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美国青年图书馆习惯与期望》报告,解读了美国青年人在图书馆的活动及期望。美国年轻人认为图书馆的地位非常重要,希望享有图书馆免费的良好网络环境,渴望得到图书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求职信息,对于图书馆新服务热情度不高,期待图书馆加强青少年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共新闻活动的实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分析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的基础上,对中国公共新闻活动是否高于民生新闻,中国是否可以复制美国的公共新闻以及中国公共新闻活动的实践误区进行了辨析。文章认为,虽然中国公共新闻活动的探索不是美国意义的公共新闻,但这种探索活动的本身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美国人,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时期,热情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他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35年。然而,在此期间,他两次蒙冤入狱,在铁窗中苦苦煎熬了16年多,只享受了19年的自由。获释回到美国之后,由于他在美国和中国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而且深刻了解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致力于发展中美贸易。在耄耋之年,仍然不辞辛苦,万里之遥.飞来飞去,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央和省市的主要新闻媒体、重点新闻网站共同推出《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活动每天一篇,介绍一个新中国历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先烈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让了解新中国历史的人重温历史,让不了解新中国历史的人学习、认识历史。  相似文献   

5.
陈乾 《航空档案》2004,(3):66-67
二战期间,美国曾派出志愿飞行员来华,协助中国人民打击入侵的日本法西斯。他们就是飞虎队。在飞虎队活动期间,曾秘密指派一位在中国活动的牧师进行情报搜集话动。这位间谍就是伯奇.一位传奇色彩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2005年11月19~21日,美国总统布什的中国之旅让两国关系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历史性的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他也因此名留史册。其实在那之前10多年,另一位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曾多次试图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虽然这些尝试终因肯尼迪遇刺身亡而失败,但它们却为尼克松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聂云 《航空档案》2005,(5):21-23
近年来,美国和日本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围堵。由于现代航空兵拥有其它兵种难以相比的作战优势,两国开始动用航空兵加强针对中国的部署,包括在中国附近地区部署先进的轰炸机和战斗机等。那些先进战机的部署和活动,对中国的空中安全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丁韪良与《万国公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打开中国近代出版史,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繁忙活动,特别是1860年以后,美国派遣2500名大学生来华传教,千方百计向中国输入西方文化,促使西方文明同中国落后的封建文化相撞,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中国近代文明向前发展的不可低估的作用。丁韪良就是其中之一。1827年,丁韪良生于美国一个神职人员家庭,父兄均为牧师,文化底蕴深。他在美国印第安那州邦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受美国北长老会派遣于1850年来华传教,1916病故于北京,享年92岁。丁氏在华60年,在新闻出版方面,先后任美华书馆经理、…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中国开展全方位情报侦察 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对新中国的情报侦察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情报机关依托战争期间在中国建立的情报组织,把触角进一步伸入到中国的各个角落.1946年7月,在华调停国共内战的马歇尔致信美国陆军参谋长艾森豪威尔和驻华美军司令魏德迈,建议在美军撤离中国后,由美国第七舰队直接指挥驻华情报小组.这个建议得到美国高层的首肯,在华情报组织随即改称"第44海外观察队"(简称ESD44),并以美国陆军联络团的名义活动.1947年7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后,ESD44成为它在华的主要情报组织,在中国各地广泛派遣了情报人员.  相似文献   

10.
聂云 《航空档案》2005,(5):67-71
原子弹,令人可怕的武器。然而,人们怎么也难以想象,新中国刚成立没多长时间,就受到了这个恶魔的威胁。这个威胁来自隔(太平)洋相望的超级大国美国。  相似文献   

11.
“利益相关者”的提出,奠定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基点,所以,这个理论的提出者佐立克被称为“本届政府中国政策的主要设计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毋莉 《新闻爱好者》2006,(3S):47-47
2005年,全国近20家省级影视频道携手举办了“新声带”全国影视歌下大赛,从比赛内容到比赛形式,“新声带”与中国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上海东方卫视举办的“莱卡我型我秀”及央视的“梦想中国”都十分相似。从四项活动的火爆释度来看,此类的娱乐选秀活动正在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活跃在电视屏幕上。  相似文献   

13.
睁眼看世界     
睁眼看世界几年前,一位朋友带给我一本美国学者的著作,让我看看写得怎么样,有什么新观点。这本书是研究中国工业和工厂体制的。我自己从小在纺织厂长大,自以为对中国工厂很了解。读完这本书,我冷汗直冒,没有想到一个美国学者把中国工业和工厂分析得那么透彻深刻,许...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周刊》2006,(42):14-14
针对美国一刊物刊登的《中国出现H5N1禽流感变异病毒并出现流行》一文,中国专家表示,文中所谓的“福建病毒”,并非新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15.
1997年9月,原中国国民政府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何风山在美国去世后,他在二战期间营救奥地利犹太人的事迹广为世人所知。2001年1月23日,位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举行隆重仪式,正式授予何凤山博士“义人”称号。何风山也被称为“中国的新德勒”。其实在中国,还有另一位“新德勒”长期不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16.
裴斐 《中国广播》2004,(10):26-28
从2003年度开始,中国广播社教类节目评奖中,知识性节目被确定为立项之一,这是广播节目评奖活动开展以来的第一次。今年6月就是按着新确定的立项进行了首次评选。  相似文献   

17.
国外动态     
《出版参考》2007,(8X):42-44
英国教材工作组发起新的大学促销活动,基金购买的下一个对象是谁?美国薪金调查:编辑人员收入最少,美鲍德斯通过手机搞优惠活动,英美与欧洲图书分类标准不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演员明星主持天气预报、体育通讯写得像武侠小说……近几年,中国新闻界的种种新变化让很多读者和观众感到分外新鲜,在他们看来,如今各类新闻越来越好看了。的确,摒弃死板的说教方式,让严肃的新闻活泼起来,起源于美国的“新闻娱乐化”潮流已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给中国的大众传媒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先生于1903年应邀出访美国,考察了美国报刊事业发展状况。美国报刊事业的发展规模以及先进的服务和营销理念,对梁先生思想启迪和终身致力于中国报刊事业等活动,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知识社会对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新定位出发,对比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及人才的现状.介绍了中国医学信息学本科生培养模式以及美国、日本图书情报学硕士培养模式的优越性,进而提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模式的新思考:一是参考中国医学信息学本科生培养的成功模式,转变中国现行的图书馆学本科教育模式;二是参考美国、日本等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的培养模式,开展图书馆学硕士层次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