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海南教育》2013,(8):57-57
<正>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心灵的自然产物,其间流淌着的是真挚的情感,是一种生命曼舞飞扬的体现。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我们的作文要的是本真。放飞儿童的"童心",让学生自发地讲真话,写真事,述真情,张扬个性,展示真我,才能使儿童达到理想化的最佳"写作状态"。一、构建多维的过程观1.走进书籍,充盈智慧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的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仅令学生头痛,更让许多老师对它一筹莫展,致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进了一些误区:误区一:以为只要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写好作文。学生因为不会写作而厌烦作文课,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叫苦连天。许多老师为此想出种种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写  相似文献   

3.
董高丽 《考试周刊》2014,(97):57-57
<正>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写"二次作文",在"二次作文"的过程中提高习作水平。所谓"二次作文",就是当单元主题确定后,让学生写"预备作文",即"一次作文"。批改"一次作文"后,进行点评和指导,然后让学生写"二次作文"。这里的"二"表示"多"的意思,经过多次实践,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4.
王爱菊 《考试周刊》2013,(92):46-46
<正>"作文,作文,让人头疼"形象地反映了目前作文教学中的尴尬和无奈。学生常常对着作文发呆或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半天才"挤出"一点儿或随手拿起一本作文书,七拼八凑,应付了事。久而久之,不少学生便害怕作文,厌恶作文,一上作文课就头疼。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写呢?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写作。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倡导"自由表达",让儿童作文回归生命本真,呼唤儿童作文的生命活力在习作过程中的真情投入和倾情投入,让学生享受自由写作状态。因此,如果孩子们能兴趣十足地参与习作教学,他们喜欢看、喜欢说、喜欢写、喜欢评,沐浴在习作教学的快乐课堂,孩子们的习作能力就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学生的作文激情,消除学生"谈写色变"的恐惧心理,让学生乐于写作,大胆写作,并为学生的写作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写,写  相似文献   

7.
作前指导是指教师在学生写作前提出的命题、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指导即"指导学生写什么"和"指导学生怎么写"。当学生的作文批改完之后所做的讲评是写作后的指导,笔者认为这是更重要的指导。作前的过度指导很容易成为学生作文的束缚,容易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作后的讲评就如管建刚老师所说:先"号脉",再"下药",这药就能下的准。先让学生写,写出来了,就问题,再诊断,开药方治病。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进行了"作后讲评"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感到头疼,即便心里已有素材,可拿起笔来就觉得无从下手,无话可写。认为作文是一件苦事、难事,其实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帮助学生储备写作材料呢?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练笔,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写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从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表  相似文献   

9.
卢晓静 《成才之路》2013,(21):67-6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作文的动力。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指导学生写作,最主要的是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才能,使其愿写、乐写,使作文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件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都是听说读写教学,其中"写"一直教师特别关注的。所谓"写",主要是指写作、作文,作文在小学语文中的分值占比特别高。但是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作文是一道难题,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认为作文难写,甚至有些学生"谈文色变"。作者就小学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作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说真话、抒真情是作文的重要原则,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在指导学生写作实践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多写",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记录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有事就写,有情就抒,当学生有了"作文就是生活"这一感受之后,生活转化为作文便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会“自主作文”,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从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在获得更多的写作经历和自主体验中逐步做到乐写、会写。通过交流展示等活动,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常见学生对作文有两种态度:一是兴趣不大。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他们多放弃作文练习,态度十分消极,所以始终写不出好文章。二是对文章有兴趣,课外读物多,爱练笔,作文愈写愈好。教师只要细嚼其因就会发现:那是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同而造成的。我们都知道,文章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已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如果没有写作的兴趣,学生就根本不会对作文动情,也就写不出好文章来。相反,只要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情动而辞发了。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关键就是鼓动学生写作的动情点,让学生改…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多数是从二三年级开始接触简单的写作,一开始基本上是写一小段话。但是在漫长的作文教学中,学生越来越怕写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命题作文让学生翻来覆去地写;另一方面,是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就给学生固定了基本的作文模式,不是学生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  相似文献   

15.
作文,作文,让人头疼!的确,一提起作文,大部分学生就会愁眉不展,学生作文提不起兴趣,这也是让语文老师感到棘手又头痛的问题。其实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整体教学听、说、读、写的一个基本内容。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会  相似文献   

16.
老师们都知道: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作文教学呢?下面就结合我曾经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看法:一、做足作文教学之外的功夫1.写作要从低年级就引起高度重视老师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那就是写作并不只是中高年级的事,在学生一年级进行大量识字阶段时,我们就应该让其意识到把简单的文字进行巧妙地排列,就可以真实地表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中学生越来越感到作文困难,拿到一个题目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在低效的困境中徘徊不前,教师怕教作文,面对学生东拼西凑的作文,教师束手无策,如何使他们善于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抒发出来,我进行了如下尝试: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必须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创设"良好、宽松、民主"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敢写、愿写,直抒胸臆地写,文思  相似文献   

18.
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不怕作文,然后再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作文,这样他们才能写好作文。一、树立"作文不难"的意识帮助学生走出"作文难"的认识误区,树立"作文不难"的全新意识,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习作训练中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作文其实与说话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是用嘴,一个用笔罢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到说话难了?有谁愁张口说话了?没有!可为什么要你把自己想说的话写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不应束缚学生手脚,而应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出发,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体裁就写什么体裁,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应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0.
赵凤美 《考试周刊》2014,(34):65+72-65
<正>说到作文教学,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学生关在教室里,局促于四角窄小的墙壁,闭目塞听,闭门造车,皱着眉头听,咬着笔杆想,耷拉脑袋写,毫无乐趣可言。如此,作文课成了酸、涩、苦的"三味书屋"。生态写作,是作文最本真、最自然的状态,是教师作文教学困顿之后的超越,是学生课堂写作山重水复之后的柳暗花明。本着这一理念,我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实践,努力让学生走出"三味书屋"进入到写作的"百草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