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模仿他人,首先是从模仿家长开始的,家长的言语、思想、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家长应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有意识地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给孩子做出表率,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家庭教育。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应切实重视并大力研究家庭教育,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一、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不同,子女成长迥异,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孩子与父母朝夕  相似文献   

2.
巴甫雷什中学的家长大学 巴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倾注了自己毕生精力的地方。同时,那里还有一所学校也是他心血的结晶,那就是家长大学。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就具体体现在这所学校里。 苏霍姆林斯基一向认为,学校如果缺乏家庭的配合,是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的。虽然大多数的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人,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善于教育子女,学校有责任引导家长走上正确教育子女的途径。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创办家长大学的思想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一般而言,身为教师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现实中教师教育不好自己子女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值得每一位做教师的家长好好思考。究其原因,除教师子女自身及外在环境的影响外,教师家长自身对子女教育思想上不经意的失误,也是造成教师对子女教育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在教育自己子女时容易步入以下几类误区:  相似文献   

4.
谁都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很多家长往往付出了苦心却见不到效果,这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导致家庭教育出现了误区。家长的教育观念主要指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包括家长的亲子观、人才观、儿童观和教子观。一、亲子观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也可称作教育动机。家长对子女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教育动机也就各有不同。有的父母把孩子看作社会的小公民,其教育动机可称为为国教子;有的父母教育孩子是为其将来的幸福,其教育动机可认为是为  相似文献   

5.
日记,记载着子女对社会、自己、他人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子女发展变化的状况。因此,私自拆阅子女的日记成为不少家长了解和认识子女的一种重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摘     
孩子只有一个童年在一个有关教育的座谈会上,一些父母在谈论“儿童权利”这一问题时心情十分复杂:从理性上讲,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各种权利完全是正确的,但又担心一旦把权利还给了孩子,子女不再接受自己的教育怎么办,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家长们的忧心不无道理,这倒不是他们对自己的子女缺乏信心,而完全是因为他们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仔细想想也不难发现,许多家长在谈论上述担忧时,其实也就找到了自己与孩子沟通的理由和办法。正像许多父  相似文献   

7.
正确的子女观就是将子女看成即是自己家庭成员 ,又是民族、国家的后代。子女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只有具有这一正确观念的家庭 ,在教育孩子时才能比较客观、冷静和实事求是 ,善于克服补偿心理、攀比心理、过重的恐惧心理、超前消费心理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避免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补偿心理就是家长尽力使孩子获得自己过去失去了的东西。一些父亲失去了童年的欢乐 ,失去了求学深造的机会 ,希望孩子将来能上大学 ,因此在孩子的吃、穿、玩及智力投资方面加大投入。爱孩子爱得过分 ,这种心理可以理解 ,但应当认识到爱子过度 ,投入无尽是形成“…  相似文献   

8.
填写学生手册要认真负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做家长的都非常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学校一放假,家长急着要看的便是学生手册,因为这是老师对自己子女一学期来在德、智、体各方面的书面汇报。学生手册填写得确切与否,对学生和家长都有着直接影响,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写评语要恰如其分。我刚担任班主任的一两年里,由于经验缺乏,工作随便,填写学生手册总是马虎了事,写评语时光凭自己头脑中一时的印象,好的学生就认为他什么都好,无可指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教育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组成。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家长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子女身心健康成长更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农村,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经济条件等因素,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一、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农村家长只重视子女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子女思想品德的发展。许多农村家长把培养子女简单地理解为学习好,认为培养子女就是让子女学习文化知识,只要子女成绩好,就等于其他一切都好,把子女能否考到高分作为衡量子女好坏的…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家长敬业与子女成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持这种观点的家长,或为了工作而疏于对子女的教育;或为教育子女花费全部精力而自己在工作上不思进取,这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极大的损失,必须予以修正。 家长如果吃喝玩乐,不顾子女教育,肯定会受到社会谴责。但如  相似文献   

11.
1 对很多杭州市民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初中毕业后能够升人杭州二中念高中。有位家长说,得知自己孩子被杭州二中录取后,高兴得恨不能用小区高音喇叭通知所有人。家长们很清楚,如果自己的孩子进了这所学校,剩下的就只是上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了。在近3年里,杭州二中的高考升学率均达到100%,其中考入重点大学的比例也  相似文献   

12.
仲原 《家庭教育》2002,(11):8-8
教育子女,什么最重要?家长的素质最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家长是子女的教育者,是子女的榜样,子女是家长的学生,学生学生就是向老师学习,家长是子女所有行为的被模仿者。老师不行,想要教出高材生,榜样不优秀,想要模仿者优秀,这恐怕是很难办到的。  相似文献   

13.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经常面临着这样尴尬的事:自己苦口婆心指出孩子的不良习惯和缺点,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于是,一些家长摸索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亲子协议”。在协议里写清父母和子女分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亲子协议”保证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将“单向教育”变为父母与子女互相承诺的“双向教育”。  相似文献   

14.
沈泉涌 《现代家教》2002,(12):25-26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经常面临着这样尴尬的事,就是自己苦口婆心地指出孩子的不良习惯和缺点,可不少孩子却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很不理想。就在不少家长苦于教子无方的时候,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探索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  相似文献   

1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家长会可以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增进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信心,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传统形式的家长会无论对家长、学生、教师都成了一种负担。学生因为学习或纪律不好,害怕家长了解情况后惩罚自己,因此害怕开家长会,有的干脆不通知家长;家长因孩子学习或纪律不好,害怕丢面子而不愿参加;教师害怕家长不来,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感情。每次家长会都有许多家长不来,有时甚至…  相似文献   

16.
李海 《教师》2013,(12):1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心愿,为人父母者总是渴望自己这代没能实现的愿望在自己子女的身上能实现。愿望是好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怎样让子女"成龙"?如何使子女健康地成长?是强迫子女必须依家长的心思而行,还是允许孩子遵循自身的天性发展?我想,在不过于放纵的前提下,还是顺其自然,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为好。  相似文献   

17.
刘金玲 《学周刊C版》2020,(1):165-165
家庭教育就是家庭生活中家长有意识地通过家庭生活实践和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其子女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而城区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一周内食宿、学习均在学校,家长与学生相处时间较少,容易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必须提高家长的思想意识,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使寄宿学生早日成为会做人、做事、学习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做错了事情理应道歉,这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学生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孩子责任意识淡漠的现状. 其实,这种推诿心理,在成人中也较常见.明明是自己的错,却装聋作哑,甚至把责任推给别人,恶人先告状.在教育子女方面尤为突出的就是有些家长会将孩子学习不好、品行不端的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  相似文献   

19.
辜伟节 《班主任》2000,(2):46-47
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如何积极开发和利用学生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效。而班主任有效地开发学生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家长教育子女的优势,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关心和教育,与家长共建班集体。要达到这一目的,班主任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黄河清 《家庭教育》2008,(12):36-36
许多家长把自己、家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希望孩子去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这些家长把对子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他们为子女全力以赴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甚至放弃工作做全职母亲。然而问题在于:父母对孩子投入精力并不是愈多愈好,家长如果认为自己投入的精力、时间与教育效果成正比,那就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