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31页)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既阐明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阐明了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它明确地告诉人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及其全体成员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则是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生产的不断增长,是改善群众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作了明确的论断:“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斯大林同志的这一论断,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贡献。但它是否完整和全面?是否包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全部内涵?这却是值得斟酌  相似文献   

3.
“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三一页)明确地指出了科学技术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是,当它没有转化为生产工具并为劳动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同志教导我们说: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主要特点和要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法则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它的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性。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的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便保证广大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经常增长,为在生产中运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使生产不断扩大和不断完善创设了前提。社会主义生产的高涨决定了国民收入的相应增长,使全体劳动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使我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福利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国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内”。斯大林同志曾指出:“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31页)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从内容来看,它包括社会主义生产的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斯大林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了阐发。他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在高度技术基础上发展生产是达到客观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手段是体  相似文献   

7.
一斯大林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的这个表述,在我国,曾有人提出过“批评”,主要是说没有提政治挂帅和阶级斗争、忽视人的作用,等等。为此,有人便把“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或者由此引伸而来的“发展生产,满足需要”作为基本经济规律。现在,“批评”是不多见了。但是,把上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揭批林彪、“四人帮”斗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今年起,将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伟大战略转变中,更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规律,老老实实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很多,其中有一个是基本经济规律,即反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的规律。对于这一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作了科学的表述,即:“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其他经济规律不同,它不是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某一个别方面或某些个别过程,而是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因而是决定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的。认识和掌握这一经济规律,对于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条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特别是按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办事,要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生产,而不能为生产而生产。这个经验,在我们实行国民经济调整,争分夺秒地打好四个现代化第一个战役的今天,尤其重要。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斯大林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确实存在。它的特点和要求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斯大林曾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对于这样表述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我以为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一、由来已久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斯大林的天才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最伟大的贡献,这一贡献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在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时期提在我国面前的一切根本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在这一著作中得到了深刻的理论的探讨和科学的阐明。斯大林同志全面地研究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物质资料的社会生产和分配的法则,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基础。斯大林的新著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的文献。在这一新著中提出了并科学地论证了关於准备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基本先决条件的纲领性的原理,确定了从一种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到另一种更高的经济即共产主义经济根本过渡的道路和规律性。苏联的某些经济学家,将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问题错误地归结为只是生产力发展到相当水平,或者甚至只是创造相当的‘技术基础’的问题。例如,雅罗申柯企图复活反马克思主义的波格丹诺夫——布哈林的‘观念’,他断言:对於过渡到共产主义来说,保证某种神话般的、彷彿把共产主义制度的本质包括无遗的生产力的‘最高科学’组织或‘合理’组织,就足够了。他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积极作用;正如同斯大林所指出的,本来是生气蓬勃的社会生产,他却弄成了‘片面的和空洞的生产工艺学,即布哈林的“社会组织技术”之类的东西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  相似文献   

12.
在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时,联系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自然地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这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关系。我国经济建设的教训之一,是片面地理解了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导致了生产资料的生产脱离了消费资料生产所能提供的可能性,造成了严重的比例失调,因而使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未能很好地实现。很明显,这是由于我们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的运用没有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联系起来所造成的。以至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一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价值,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常识,无需赘论。而社会主义生产既然属于商品生产,则其目的必为价值。斯大林的直接“满足需要”目的论是建立在“产品经济”理沦基础之上的。“产品经济”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货币关系已不复存在。从这个理论出发,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只能是直接“满足需要”,而不可能是別的什么。但现在既然我们已经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以直接“满足需要”的观点自然也就值得商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这课教材的第一节。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任何偏离这一目的的做法都是有损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这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教材首先指出:“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有一定的目的。社会制度不同,生产目的也不同。”这是引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前提,因而也就要求从理论上讲清楚生产目  相似文献   

15.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讨论,弄清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手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我国建国三十年来人民生活的需要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也并不都是建立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于是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到底是我们的建设没有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呢,还是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手段表述得不够准确和完整呢?我们认为问题在于,要从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过程去把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而不在乎概念的表述.因而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切入,比较了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改革实践和理论发展这两方面的异同,于对比中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是中国人民的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17.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机制 在这一章中重点学习和理解的问题是: 1.社会主义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1)社会主义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必然性,是由两方面的条件决定的:一是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就要求把社会劳动按一定比例地分配到社会生产各部门。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人们按照预先决定的比例来分配社会劳动,使各部门之间自觉地保持平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首次论述的。斯大林在该书中明确提出了基本经济规律的概念。他说:“基本经济规律是这样一种规律,它不是决定生产发展的某一个别方面和某些个别过程,而是决定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因而是决定生产的实质的”(原著第29页)。他指出某一社会形态只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论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经纺规律的区别。这无疑是对马列主义的一个伟大贡献,对我们理解和研究各社会形态的本质和特征,从而更好地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斯大林同志所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发表,是全世界革命运动和工人运动的思想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斯大林同志的这一著作对於共产主义建设的科学实庫给予了新的伟大贡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更高的阶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天才的继续和发展。斯大林同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第一篇文章《对於与一九五一年十一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意见》到一九五五年二月一日整整三周年了,斯大林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主要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所谓"普世价值"的流行与渗透所带来的挑战,一是价值观上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所带来的挑战。对这两方面的挑战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并予以积极的回应,对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价值观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凝聚人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