来、我要停你的课、我要罚你怎样怎样……”。第二,要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权利。让学生保持自己发展的水平、速度,要允许学生学习之间要有差距,我们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自从赏识教育推广以来,得到了很多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推崇.例如有的学校要求老师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认为这样才是尊重学生的地位,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有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大力推广赏识,当他的子女表现了好一点的时候就大加赞赏,而当犯了错误的时候却轻描淡写,不加追究,采取宽容的态度,这似乎又走向了“惩罚教育”的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16.
蔡英英 《教育导刊》2009,(10):50-50
《全球幼儿教育大纲》提出:“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在一个尊重他们的环境里成长,这种环境还必须是安全的,对儿童间的差异性是宽容的。儿童有自己的需要、权利和内在价值,而这些都应该被认可和支持。”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把尊重儿童作为教育的第一原则.这种尊重包含着对儿童的自主选择、自我表达以及个人生活空间和时间的尊重,即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在尊重中体会到教师的“爱”。  相似文献   

17.
马天红 《幼儿教育》2013,(Z1):80-81
我喜欢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赏识好似一道阳光,能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希望;赏识犹如一剂良方,能使孩子受益匪浅……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这种爱,应该是真挚的爱,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只有对孩子充满爱的教师,才能真正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激励孩子。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宽容伴随着孩子,他坚韧不拔;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在;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日增;友善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撒向人间的都是爱;赏识伴随着孩子,他明白人生终当一搏。在教育与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了3年。作为基层学校,3年来我们与新课改一同成长,共同吮吸着新课程的甘露,体验着新课改的历程。我们本着务实、创新的态度,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我们放飞了心灵,也因而拥抱了太阳。一、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个孩子都快乐成长3年来,我们以“教育思想人文化、办学条件优良化、教学管理精细化、学生素质个性化”为办学理念,将全部的出发点和归宿放在了孩子身上,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落到实处。1、实施小班化教育。为了让每个孩子得到充分的教育,我们根据学校…  相似文献   

20.
父爱的核心是一种力量,一种推动、带领、影响孩子向前奔跑的力量,一种从现实到理想彼岸的力量。父亲用爱和智慧为孩子编织一叶“爱舟”,给予孩子安全;又用男人的勇气和坚韧训练孩子顽强的性格和战胜一切困难的能力;也用男人博大的胸怀,宽容、理解和接纳孩子成长中的错误,呵护着成长中的孩子。父爱是既理性又感性的统一体,是孩子一切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