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柴静 《课外阅读》2011,(24):55-58
一前两天看《歌德谈话录》,看到十多页,忍不住回头看译者是谁,朱光潜,嗯,不服不行。没有一字不直白,但像饱熟不坠的果子,重得很。看这本书,就像歌德说的:"在最近这两个破烂的世纪里,生活本身已经变得  相似文献   

2.
柴静 《生活教育》2011,(11):64-66
一前两天看《歌德谈话录》,看到十多页,忍不住回头看译者是谁,朱光潜,嗯,不服不行。没有一字不直白,但像饱熟不坠的果子,重得很。看这本书,就像歌德说的"在最近这两个破烂的世纪里,生活本身已经变得多么孱弱呀,我们哪里还能碰到一个纯真的,有独创性的人呢?哪里还有足够的力量能做一个诚实人,本来是什么样就显出什么样呢?"  相似文献   

3.
<正>《歌德谈话录》辑录:[德]爱克曼译者:朱光潜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歌德的人格魅力。可以先从歌德与席勒的交往谈起。歌德比席勒年长10岁,而且两人的性格并不相同,席勒重理念、性情偏激、容易冲动,歌德则重感性、性情宽和、行为沉稳。但由于在文学上的志向一致,两人走到了一起。两人在订交的10年里一共通信2000多封。歌德说:"他给我的一些信是我所保存的最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先生写过一个故事,有人说和自己的妹妹在一个家庭共同生活了多年,但直到两人的母亲去世那一刻,他才"看见"她。既然"熟视",为何"无睹"?又因为什么机缘而"看见"?——"看见"的说法,实在大有意蕴。不过巧的是,我想我不经意间"看见"了《孩子为何失败》一书。我是说,这本书一直就在我眼皮底下晃悠,但以前我充其量只是在"看"它或者"看到"了它,发现它的价值,只是最近的事。  相似文献   

5.
【设计简说】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说得清楚了。"由此可见,叙事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即写作能力。我们教学生学会叙述事情,其技术层面的教学固然不可少,但  相似文献   

6.
前两天看《歌德谈话录》,看到十多页,忍不住回头看译者是谁,朱光潜,嗯,不服不行。  相似文献   

7.
正歌德(1749年—1832年),德国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又是思想家,科学研究者。他的诗剧《浮士德》是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长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早在百年前就翻译到中国,无数的少男少女为之倾倒。歌德十岁左右就接触并爱上了绘画。他说:"我从童年起就生活在画家中间,我习惯于像他们那样,把景物与艺术联系在一起看。"(《诗与真》)  相似文献   

8.
李瑜亭 《成才之路》2014,(18):54-54
正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曾去过一家外贸公司求职,公司主管问我:"你的英语怎么样?"我自信满满地回答:"我是英语专业毕业的,英语学得很好。"说着,主管让我看一段英语电影,看完后问我:"你能听懂多少?如果他和你说话,你能对答如流吗?"说真的,我当时真是很认真在听,但是我只是听懂大约一半左右,更别说对答如流了。这个主管笑着说:"对不起,你不太适合这项工作,我们需要的是会用语言的人,不是语言学得好的人。"  相似文献   

9.
轻松一刻     
《新高考》2007,(12):64-64
给小孩看的书《克雷洛夫寓言》畅销国内外。克雷洛夫的朋友称赞他的书写得好,销路广,可克雷洛夫却总是谦虚地说:"不,不是我的书写得好,那是因为我的书是写给小孩子们看的,他们容易把书弄坏,所以才印得多。"  相似文献   

10.
<正>学会写记叙文是初中生写作的基本目标。在记叙文写作中,把事情叙述完整,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就为写复杂的记叙文打下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要做到叙事完整,具体来说要考  相似文献   

11.
轻松一刻     
《新高考》2007,(12)
给小孩看的书《克雷洛夫寓言》畅销国内外。克雷洛夫的朋友称赞他的书写得好,销路广,可克雷洛夫却总是谦虚地说:"不,不是我的书写得好,那是因为我的书是写给小孩子们看的,他们容易把书弄坏,所以才印得多。"  相似文献   

12.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苹果,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缺口,特有的故事。而这些故事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充满力量,它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希望。记得以前同桌和我谈她的童年,谈她的家庭,最后她歪着头对我说:"看我这么安静,没想到我有很多故事吧?我的生活可是有很多波折的,不像你,一看就很平静。"我笑了笑。谁没有故事呢?只是谁又愿意把这些故事随时放在嘴边呢?后来又换过几任同桌,玩得熟了也会一起分享故事。只是多数人喜欢挑着无足轻重的事向别人诉说,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受外国作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他曾把早期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泰戈尔式,第二阶段为惠特曼式,第三阶段为歌德式。而歌德对郭沫若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诗剧创作上。郭沫若曾说过:“我开始做诗剧便是受了歌德的影响。在翻译了《浮士德》第一部之后,不久我便做了一部《棠棣之花》……《女神之再生》和《湘累》以及后来的《孤竹君之子》,都是在那个影响下写成的。”  相似文献   

14.
生日随感     
明天,便是我十五岁的生日了。父母问我要什么?我答道:“《朱光潜全集》!”朱光潜,是我知道的中国名人最早之一。儿童时,只知道朱光潜是个美学家,却不理解美学为何物。前几年,我在整理旧书时,发现了一本父亲时的《美学向导》,橙红色的封面,由李泽厚主编,记得头一篇便是朱光潜关于美学的寄语。又看了那本书上朱光潜的《什么是美学》及李泽厚的《美学》,才粗略地了解了美学的含义,也初  相似文献   

15.
十月长假,我跟女友(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回到她家。她爸爸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他订了《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明年就有报纸看了",他说。他把学报和报纸混淆了。"学报"是个词,有过接触的人一般不会混淆。但不熟悉学术  相似文献   

16.
如何能把心理活动描写得生动、鲜明呢?且看以下四个绝招——心理描写能直接表现人物的在们我,乐哀怒喜的物人把能如,时文作写可但不,来下写动活理心能且而,活鲜写物人把以明鲜加更心中使、出突。那么,怎样来描写人物的心理用们我?呢动活吧讲讲来话原的中文课。法白独心内:招一第就是用人物怎样想来表现心理。如《人穷》课一:中":想地安不忑忐她‘他玩着闹是这?呢么什说会已子孩个五的己自?吗的了的受他够经……来他是?啦……!来没还,不……?啊来过抱们他把么什为我,该活也那!的我揍会他  相似文献   

17.
<正>朱光潜在《作文与运思》中谈到:"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  相似文献   

18.
正2月11日晴老师,你记得吗?你表扬我的《故乡的秋》写得很好时我有多高兴吗?可你后面的半句话却让我浑身不自在呢。您说:"这也有他爸爸的一份功劳。"你不会是说我爸越俎代庖吧?那我可比窦娥还冤了。老师,我爸爸的确经常督促我作业或者指导我写作,但爸爸只是提示而已。就说《故乡的秋》这篇文章吧,爸爸当晚有课,根本没有看我  相似文献   

19.
对的打钩     
王贞虎 《家长》2014,(12):1-1
正"为什么把这道题圈起来?"孩子又嘟起嘴,抱怨我将他作业上的错误标示出来。我义正辞严地说":当然要做记号啊,这样你才知道错在哪里,下次做类似题目时,就会提醒自己。"一直以来,每次在看孩子功课时,经常因为这件事而小有争执。我了解孩子很在意自己的表现,也常把握机会教育他:"做错一道题,不表示你学得不好。你是很棒的孩子,只是这道题做错而已。"我边说,边往下看,继续把他做错的题目圈出来。猛然想起,最近在网络上看到过的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的一堂"幸福"课,课程中提到"隧道  相似文献   

20.
随感三则     
(一)给孩子的信亲爱的孩子:我想和你分享歌德说过的一段话:"你要成为一名写作者,就要和各式各样的人接触……你要投入到广阔的世界中,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我想对你说的是:即便你不想成为一名写作者,你也要成为生活的阅读者,而不要成为生活的旁观者。你走出家门,就应该发现世界的奇迹,世界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你看雾霾没有了吧,你看公园里的陌生的人群是多么欢快,你听他们心中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