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香港公开大学是香港唯一的一所通过远距离教学的高等院校,也是香港远距离教育研究的中心。本文主要介绍香港公开大学远距离教育研究的现状。一、香港公开大学简介香港公开大学的前身是香港公开进修学院,于1989年成立,由香港政府创办。学院于1993年开始实行自负...  相似文献   

2.
职烨 《高中生》2010,(2):54-55
香港素有“动感之都”“购物天堂”之称。如今,到香港读大学,成了更多年轻人实现自己梦想的选择。你想去香港读大学吗?那你对去香港读大学的相关政策又了解多少呢?本期文章中或许有你想了解的内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香港的大学也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本栏目文章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港校招生计划据悉,今年香港在内地招生的12所高校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岭南大学、珠海学院、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12所港校共招收超1400人。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内地统招外,其余都采取自主招生。  相似文献   

4.
正香港公开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OUHK)是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第28届年会承办机构。在此次AAOU2014年会期间,本刊记者就所关心的话题采访了香港公开大学校长、AAOU现任主席黄玉山教授和香港公开大学大学研究中心总监、AAOU现任秘书长李锦昌博士,并将采访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远程高等教育的合作办学:香港公开大学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远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多种境内外远程教育合作办学的模式.本文介绍香港公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它不同于内地任何一类成人高等教育院校;香港公开大学的国际地位;香港公开大学与内地机构合作办学的模式;香港公开大学与内地机构合作办学的经验;香港公开大学与内地机构合作办学的效果.最后,文章讨论了对远程教育的认识、内地与香港高质量的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内地与香港多种远程教育合作办学模式的开拓.  相似文献   

6.
在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香港公开大学逐步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以及荣誉博士的授予资格,成为国际公认的远程及成人教育中心。在构建国内开放大学的大背景下,香港公开大学是一个值得内地学习和借鉴的榜样。过去十余年间,内地的期刊杂志对香港公开大学进行了比较多的介绍和相关研究,主要从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合作办学四个方面对香港公开大学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为国内开放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香港中学生进入大学的途径、香港“大学联合招生办法”及其运作机制。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派位理念及派位方法,以说明香港采用的考生优先的派位方法。最后归纳了香港“大学联合招生办法”的两点启示招生规则比大学自主权重要,考生意愿比大学意愿优先。  相似文献   

8.
嘿,同学们,看了我们本期的专题策划,如果你选择去香港上大学,理由又是什么呢?抛开"大学"本身的吸引,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之珠已经令人难以抗拒。夜景、购物、星光大道、迪斯尼……或许都是你爱上香港的理由,但香港的魅力仍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9.
《河北自学考试》2011,(6):48-48
经教育部批准,在河北省招生的香港特区高等院校有: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珠海学院共12所。  相似文献   

10.
亚洲地区三类开放大学模式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开放和远程教育都被认为是实现终身教育理论的主要教育模式之一。本研究以亚洲三所不同类型的开放大学为研究对象 :我国的电大系统、印度的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以及香港公开大学。这三所大学的背景有着极其显著的异同。我国内地和印度都是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 ,但前者是社会主义制度 ,后者是民主社会国家 ,香港则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97年以后 ,香港已成为社会主义中国属下的特别行政区。从开办的模式来看 ,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和香港公开大学都是借鉴英国开放的大学模式 ,但香港公开大学的模式又结合了中国的文化因素和考虑到香港的本地特征 ,而我国电大采用的是独特的系统模式。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三所大学中被选择的 96位远程教育工作者填写了问卷表。根据调查的结果和最新的文献研究 ,本文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以下七个主题 :行政管理制度、经费来源和成本效益、教职员工的组成和分布、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比例、教学和传递的模式、学生性别、年龄分布、以及信息和交流技术的应用。作者希望本研究能够帮助亚洲开放大学之间分享经验和吸取教训 ,促进亚洲开放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协作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今年香港招收内地本科生(全日制)的院校有12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珠海学院。  相似文献   

12.
[事件] 去年,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8所大学面向内地17个省市招生,一度引起一阵“香港求学热”。2006年,离高考还有三个月,香港的大学已经纷纷向大陆学生伸出了橄榄枝。据悉,香港科技大学3月初就要来沪举办招生说明会。近年来,香港与内地高校招生的开放程度与日俱增,大量内地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前往香港求学,同时,很多高中应届毕业生也把去香港念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去香港求学迅速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呢?  相似文献   

13.
三、香港高等院校的自治 1.“大学条例”与“学院条例”是高校自治的法律保障香港高等院校在自身管理方面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这种自主权是通过制订属于香港法律的“大学条例”与“学院条例”予以保证的。“大学条例”或“学院条例”明确宣布大学或学院为一法人团体,并规定大学(或学院)校董会为大学(或学院)的“最高之管理及执行机构”,管理及控制大学(或学院)之事务、方针及职权,控制及管理大学(或学院)之财产及财政等。“条例”还规定大学(或学院)内部各其他管理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起源于英国殖民体系的香港高等教育具有超百年历史,大学自治随着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目的、政府权力和权威及香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重大历史事件形塑着国家与大学的关系。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通过查阅历史档案文献及访谈,研究对香港高校治理的历史变迁与特征进行了分析。文章表明:香港高等教育大体经历了探索初创、断裂停滞、稳定发展、规模扩张、深化改革、调适拓展等六个关键阶段;不同历史时期香港高等教育治理具有差异,但呈现出高等教育“去政治化”、政府积极不干预、自治与自由、国际化与法治化、问责与监督等变迁特征。大学植根于社会,构建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香港高等教育内、外部治理体系及社会治理体系,从而促进大学服务国家战略是香港未来高等教育治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今年参加高考的内地学生而言,最热门的大学不再是北大、清华。而是香港的8所高校。随着今年香港本地大学正式进入内地的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系统,内地学生中再次掀起一股香港求学热。  相似文献   

16.
一、香港高等教育概况 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共有8所大学。香港的教育投入是公共开支中的最大项目,教育经费的预算开支约占经常开支总额的五分之一。香港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九年免费教育,大约30%的人能接受高等教育。中学阶段采用七年连续学制,学生分别在中学五年级和七年级时参加全港统一举行的基础知识考试,其成绩作为各大学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 与内地及其他大部分国家大学的学习年限不同,香港的大学学制为三年(如上所述,由于中学阶段为7年,所以到  相似文献   

17.
港校报考ABC     
招生形式须分清 香港高校招收内地本科生始于1998年。目前,香港招收内地自费本科生(全日制)的院校有12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珠海学院。港校在内地本科生招生主要有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香港与内地学制不一样,中学7年,大学3年。这样,同为初进大学的新生,香港本地的同学会比我们多1年中学学习的经历,因此我们也就被要求多修读1年的基础课程,主要是让大家去适应和了解香港社会,融入香港生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教育互动加速。一方面,祖国内地有更多的大学生赴港学习,另方面,香港大学生将赴祖国内地学习,而且香港学生报考祖国内地研究生的人数倍增。据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兼大学辅导长郑振跃称,这所有40年历史的大学将于今年9月新学年开始提供70个学额,与祖国内地7所大学进行“互换学分交换生”的计划。这7所大学是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大、浙大。郑振跃还透露,该校可望予未来三年相互交换三百多位学生。又据报道,香港科技大  相似文献   

20.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的几所大学最新排名不久前揭晓,香港大学连续九年高居香港最佳大学榜首,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分列第二、第三位。香港专业教育网及港大民意研究机构电话访问了逾1200名成年市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