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因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强,其自信心也就越强,在学习中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概念,并结合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而学生的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则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环节。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能有效地对学习行为进行控制、调节.学习信心十足,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困难的解决上来;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表现出自信心不强的学习心态。可见.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学习信心的强弱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及培养其良好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业成就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学习观及其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大学生学习观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WM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学习效能感量表,对254名被试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文理科学生、本专科学生在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学习观与其内生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外生动机多为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体验与学习过程观是大学生内生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学业自我体验也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与高三生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对120名高三生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调查。结果文理、不同性别高三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学业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最后,对培养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系以中职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研究表明:(1)中职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高相关且呈正相关。(2)对中职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进行培养干预是有成效的,实验班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高于对照班。(3)初步总结了培养中职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大学生学习观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WM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学习效能感量表,对254名被试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文理科学生、本专科学生在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学习观与其内生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外生动机多为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体验与学习过程观是大学生内生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学业自我体验也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能崴的有效预测变号。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而学生的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则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环节。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能有效地对学习行为进行控制、调节,学习信心十足,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困难的解决上来;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表现出自信心不强的学习心态。可见,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学习信心的强弱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及培养其良好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业成就有着积极的意义。一、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内涵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是y美国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三应届生与复读生的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差异。方法:采用自我效能综合量表,对江苏省5所高中学校的高三应届生与复读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1)高三应届生与复读生的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的人数居多;(2)复读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高于应届生;(3)应届生中,男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高于女生,城市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复读生中,男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低于女生,城市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低于农村学生;(4)理想目标越高的高三学生,其自我效能感也越高。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是指学习者能否应用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知识、技能与学习行为的中介,是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动力源,是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中职生的德育课学习自我效能状况如何?学习自我效能感对中职德育课的学习有何重要作用?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自我效能感(Self—efflcacy)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的主观判断,它通过学生的选择、努力的程度、面对困难的坚持性与持久性、焦虑状况等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理学的重要科目,一直被视为反映学生能力的主要科目,因此也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和被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的科目。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关注学生思维,创造科学评价体系,平等沟通的氛围,减轻学生学习压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相似文献   

11.
自我效能感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感研究是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探讨了自我效能感的提出与发展、内涵与特征、功能与影响因素,并对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我效能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内部因素。本文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较低,对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必要性和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研究性学习中具有重大作用,体现在学生对研究课题及目标的选择、课题研究活动心象实现的内容和性质、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及持久力和耐力,情绪状态,学习结果的自我归因等方面的影响上,为确保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成功实施,学校必须通过转变观念、加强指导、发挥学生特长、正确处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的关系、重视教师自我效能感培养等途径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人类行为的重要控制因素。在影响成教学生英语学习的诸多因素中,自我效能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心理因素,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本文拟从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些措施来培养成教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并以此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高研究方案郭占基,路海东,刘晓明一、问题的提出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评价.所谓学业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和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自我效能感是动机的核心要素,是主体性学习的心理支持系统。科学探究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作用。对自我效能感的内涵、教育定义以及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贵州省都匀市某中学七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七年级学生不同英语水平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七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习成绩具有相关性。认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其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认知改善、目标确立、归因训练及榜样示范等四个方面探究培养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素质优化中的作用及强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感是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行为及成就有重要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其学习自我监控能力较强,并对其目标定向及学习成绩具有积极的影响。强化学生自我效能感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防止学生出现习得性无助感,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暗示等。  相似文献   

19.
对于英语教学,中职学生厌学,中职教师厌教,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非常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和意义,提出培养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四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策略的选择、使用。针对中学生中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下、成绩落后的现象,笔者通过分析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与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提出了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建议,供中学英语教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