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应指导中学生怎样来读诗、来鉴赏诗呢?这应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语文教育素有重视诗教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既教"读诗",又教"写诗"。但是,当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课堂却早已见不到完整意义上"既教读又教写"的诗教的影子,而是"只教读不教写"的"半拉子工程"的诗教。这既不利于诗教质量的提高,又阻碍了诗学人才幼苗的培养,也严重地影响着我国诗教传统的继承和弘扬。那么,在当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有没有既可"教读"又可"教写"的诗教新途径可以探寻和开辟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我的新探索是:教小学生学写"新古诗"。  相似文献   

3.
[教学片断]师:李白在黄鹤楼为好友送行,他的心情如何呢?请大家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诗)(评析:初读古诗,进入情节)  相似文献   

4.
一、数字引趣,谈话导入(出示写有2、4、6、8、10的CAI课件)同学们看,这是数学上学习的数字,大家认识它们吗?那么在语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古时候,有位诗人很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2 一去二三里”。二、初读古诗,掌握节奏1.读通诗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音节读,把古诗读通、读顺。2.让学生朗读。谁愿意来为我们读一读。3.老师范读。小朋友,现在听老师读,看看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时间比较长,再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三、借助媒体,步入诗境1.边读诗…  相似文献   

5.
诗课     
读诗使人灵慧。然而诗有各种不同的读法,有些读诗者或教诗者把富有灵气的诗搞得味同嚼蜡。这里,我们来看看张晓风是怎样"上"诗课的。她讲的是郑板桥的对子。她先把古诗用散文化的现代口语来解说,让人感到亲切易懂。在讲到"花木"与"钱"的联系以及"人"和"云"的关系时,作者又旁征博引,来证明这些关系在中国古诗中的运用传统。由此可以看出这对子中的诗意"虽然别致新鲜,倒也非常隶属传统"。我们读这一篇文章,要注意看看这节诗课有什么特点,与我们平时语文课上所上的有关诗的课有什么不同?也可以进一步想想,还有其他的读诗方法吗?是的,诗歌的美丽是并彩纷呈的,那么,读诗的形式也应是丰富多样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理学家的吕祖谦,其《吕氏家塾读诗记》继承《郑笺》以礼说诗的传统,多以义理解诗,是《吕氏家塾读诗记》宗毛诗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不知道有多少老师如我一样,少时读诗,只觉朗朗上口,良多趣味;后来读诗,回味无穷,品之不尽,而现在教诗的时候却觉得无比苦恼,总觉得有那么一些道不尽,说不完的失意与惆怅,无边的苦恼源于似乎学生们总不能如我们一样,品得其中三味,一瞬间就领略到那种唇齿留香的美。究竟怎么了?诗还是那些诗,为什么换了一个身份面对的时候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觉呢?长久的  相似文献   

8.
师:今天学习一首写渔人驾着小船在江面捕鱼的古诗,题目是《江上渔者》 ,这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诗作。“江上渔者”是什么意思 ?   生:在江面上捕鱼的人。   师:在江面上捕鱼的人怎样呢 ?请小朋友打开书,听老师读诗,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学生听读 ) 师:请小朋友自由读这首诗,读准每个字音。 (学生朗读 )   师: (指鲈鱼图 )这就是鲈鱼,很多人喜爱它的鲜美味道。“但”是什么意思 ?请结合前后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A.只,仅 B.但是,可是   生:“但”的意思是“只,仅”。   师:怎么朗读这两行诗 ?请看屏幕…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想象“美”二、理解朗读,感受“美”1.假如有了神笔后,同学们想做的事很多很多。现在我们来读一读《假如》这首诗,看看诗中的小朋友最想做什么?2.学生自由读诗,画一画诗的节奏,讲一讲自己对诗的理解,议一议诗中的孩子想干什么?3.指导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第一段:①谁能读出“快活”来?②大家听后感到“快活”了么?那小树在冬天里又该怎样读呢?③谁能既读出“快活”又读出小树的“可怜”呢?(教师适时评价:你读得真棒,老师好像听见小树在叹息,又好像听到…  相似文献   

10.
[教例简述]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主导教法:诵读法,比较阅读法。1.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12分钟)教师分四步指出:读诗,要把节奏读好,要注意读  相似文献   

11.
金姬 《生活教育》2008,(2):45-46
关键词:课堂互动十二月的一天早晨星期三,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声,现教高中语文的黄文老师走进了教室,今天,他要给大家上的是郑愁予的诗歌《错误》。郑愁予是当代活跃在台湾诗坛的一位著名诗人。曾有人评价他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他能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他的这首《错误》并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你是否同意以上的这些评价呢?那这首诗又是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带着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歌的学习,应该注重“读”,而古典诗歌的教学更要讲究“读”。讲究读诗的艺术,才可能更有效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技巧,领会古人的思想感情,进而感悟诗人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那么,应该如何组织学生读诗呢?这就要靠我们老师的智慧了。  相似文献   

13.
读诗的人大概没有不读李白的,读李白大概没有不知道《将进酒》的,李白为什么要喝酒呢?且是烹牛宰羊,一饮三百杯地喝,把五花马、千金裘拿出换美酒喝。他回答了:“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这“万古愁”愁的是什么呢?这首诗开篇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  相似文献   

14.
朱柳颖 《学子》2013,(12):28
备课,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环节。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独立备课的能力,它直接体现着教学水平的高低,关系着课堂效率。如何提高独立备课的效率呢?一、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理念,心灵便没有可以依据的东西。"有了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师心中的境界会高远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如何来?它是在长期的阅读与实践中总结而来。所以,它需要读书,学习,思考。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读书。读课标,读教育理论,读名著,读诗,读史……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就在他自己的成长自述  相似文献   

15.
归庄作为明清之际的一位重要诗人,其诗学思想独树一帜。"以人论诗"就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诗学理论,是对孟子"知人论世"说的进一步发挥和创新。他主张先论其人,后观其诗,把人品置于诗品之前。与之相联系,他"以人喻诗",推崇气节,诗歌讲究"气、格、声、华",提倡"真性情",主张恢复风雅传统。在清初的诗论背景下,其诗论有着强烈的时代色彩,对当时的士风、诗风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我想任何一位老师,不怕不会"教",就怕不学他人好的教法.这篇文章中学一点,另一篇文章中再学一点,一点一点地不断积累,好的教法在不断增多,何愁教学水平不提高呢?近日有位好学上进的老师问我:"李老师,您喜欢读哪一种教育杂志啊?"我随口答道:"我喜欢读<小学教学>杂志,因为她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杂志,每月一期,每期刊出40篇左右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小学课本中所选的古诗词都是广为传颂、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接触和积累这些传统诗词,不仅能让学生对古代诗文有初步的了解和感知,而且能充分感受到古代诗文形神俱美的艺术品质。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仍以解诗、读诗、背诗作为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花大量时间用于读通读顺、肢解分析,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共性是指多数教师所共同具备的概括化了的教学倾向。它是教  相似文献   

18.
《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了“诗家语”和散文语言的区别,并打比方说:“用来做饭”是写散文,“用来酿酒”是写诗。写作如此,阅读呢?“要是我们用读散文的眼光去读诗,可能会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对诗作出正确的理解,”(引自周振甫《诗词例话》)读诗如此,教诗更应如此。当前语文教学界,对周恩来同志的《大江歌罢掉头东》的“难酬蹈海亦英雄”一句,在教学上有争议。其焦点就在于是否将“蹈海”看作诗家用语。“所谓‘蹈海’,其实就是渡海”,这是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如果说一个句子就是一首诗,你相信吗?一个句子就是一首诗,你会读吗?请看:"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请再看:"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你是不是为难了呢?其实啊,这是一种独特的诗,叫"回文诗"。回文诗也叫"回环诗""回纹诗"。"回文"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  相似文献   

20.
从《诗品》的批评标准看钟嵘的文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他的这种审美要求的总原则,在诗评中有没有贯彻呢?他是文质兼重呢,还是有所偏重?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现在评介《诗品》的同志,大都认为钟嵘重文甚于重质,有偏重形式的倾向。我们认为要对这个问题作出较为符合实际的回答,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