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北京人艺把老舍名剧《龙须沟》再次搬上舞台,成为纪念活动的重头戏。作为老戏新编的话剧《龙须沟》为适应现代人的欣赏需求,大刀阔斧修改了剧本。导演顾威表示,新版《龙须沟》将删减口号化、概念性的东西,从现代人的视角解读人物,比如新版最后为单弦艺人程  相似文献   

2.
安宁 《新闻窗》2009,(5):89-90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当年由骆玉笙先生唱红的这首《四世同堂》主题歌,二十四年后又在屏幕上响起。重拍老舍的名著《四世同堂》电视连续剧正呜锣开场。在主题曲中,于魁智的京腔取代小彩舞演唱的京韵大鼓.柔美光滑多了些,沧桑血泪差了点。  相似文献   

3.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老舍先生描写了旧中国北平一个外号"骆驼"名叫"祥子"的人力车夫的悲剧,塑造了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奇妙的。奇妙到你只能领会、体味它,却不能左右、更改它。它的逻辑总是那么平淡无奇、顺乎自然,却又常常出人意表、奇峰突起。 40多年前,老舍先生凭着深厚的生活功底和敏锐的世情洞察力,写下了传世之作《茶馆》。先生高明,却也恐怕没有料到后人会借着《茶馆》创下“老舍茶馆”的字号,而且赋予全新内涵,独步京师。不服可不行!这就是生活的逻辑。有“老舍茶馆”,便会有人光顾、欣赏、品味,“说三道四”者不乏其人。《“老舍茶馆”与老舍的<茶馆>》  相似文献   

5.
在谈到辑佚的起源时,王余光先生的《中国历史文献学》说:"宋代学者曾从马总《意林》、李善《文选注》和鲍照《舞鹤赋》等书中辑出《相鹤经》一书。"杨燕起、高国抗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文献学》也说:"辑佚出现于南宋。当时黄伯思从《意林》、《文选注》、《舞鹤赋》等书中辑出佚书《相鹤经》。"洪湛侯先生《中国文献学新编》在《辑佚的取材》一节中也说:"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说所见《相鹤经》是从马总《意林》、李善《文选注》、鲍照《舞鹤赋》‘抄出大略’的,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2014年6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成果之一。作者关纪新是国内知名的满族文学与文化研究专家、老舍研究家、中国多民族文学理论评论家,曾任国家级学术期刊《民族文学研究》主编,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出版专著多种,并发表学术论文和文学评论逾百篇。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1月 6日 ,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和辽宁出版集团在国家图书馆为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藏书楼》一书举行了出版座谈会。 150万字、共三编的《中国藏书楼》历经 4年磨砺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隆重推出 ,成为图书馆学界和出版界的一件盛事。国家图书馆馆长 ,本书主编任继愈先生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原所长、研究员李学勤先生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来新夏先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安平秋先生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萧东发先生 ,辽宁省图书馆原副馆长韩锡铎先生 ,《中国图书馆学报》常务副主编李万健先生等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国…  相似文献   

8.
《拉郎配》剧本的意外发现和在《新剧本》双月刊的首发(1999年第3期),对于民族歌剧乃至民族音乐剧的成长和发展是一大幸事。当然,这件事也为老舍研究者们打开了新的视野,原来老舍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泰斗,也不仅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大师和革新家,而且是中国民族喜歌剧创作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9.
《诗品上·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诗》有云:"初,钱塘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人其馆,是夕即灵运生于会稽。旬日而谢玄亡。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于杜治养之,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儿。"郝昺衡、许文雨两先生认为,文中"旬日而谢玄亡"句有误。郝先生考证说:"按《晋书》,玄卒于太元十三年,时灵运已四岁。《晋书》、《宋书》、《南史》并有‘灵运幼便颖悟,玄  相似文献   

10.
老舍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现代作家。但直到80年代中期,国外老舍研究界已出版多部老舍年谱后,我国尚无一部以专著形式正式出版的《老舍年谱》。近年来,国内相继推出三部老舍年谱:郝长海、吴怀斌先生合编、安徽黄山书社出版的《老舍年谱》,甘海岚先生编撰、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老舍年谱》,杨立德先生编撰、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老舍创作生活年谱》。三部老舍年谱的出版已引起国内外老舍研究界的普遍关注,无疑将推进世界人民对老舍的认识。年谱作为史籍中的一种,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如宋代就有以孔子、朱熹、杜甫、韩愈、苏轼、欧阳修等人为谱主的年谱出版。古人年谱多以谱主为中心,以年月为经纬,胪述谱主一生事迹。所谓“叙一人之道德、学问、事业,约悉无遗而系以年月者,谓之年谱。”(朱士嘉《中国历代名人年谱目录·序》)它杂揉了记传与编年二体,并从谱牒、年表、宗谱、传状等  相似文献   

11.
风靡世界的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2003年来京首演.曾令许多观众心醉神迷。时隔5年.《大河之舞》重返北京。  相似文献   

12.
2013年6月21日下午,《出版科学》在汉编委首次座谈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出席座谈会的嘉宾有:《出版科学》顾问蔡学俭先生,湖北省编辑学会会长周百义先生,《出版科学》编委会主任范军社长,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3.
1937年秋,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从南京来到汉口。开始,军委会要把他安排在汉口中央银行大楼里住。冯玉祥先生觉得那地方太热闹繁华,不好办公,于是自己找到武昌千家街福音堂这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在福音堂里,还住着一批文化人。他们有老舍、老向、何容等,因住的较近,常来看望冯玉祥先生。来得最勤的要数老舍先生了。有一次,冯玉祥先生请老舍吃饭,问能否出一本抗日的文艺杂志?老舍风趣地回答说:“在下有人有笔,就是印不出来!”冯玉祥先生说:印刷和经费问题我来解决,文章由你们来写。没过多久,冯玉祥先生便在汉口办起了一个小型印刷社,并取名为“三户”。何为“三户”?原来冯玉祥先生喜读宋陆游的诗词。一天,他读陆游的《金错刀行》中“楚虽三户  相似文献   

14.
近日,青岛市市南区档案局征集老舍先生的部分珍贵档案资料进馆。此次征集的档案资料由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捐赠,其中包括老舍先生手迹、生前用过的物品、珍贵照片、多种纪念章、《骆驼祥子》影视剧照以及多个国家多种语言文字出版的老舍先生  相似文献   

15.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其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优秀作品而享誉中外文坛。20世纪60年代初,老舍先生曾来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观光。  相似文献   

16.
近日,青岛市市南区档案局征集老舍先生的部分珍贵档案资料进馆。此次征集的档案资料由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捐赠,其中包括老舍先生手迹、生前用过的物品、珍贵照片、多种纪念章、《骆驼祥子》影视剧照以及多个国家多种语言文字出版的老舍先生  相似文献   

17.
《湖北档案》2005,(12):F0003-F0003
该献形成于1944年——1948年,共1件,保存在中国现代学馆。此献是老舍先生所《四世同堂》手稿。《四世同堂》已成为中国新学百年来最好的百部作品之一,它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北平沦陷到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的整整八年中,  相似文献   

18.
孙大为  孙楠 《兰台世界》2013,(19):109-110
<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先生具有崇高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他的短篇小说创造的。老舍是中国20世纪优秀的人民艺术家,同时还是一位集小说、戏剧、散文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现代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多部作品,其中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作品广为人们所熟知。同时,老舍作品的文学翻译成就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老舍先生是中国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老舍先生,是一位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各种文学形式之集大成者.老舍先生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中《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已是人尽皆知,并被改编为话剧、电视剧和电影等各种形式.他的许多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的作家中,他的作品被翻译的最多,其中他的作品的英译是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郭一君 《兰台世界》2017,(13):84-86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以其幼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体验描写的一部民族辛酸史。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折射出战争时期的人生百态。本论文试图通过作品中的汉奸人物形象进行分类分析,发现其共同特征,从而反思其所折射出的国民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