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促进公平是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高考政策的公平性是我国学术界与社会舆论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数量日趋增加。区域公平与考试公平、考试内容的科学与公平等问题是理论关注的焦点,但也不断涌现出异地高考等新问题。研究者开始重视对高考政策公平性的实证研究,但研究数量还较少,研究方法有待规范,尤其缺乏对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追踪研究。公共政策分析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备受推崇,高考公平性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都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高考政策的出台需要经过全面、系统、深刻、审慎的研究,然而,我们对高考的研究较长时间以来主要集中于对政策和实践的描述与解释、对高考公平等问题的简单化分析。许多人认为,高考公平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考同样的试卷、回答必须符合标准化的答案、按照完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分。甚至还有人认为,公平性与科学性是一对矛盾,高考的公平性与科学性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3.
考试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受到教育测量研究人员和考试工作者的重视。就内涵看,考试公平性属于效度的研究范畴,它关注的主要是针对所有考生分数解释的效度。以高考为例,分析我国在考试公平性实现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对考试公平性的认识存在偏差,二是缺乏有关考试公平性的法规、标准,三是考试各环节存在若干有碍公平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基于我国国情保障考试公平的策略:一是在公平性原则指导下制定法规政策、专业标准,二是督促考试各环节重视公平性原则的落实,三是推进对试题进行公平性分析并妥善处理所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考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应当体现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但由于当前我国高考政策伦理标准未确立,高考政策由社会精英主导,以致我国高考政策伦理价值缺失。为此,须确立公平公正的高考价值理念,培育公共伦理精神,加强制度伦理建设,以促进我国高考政策回归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考制度公平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领域的正义和公正,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本文通过不同利益群体对高考分省定额录取政策、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普通高校保送生政策、高考加分政策、高考科目设置政策和高考命题取向政策等七个方面公平性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要想真正实现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必须在高考理念方面进行变革、法制方面加强建设、机制方面着手创新、政策方面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对教育机会的介入,深刻地影响了我国教育的公平性。本文从社会资本的研究出发,通过分析高考移民与高考加分政策,即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介入路径,探讨社会资本对教育机会公平的深刻影响,并试图追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流动、培养合格公民、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在多民族国家里,保障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是一项基本公共政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我国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从政策主体的价值诉求来看,主要是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这一补偿性公平的民族教育政策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之后,由于教育发展与社会转型,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一价值导向应该向多样性倡导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招生优先保障工农子女受教育权利,强调对考生的政治质量的考查;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高校招生强调效率优先、择优录取,高考政策的公平性更多体现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程序公平;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公平公正成为我国高校招生的首要价值导向,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基础上多渠道促进实质公平,重视对弱势群体的补偿。高考政策公平性的价值变迁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结构变迁、党和国家的政治策略和政治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新时期的高考改革应继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公平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共享发展为导向促进学生入学机会的城乡、区域公平,构建多元利益群体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保障程序公平。  相似文献   

9.
高考公平与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考及其改革的高度关注,而各界关注的热点是高考的公平性;在高考公平性的讨论中,焦点又集中于各省市之间录取分数线的差异。目前,社会对湖北高考移民状元李洋的普遍关注,又把高考公平的讨论推向顶峰。在对高考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进行鞑伐之余,高考公平的本质是什么,高考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该怎样把握,才能够体现“三个有助于”的原则并促进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社会对高考及其改革高度关注,而各界关注的热点是高考的公平性;在高考公平性的讨论中,焦点又集中于各省市之间录取分数线的差异。目前,社会对湖北高考移民状元李洋的普遍关注,又把高考公平的讨论推向顶峰。在对高考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进行鞑伐之余,高考公平的本质是什么,高考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该怎样把握,才能够体现“三个有助于”的原则并促进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出台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导致了高考加分政策出现异化,成为高考制度对公平和效率追求的绊脚石,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现象。鉴于此,高考改革加分政策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今年高考加分项目的调整是对高考加分政策回归理性的实践探索,是高考加分政策改革,推进高考公平和效率协调的重要一步。高考加分项目的改革应基于这次尝试做出诸如去除软标准保留硬条件,保持上下一致,规范高考加分操作等方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高考录取关系到千家百户的命运,也是彰显教育公平的重要尺度。高考破格录取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高考破格录取在现实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诸多问题,进行必要的高考破格录取改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成效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试点到逐步推行,我国大学自主招生制度历经了10年改革历程。参与自主招生的大学在招生宣传、组织报名、命题、组织考试、笔试、面试、招生、考试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在建立多元化考试招生方式、利用招生自主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获得了初步的改革成效。而促进考试公平、进一步提高考试科学性,建立稳定、系统的考试制度是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努力方向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育考试的质量和公正性也日益显现。作为影响教育考试公正和质量的高考命题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显而易见,关注高考命题,关注高考命题的研究,对以后高考命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国务院启动最新一轮全国高考综合改革,上海成为试点的两个省市之一.本文旨在研究本轮上海英语新高考听说测试的政策变化对高中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反拨效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数据分析显示上海英语新高考在听说教学内容方面有较多积极的反拨效应,而在教学方法和教材使用方面则兼有正面与负面的反拨效应;新高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界定高考移民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文化、政策以及学校层面上探析高考移民热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高考除了是高校生源选择机制外,还充当社会优秀人才预选机制,后者更加重要。高考的公平、公开、公正的形式和足够强的竞争程度、足够大的选择范围,决定了高考是一种合理的、比较科学的社会优秀人才预选机制,因此不需要进行大的改革,也不能盲目推行高校自主招生。985、211的高校身份官定等级制则是对社会优秀人才预选有弊无利的体制,也加剧了基础教育应试化和中小学生学习的负担。应该废止985、211体制,全面推行重点学科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8.
刘泽思 《教育与考试》2010,(2):15-18,31
结合德国招生制度的平等原则以及中国的特殊情况,本文提出机会平等原则并建议将其作为高考改革的唯一目标。据此,笔者将现有的众多高考改革"药方"分为"对症"与"非对症"两类,对于诸如取消分省招生制度、废除少数民族优待等合理建议建议予以采纳,而主张废止那些旨在通过考试的主观化、本地化来提升城市人口成功机率、侵犯农民权益、为官员腐败打造基础以及为北京人这一"最宝贝的少数民族"提供加倍优待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hat examines the comparative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 (known as Gaokao) to a Western end-of-secondary-school performance measure, Australian Tertiary Admission Rank (ATAR), as admission criteria to an Australian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me. The study offers a strong warning about using just an aggregate Gaokao score as a sole admission criterion. However,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with adjustments for gender and time, Gaokao is found to be as good an admission criterion as ATAR, hence justifying its use for selection purposes if such adjustments are made. Supplementing selection criteria by also using the Gaokao English result is found to be a further improvement. The findings can help inform the admission policy relevant to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to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mes globally.  相似文献   

20.
高考改革范式决定着高考改革的面貌与前景,在国家本位、市场本位、高校本位、考生本位四种高考改革范式中,以任何一种范式为主导的高考改革都易忽略或损害其他高考利益主体的利益。未来的高考改革应在提取上述四种"本位范式"合理因子的基础上,采取综合与通盘考虑的博弈均衡范式,使高考改革走向一条通往多赢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