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夏季以后,气温会逐渐上升并经常会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夏季的气温非常适合细菌繁殖,加上夏季人们的活动增多,因此许多夏季多发病悄然而至,中暑、热感冒、皮炎等都是夏季的高发疾病,应重点防范。而老人、孩子、肥胖者、有慢性病的体弱者以及户外活动者,则是发病的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2.
浙江近百年气温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媛  孙彭龄 《科技通报》2001,17(6):62-66
利用浙江近百年气温等级资料,对全省冬季、夏季和全年气温变化作初步分析,发现浙江省年气温变化总趋势与北半球、全国年气温变化比较一致,但年气温上升、下降的时间比北半球、全国年气温变化滞后。冬季最低气温升高是暖冬的主要特征。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天数明显减少是凉夏的主要特征。通过周期回归统计方法对未来夏季、冬季气温变化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正在经济学里,有一种和天气息息相关的效应,叫做"一度效应"。它说的是,只要气温有1℃的变化,某些商品的销量也会随之发生很大的改变,尤其是那些与气温关联性很强的商品。盛产啤酒的德国曾在夏天统计过啤酒的销量,结果发现,每当夏季的气温上升一度,啤酒的销售量便会随之增加230万瓶之多。在对这种效应进行考察时,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很奇妙的现象,那就是当气温超过29℃而低  相似文献   

4.
《金秋科苑》2008,(17):80-80
血压水平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率在同一人群中有季节和地域差别,一般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冬季高于夏季。这是因为气温降低后,人体耗氧量会增加,为了维持体温,心率会改变,心脏收缩功能增强,并通过刺激人体内血管收缩,来增加血管阻力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到了夏季,  相似文献   

5.
血压水平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率在同一人群中有季节和地域差别,一般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冬季高于夏季。这是因为气温降低后,人体耗氧量会增加,为了维持体温,心率会改变,心脏收缩功能增强,并通过刺激人体内血管收缩,来增加血管阻力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到了夏季,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习水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日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年、月以及夏季气温、≥25℃、30℃、35℃高温出现的日数、日照时数、风速及相对湿度等,探讨习水县避暑型气候的优势和特征。结果表明:习水县各月平均气温、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比重庆和泸州均低,夏季气温在舒适范围内,而同一时期泸州和重庆人体感知温度的舒适度等级达到了较热水平。1961~2017年习水县及周边地区泸州和重庆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现增加趋势,习水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从1961~2017年均低于同一时段泸州和重庆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1961~2017年习水夏季气温≥25℃、30℃、35℃的日数呈现弱增加趋势。习水夏季气温≥25℃、30℃、35℃的日数明显小于同一时期的泸州和重庆。1961~2017年相对湿度处于人体适宜湿度范围内,日照时数最大值处于重庆和泸州之间。最后,结合习水及周边地区夏季气温≥25℃、30℃、35℃的研究,说明习水夏季气温主要以舒适为主,较热和热天气出现的日数较少,说明习水地区夏季避暑气候优势较周边地区明显。  相似文献   

7.
季节会影响血压的变动,老年人更是如此。夏季血压会轻度降低,冬季血压明显升高,一般冬季血压要比夏季高12(收缩压)/6(舒张压)毫米汞柱。这主要是由于气候的影响。夏季皮肤血管扩张,冬季皮肤血管收缩。有证据表明气温每降低  相似文献   

8.
变色龙瓦片     
<正>在一个四季分明的国家里,屋顶瓦片的颜色对于室内温度的调节影响很大,如果瓦片是深颜色的,夏季室内就会因瓦片吸热而需要很多空调电费,但冬季就好了,冬季,屋顶的瓦片会吸热,减少了取暖所需要的费用。如果瓦片是浅颜色的,那么夏季室内就会凉爽一些,但是冬季就需要更多的取暖费用。也许有人会想,如果瓦片能像变色龙那样变色就好了,瓦片颜色夏季变浅,冬季变深,岂不让室内冬暖夏凉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者就这样想了,也因为这样的想法而发明出一种变色龙瓦片,还真是在气温较  相似文献   

9.
西藏高原气候概况及未来气候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主要属高山气候,干湿季分明,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全区大部地区降水量集中在5~9月,夏季降水占全年90%以上,东西部降水相对独立,南北气候也有较大差别,降水量从西藏的东南向西北递减。气温特点为西北部偏低,东部相对偏高,夏凉冬冷,冬季气温呈自东向西递减分布形式。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属世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根据40多年气象资料分析,西藏地区除阿里地区和聂拉木夏季降水呈逐渐减少趋势外,全区大部分地区为增多趋势明显,气温明显高升,各地气压也有显著上升,特别是夏季,气压上升更加明显。预计西藏地区降水量将波动上升,气温持续攀升,含氧量将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0.
在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区海拔约610m高度的林外气象观测场连续进行了15a(1982-1996年)的观测。年平均值气温16.7℃,降水量1954.6mm,相对湿度85%,水面蒸发(小型)836.9mm。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为1502.1-2469.3mm。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观测结果表明,这里四季分明,气温极端最高37℃,极端最低-7.4℃。La中相对湿度平均较高,最低月平均降水量最高为70.7mm。与林外比较,林内气温稍低,特别是春、夏季。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少小。地温也低于林外,特别是夏季,相对湿度则显著高于林外。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06,(6):47-47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而忽视夏季冠心病复发的危险性。其实,酷暑盛夏,冠心病发作导致心绞痛乃至心梗的并不少见。每年夏季,特别是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升高时,常可见到冠心病患者猝死的报道。据304医院干部病房副主任夏云峰介绍,每年夏季当气温超过33℃,特别是天气持续闷热潮湿时,病房心脑血管病人就会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以来,部分省市出现电荒,国家能源局负责人称,部分高耗能行业生产过快增长,以及大量空调集中使用,都会明显加大夏季电力需求,特别是高峰需求。自来水偏枯造成水电出力下降、煤炭进口减少、输电能力不足,以及夏季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会给发输供电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季节会影响血压的变动,老年人更是如此。夏季血压会轻度降低,冬季血压明显升高,一般冬季血压要比夏季高12(收缩压)/6(舒张压)毫米汞柱。这主要是由于气候的影响。夏季皮肤血管扩张,冬季皮肤血管收缩。有证据表明气温每降低1℃,收缩压将升高1.3毫米汞柱,舒张压升高0.6毫米汞柱。冬天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科学生活》: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作息时间往往出现紊乱,睡眠时间相对于春季会少一些,胃口也差很多。如何健康度夏?又该如何调理肠胃呢?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浙江省凉夏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9年夏季浙江省天气气候特点的分析表明,当年夏季平均气温明显偏低,部分地区季平均气温破历史同期最低值,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明显偏少,是凉夏年份;全省梅汛期长,降水偏多,尤其是浙并杭嘉湖地区降水异常多,造成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全省季日照时数明显偏少,持续低温多雨寡照,对夏季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夏季,天气炎热,空气潮湿,老年人会因新陈代谢的体温调节功能差,造成体热平衡失调,甚至诱发一些疾病。因此为了平安、健康地度过夏季,老年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补充体液。夏季气温高,汗水蒸发和排泄快,老年人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消耗大,如不及时补充,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大,以致影响正常循环诱发脑血栓、心肌梗塞或造成大便干结,排便困难,以致诱发脑出血、痔疮、肛裂等。再者,由于老年人对水  相似文献   

17.
晓玉 《今日科苑》2004,(7):14-14
人们常说,饮食直接关系身体健康,所以在饮食方面特别要注意。尤其是夏季天气炎热,如果饮食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有损于健康。对于老年人来说,夏季的饮食保健就更为重要了。相反,如果注意夏季饮食的基本原则,就会顺利而愉快地度过夏天。  相似文献   

18.
葛小清  王叶仙 《科技通报》1997,13(6):393-397
通过分析1951年至1996年杭州逐年最高、最低气温,逐月、年平均温度,1月最低温度小于0℃日数、7月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日数等资料,研究了杭州46年来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杭州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线性增加率为1.09℃/100a,其中,秋、冬、春三季气温明显上升,10月平均气温的线性增加率最大,为2.70℃/100a;夏季气温则呈下降趋势,7月平均气温的线性递减率最大,为-1.08℃/100a;气温变化总体是非对称的.  相似文献   

19.
开都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开都河属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随着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的深入进行,开都河径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关系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鉴于此目的,该文采用经典的Mann-Kendall和Mann-Whitney检验方法,利用该流域巴音布鲁克气象站和大山口水文站1958~2002年的实测资料,分析对比了气温、降雨和径流序列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除春季外,其他季节的年径流基本表现为1958~1973年偏丰、1974年~1986年偏枯和1987年~2000年偏丰,并在1987年~2000年间表现为显著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经历了高-低-高三阶段,其中夏季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降雨的空间差异性明显,上游年降雨量1973后跳变减少,其中夏季降雨量于1977年~1988年间为多年最小值;中游夏季降雨量1987年后跳变增加.以径流自身的特征变化为时段划分基础,对比了径流、降雨和气温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夏季年际降雨与气温变化是引起夏、秋、冬季径流变化的根本原因;其中年降雨变化对径流变化起主导作用,夏季气温变化导致的冰川融水变化对径流具有一定调节作用,70年代~80年代冰川融水减少使径流减少幅度大于降水减少幅度,而90年代冰川融水增加使径流增加幅度大于降水增加幅度.  相似文献   

20.
湖羊     
稀有的绵羊一谈到绵羊,人们就会想到在那辽阔的西北草原上终年放牧着的数以千百计的羊群。它们的主要饲料是青草,能够适应西北或内蒙古地区干旱而寒冷的气候。然而在我国的江南也有一种绵羊,生活习惯和西北、内蒙古地区的绵羊完全不同,这就是湖羊。湖羊主要分布在浙江嘉兴专区。这些地区都是蚕桑和稻田集中的农业区,气候温暖,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的不多;夏季气温高,雨水多,因而异常潮湿,青草茂盛。由于农民普遍栽桑养蚕,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