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溴试剂有:溴蒸气、液态溴、溴水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等,溴试剂的选择与有机反应的历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题目100mL Na2CO3溶液中含Ag溶质.现向该溶液中加入Bg质量分数为10%的Cala2溶液,所得溶液的pH值恰好为7.(1)求A与B的比值;(2)现改用其它试剂,为使反应后的溶液的pH值仍恰好为7,应从质量分数均为10%的氢氧化钡溶液或盐酸中选用哪种试剂?其质量应是Bg的多少倍?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在苏教版和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中,关于乙醛银镜反应实验有相同的叙述:“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再加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但在实际实验中。试管壁并没有光亮的银镜出现。为保证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1857年德国的Schweitzcr发现硫酸铜氨水溶液能溶解纤维素,然后纺丝,再用稀酸处理可得再生纤维,这种纤维叫做铜氨纤维。硫酸铜氨水溶液称为铜氨试剂,或称为Schweifzcr溶液。观行某些有机化学实验教科书中[1],关于铜氨试剂的配制方法并未给出。文献记载了用过量的碱与5%的硫酸铜作用,制备氢氧化铜沉淀。滤出沉淀,用水洗涤几次后,夹在滤纸中挤干,立刻把它溶解在尽可能少的浓氨水中[2];或把干燥的碳酸铜溶解在浓氨水中,把制得的深兰色溶液用玻璃棉过滤[2];或把硫酸铜溶在20%的氨水溶液中[3]。不同的方法,都有同一缺点,没有药品的准确用量,需要过滤。所配试剂,不宜久放。  相似文献   

5.
实验室合成氨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教版的高一化学教材P132安排了一个合成氨演示实验(见图1)。在Y形管中一侧加饱和NH4Cl溶液和NaNO2固体反应制取N2,另一侧用Zn粒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然后将两气体混合通入还原铁粉(催化剂)中来合成NH3,产生的气体通入酚酞试液中,当溶液变红,即说明有NH3生成。  相似文献   

6.
正一、由"学"生"疑",教材中新制氢氧化铜的使用及学生的困惑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多次用到新制氢氧化铜来进行实验.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第75页【实验3】;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第79页【实验2】;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第104页【实验2】,同页教材中阐述: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制得双缩脲试剂,蛋白质遇该试剂时会呈现紫玫瑰色,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肽键的化  相似文献   

7.
加强有机化学实验中环保意识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加强药品和试剂的管理,充分利用废弃物,精心安排实验以及实现有机化学实验微型化等四个方面对加强有机化学实验中环保意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初三化学授课过程中,对一些需要计算的选择和填空题时,总结了一些规律:一、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百分比浓度)的题型。(1)对于同种溶质的溶液,如果溶液的质量相等,混合后质量分数为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和的一半。例:将50克10%的硝酸钾溶液和50克对物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0%B.20%C.15%D.30%依据规律:(2)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蒸发掉水份等于原溶液的一半。例:将AN克10%的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增大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50克水B.倒出一半溶液C…  相似文献   

9.
一、利用组内物质的鉴别方法有:①首先考虑某种溶液的特性(如颜色、气味等),然后用该溶液依次去检验其他溶液;②将组内物质分别两两相互反应,根据产生实验现象不同而逐一鉴别.例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A.NaCl、Na_2CO_3、KNO_3、HCl B.Na_2SO_4、k_2CO_3、KNO_3、Ba(NO_3)_2C.CuSO_4、NaOH、NaCl、Ba(NO_3)_2D.FeCl_3、NaOH、KCl、Na2SO4分析呈蓝色溶液的是CuSO_4.再以CuSO_4作为已知试剂分别加入其余三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NO_3)_2;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无实验现象的是  相似文献   

10.
对化学实验中的某些被误读的实验现象进行辨析,如:将铁片插入稀硫酸中表面变黑误认为是金属中的碳露出;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时产生的黑色物质误认为是CuO;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热时生成的浅蓝色沉淀误认为是Cu(OH)2;配"新制FeSO4溶液"时将试剂溶于稀硫酸中误认为是防止Fe2+水解;淀粉水解碱化后加碘水未变蓝误认为是淀粉水解完全了。  相似文献   

11.
1 问题的来源 高一化学教材(人教版)136页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是这样设计的,通过稀硫酸、硫酸钠、碳酸钠三种溶液分别与氯化钡溶液作用,均能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再分别滴加稀盐酸或稀硝酸,其中最后一个试管中的白色沉淀(即碳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的)溶解。由此得出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4^2-,可通过在被检测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或稀盐酸酸化,再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的方法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2.
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实验之一.为能引起学生兴趣,把它的实验内容进行拓宽,可辐射到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一.实验准备及装置试管(1)中注入3毫升乙醇,加棉花直到被吸干为止.于试管中部放置1克氧化铝粉末,塞好带有导管的塞子.试管(2)中装有2毫升溴的无水四氯化碳溶液.试管(3)内壁涂上一层石蜡后装有2毫升溴的无水四氯化碳溶液,试管(4)内壁涂上一层硬脂酸后装有2毫升澳的无水四氯化碳溶液.试管(5)中装有2毫升澳水的四氯化碳溶液,整个装置如右图.二.实验步骤和现象1.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氧化铝部位,产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通过培养意识、改良试剂、调整教学内容、引入新型技术等途径实现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思路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一次课余时间,有学生问:“有机化学教科书中讲到甲酸时说,因为甲酸分子中有醛基,所以有还原性。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这些反应常用于甲酸的定性鉴定。但是,我们在实验室用甲酸与银氨溶液反应就是没做出银镜,在高中也不做这个实验,我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对于这个问题,有机化学教科书中只是提到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配套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也没安排该实验,  相似文献   

15.
中学有机化学中常见的无机试剂如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金属钠、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等,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应用十分广泛.·59·  相似文献   

16.
·实验预习·1.碱具有哪些通性?为什么碱类物质有相似的性质?2.在做碱跟酸的中和反应实验时,如何判断反应恰好达到中和?3.盐有哪些性质?盐在水溶液里与金属、酸、碱、盐等各类物质反应时,各需要什么条件?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用品仪器:_药品和材料: ·典型实验题例析· 例1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将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一次性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 (A)碳酸钠溶液(B)硫酸铜溶液(C)石蕊试液(D)酚酞试液 (200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题) 分析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所选试剂一定…  相似文献   

17.
不少同学对溶液中也存在电流持怀疑态度。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能证明溶液中也存在电流的实验。一、实验装置和步骤如附图,AB为浸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滤纸棒(即用滤纸卷成的纸棒),将此滤纸棒用两根细铜丝AC和BD系紧后,横悬于蹄形磁铁两端的中央,连接250V的直流电源(若直流电压太低则现象不明显)和开关K。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提出 现行高一化学教材P136(试验修订本&;#183;必修第一册,人教版)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实验室里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时,常常先用盐酸(或稀硝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3^2-等可能造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或Ba(NO3)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  相似文献   

19.
公式来源:设浓溶液质量为m浓,溶质质量分数为W大%;稀溶液的质量为n稀,溶质质量分数为W小%;配成的混合溶液的质量即为(m浓+n稀),溶质质量分数设为W中%,根据溶质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得:m浓×W大%+n稀×W小%=(m浓+n稀)×W中%.将此公式变形可得:m浓n稀=W中-W小W大-W中,这就是万能公式.说明两个极端:1.用水稀释浓溶液,水可看成“无溶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为零.2.往溶液中加入溶质,则溶质也可看成“无水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100%.题型一:溶质+水→溶液[例]要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20.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改革是解决其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现行绿色化措施因为在教学过程和效果以及实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它们的推广应用。通过对基础有机实验的仔细分析,在实验设计中降低试剂浓度、替换高毒易挥发性试剂和使用耐用标准磨口器具,从源头上减少了实验室有害物质和器具的消耗量,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了实验成本,实现了成本控制下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室绿色化;同时,这些措施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现行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和效果,极具普适性和可行性,有望在同类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