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篇好的教学设计,往往能够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处理问题。李朝老师这节《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她根据本班的具体学情,立足于学生对课文中难句的理解问题,从对"武"的真正内涵的探究切入,依文解词,组织学生合作探讨"武"的深层内涵,既在理解的层面上解决疑难,同时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改变了文言文教学中理解文本和领悟意蕴相互脱节的常见弊端。她借着"武"这样一个切入点和突破点,通过三个话题的探讨,把文言  相似文献   

2.
正有一个小孩子,一个弱智者,见到老师问候道:"早上好!"当时是晚上,老师笑后,提醒学生现在是晚上。学生改口说"老师,晚上早"。当听到孩子错了,这位老师首先想到在知识层面更正学生,这就可能忽视了与学生当下的交往。这个情景中,那个弱智的学生所需要的并不是知识的正确——他可能学10遍也依然不会,比这更重要的是表达,是与人交流中的自信。这就是人文层面的教育。人是一切教育问题的中心。人的存在总是在三个层面展开:最基本的层面,是作为实体的人生活在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3.
<正>"支架式"理论是借用了建筑学上的概念,在教育教学中形成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教育教学中主要是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的内容通过自主探究能够解决,这就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有的内容则需要外力帮助才能解决,这就是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在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则称为"最近发展区"。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不但能够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还能够制定出相应的  相似文献   

4.
在文本解读上求新,在教学设计上求异,是许多老师的追求.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教学思考,才能博得听课老师的赞誉.固然,教学需要深入研究、不断创新,但是,与求新求异相比,求实更为可贵.求实的研究视角就是关注学生,即关注学生"学"的活动是否充分展开.以得意、得言、得法为特征的"三得"阅读教学,正是立足于学生"学"的层面.笔者结合《陶校长的演讲》一文的教学,谈谈这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以读为主线组织教学,是这个设计的突出特点。《夏》是梁衡散文精品之一,含有语文层面诸多可供挖掘的教学资源。但作为苏教版七年级上"多彩四季"单元中的课文,它就不仅仅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富有哲理的散文,更是教材体系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语文层次,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轨道"和凭借。王志春老师的这篇设计,尊重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尊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不断更新转变,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已经日渐成为广大老师的追求。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的教学效率观还没有从根本上更新。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有些教师难以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还是停留在"教"的层面而对"学"重视不够,更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为此作者谈谈在多年的教学中探索打造高效物理课堂的做法和实践体会。所谓"高效物理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高效课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作者近两年来的教学经验,以教育观为题,从微观层面来阐述教育观的内涵及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涵养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人生发展都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一名好的老师应该能够以高尚的人格鼓舞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感动学生;这就是我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说起学生的作文训练,不单是学生头疼,就是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也苦恼万分。因此,给学生找到合情合理又恰当的写作技巧,给老师找到既高效又省力的作文修改技术,就成了目前我们的钻研目标。本文作者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抱着减轻师生负担的双重愿望,试图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增强教师批改作文的效果两个层面,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正>永恒的主题:"为了学而设计"传统的"师本"教育体系下的教学设计都是为了教师"好教"而设计,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角,按照预先设定的流程按部就班地教;要么是一个人唱独角戏地灌输式的教学,要么就是老师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流程和思路进行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学生认为教学是教师的事情,自己只不过是"听众或配角"。这  相似文献   

10.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媒介就是要做学生研究。学生研究有两个层面,一是针对教学设计所做的学生研究,即通过学生研究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二是针对学生发展个案的学生研究,即通过研究单个学生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在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这两个层面的学生研究使笔者受益不浅。本文将着重围绕第二个层面的学生研究浅谈如何通过关注个体学生带动全体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理性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自主意向,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学生与老师的来往和对话中,开发本身的智慧潜能、熏陶个体的道德品质,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本身最好发展水平的教育双边活动。这种关于"教学"的认识与新课程的"所有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中心目的是统一的。"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在"教育目的"尺度下的教与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本身最佳发展的程度",这既强调了"老师",也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12.
最近听了几节公开课,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在某个教学环节里让学生来代替老师主导课堂。对此,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学生代替老师不仅仅是在某个教学环节里,而是完完整整地上一节课,会出现什么样有趣的情景呢?为此,我组织了一次与众不同的教学活动,并将主题定为"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学构想是让学生代替老师来上一节课,也就是让一位学生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去设计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并且由该同学来亲自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一堂语文课如果能指向终极关怀学生终身发展,那么它必定是文字的、文学的和文化的。三者高度融合濡染,应该是语文教学最高的教学境界,是语文老师应该始终具有的意识。当然,不易将三者割裂开来,因为它们本属于同一母种,是一个事物的不同层面。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大境界。  相似文献   

14.
很多学生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与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很大关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老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适合学生学习,利于学生学习,便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就是最有效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下,我们该怎样用好这篇老教材教好学生呢?下面我想从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这三个方面,谈一谈《跳水》这篇课文教学设计的变化。一、理念的创新:从纯粹知识的灌输,到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虽然没有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但老师在备课、设计教案时,心中都有一个尺度,那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这篇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一个不丢地全部教给学生。因而,老师只考虑如何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空里,把“大纲”和“教参”所要求的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去考虑学生其他诸如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解决好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是当今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其实,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可利用资源,我们有理由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好的同学来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学生的"小老师",以促进各类学生的共同发展。这就涉及到教育学中的"伙伴教学",下面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伙伴教学"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7.
钱敏 《教学随笔》2014,(8):20103
阅读最本质、最个性化的东西是读出"活生生的‘这一个’",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囿于父爱的狭窄层面,而是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情感轨迹,去感受和感悟出父爱后面的人性、人性后面的心理成因、心理成因后面的社会背景。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教师自己的人生以及与文本的心灵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初中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绝大部分学生家庭没有电脑,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就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接受的程度大不一样。一个班级三四十名学生,仅仅依靠老师一个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所有掌握不好的学生进行指点是无法做到的。要解决这一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课堂小老师"。"课堂小老师"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下,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场景化”与散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散文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领会所学散文的精髓,是十分值得研究的.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人"的,作者是将他对某事、某物、某人的情感倾注在作品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中,或热爱、或崇敬、或感激、或痛恨.散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老师的语言表达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领会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深厚情感.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笔者在实践中根据课文的内容倾向和教学目的,摸索出一套"场景化"散文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很快领会课文中的感情内容,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的发问.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教学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会遇到学生问问题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意识".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就是学生所问的"问题"的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