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为 《湘南学院学报》2012,33(6):98-101
依照党的教育方针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对大学生加强爱情观教育,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学校和谐稳定,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针对当前大学生在爱情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了加强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的重点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情感问题与性安全问题不断凸显,迫切需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爱情观与性安全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爱情观和性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形成一套系统的教育思路:从思想入手,挖掘和凸显马克思主义爱情观的现实意义和指导地位;立足现实问题,加强性健康和性安全教育;把握主线,紧紧围绕道德与法律意识教育。综合这三者,切实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爱情问题已是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的爱情观、爱情行为的偏离亟待矫正。社会性道德环境的恶化、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爱情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爱情观及爱情行为偏离的主要原因。高校实施爱情教育必须密切贴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在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加以创新,才能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爱情问题已是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的爱情观、爱情行为的偏离亟待矫正。社会性道德环境的恶化、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爱情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爱情观及爱情行为偏离的主要原因。高校实施爱情教育必须密切贴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在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加以创新,才能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爱情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常常萦绕在我们脑海中,影响我们的情感和精神。我们都非常向往顺利而美好的爱情,有正确的爱情观,才能让大学生顺利应对自己的爱情生活和精神世界。大学是敞开的校园,是半个社会,大学生也面临着恋爱和失恋等境遇,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正确爱情观的培养,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爱情观的教育,帮助形成积极健康的爱情观与思想态度。本文从重视德育教育、加强能力培养、关注礼仪教育、落实生命教育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爱情观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不仅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更与大学生的内心情感与行为选择密切相关,故大学生爱情观的课堂引导要以生理视阈为起点、通过心理视阈、伦理视阈、情理视阈等方面形成系统的教育内容才能取得授课实效,避免知行不一。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已发生显著变化,并已出现不良现象,迫切需要加以引导,而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不能简单粗暴,必须实施美育,以《长恨歌》为例探讨古典诗词对大学生爱情观的美育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由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引入,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爱情特点进行了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爱情观与传统的爱情观有了很大的变化,受新媒体时代的开放、自由等特征影响,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的培育势在必行。文章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爱情观培育的对策以及具体内容进行了研究,以期应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爱情观变化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前,90后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内越来越早地涉足爱情领域,面临着各种情感困扰。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现状,并提出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0.
面对大学生的恋爱现状,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对大学生的爱情教育有现实的借鉴意义.爱情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本文具体分析了大学生的爱情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谈恋爱现象当然也不足为奇。然而,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尚未完全成熟,对爱情缺乏正确的认识,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引导、教育和纠正,容易导致爱情观扭曲和思想道德行为方面的缺失。爱情观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爱情观及其教育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情观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爱情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是对爱情的含义、本质、规律及价值等问题所形成的根本看法、信念和态度。大学生爱情观的形成,不仅受其人生观世界观及社会生活的制约,而且深受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各种教育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爱情观的状况及发展水平,将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他们对爱情生活的选择与追求,并构成决定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爱情观及恋爱问题对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校园文化和社会文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它历来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一直是高校的热  相似文献   

13.
在校大学生谈情说爱在当前似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但这些处于恋爱中的学生对于爱情的真正含义是否理解,对于爱情甜蜜背后的担当是否有所准备,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认为开展爱情观教育是塑造大学生成熟人格的需要,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培养正确爱情观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指出自觉加强自身修养是树立正确爱情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爱情,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论大学生的爱情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恋爱是客观的、正常的,爱情更是完整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爱情答卷并不令人满意。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必要的,爱情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它是人性化的教育,重在培养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的爱情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恋爱是客观的、正常的,爱情更是完整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爱情答卷并不令人满意。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必要的,爱情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它是人性化的教育,重在培养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16.
爱情观教育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能使大学生深刻了解爱情的本质、特点和意义,学会调适恋爱心理,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恋爱与集体、爱情与友情、恋爱与道德的关系,从而理性地对待爱情.  相似文献   

17.
张璇 《考试周刊》2012,(70):164-165
本文通过对比电视剧《雪花那个飘》中那一年代的大学生与当今大学生两个不同时期大学生“三观”的改变,分析几十年来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的变迁原因,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林静 《时代教育》2014,(9):236+242
大学生正处于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关键阶段,预防此阶段中因孤独感过盛而产生的心理困扰是高校心理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大学生孤独心理源自竞争、人际不和与恋爱受挫。相应地,高校因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爱情观,以有效减低大学生心理孤独感。  相似文献   

19.
张笑怡 《文教资料》2013,(17):45-46
文章对大学生性别意识的误区进行了概括,说明了对大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以《长恨歌》的教学为例,说明其中蕴含的性别文化:从唐玄宗这一形象的角度,分析对男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从杨玉环这一形象的角度,叙述对女大学生的审美观与爱情观教育;从当时社会的男性霸权文化,看白居易作为封建士大夫代表者的局限性,促成大学生建立正确婚恋观。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爱情观差异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分析雁北师院大学生对爱情观及贞操观的认识态度。方法:通过故事情景投射法对626名不同性别、年级、系别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爱情观有很大差异;所学的专业类型及大学生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对他们的爱情观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