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以西语裔移民后代的身份创作了《芒果街上的小屋》这部典型的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作品糅合了女性成长小说的基本元素及女性原型,展现了成长于美国移民社区的女主人公埃斯佩朗莎的人生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女主人公的成长充满了许多美好的梦想和追求,表明她渴望独立和自由,并为追寻少数族裔女性的独特身份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拥有中国血统的美国作家,邝丽莎的写作特色是书写华人故事.《雪花与秘密的扇子》是这位女作家写的一部女性成长小说.女性成长小说强调女主人公从青年到成年的心理和道德成长,并且关注这一过程中由于经历磨练和考验而引起的性格特征的变化.《雪花与秘密的扇子》主要描述了女主人公在父权文化中、父权意识形态下成长的困境以及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艰难过程.女主人公百合一生经历了隔离、创伤、成长仪式的考验,从童年到暮年她逐渐丧失自我意识、处于被动受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3.
薇拉·凯瑟与欧洲移民朝夕相处以及自己的历次迁徙,是以潜文本形式存在其作品之中。《我的安东妮亚》探索与考察了美国作家情有独钟的成长主题。小说在叙事线条并行和时间历时推进的聚焦中,通过对女主人公富有开拓精神形象的塑造,反映作者对工业文明的反抗与对农业文明的推崇,洞悉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变迁,文中成长历程的叙述、成长隐语使用、成长引路人的出现恰恰彰显了小说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4.
简·奥斯汀擅长从女性心灵深处探寻女性成长的规律。在她的名作《爱玛》中,奥斯汀从多个层面呈现女主人公爱玛的成长。与此同时,简·奥斯汀进一步将教育的重要性引入爱玛成长过程,实现自我的救赎,从而确立了其小说中主人公特有的成长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爱玛》是奥斯汀一部独特的女性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5.
萨拉·奥恩·朱厄特的短篇佳作《白苍鹭》讲述了女主人公小西尔维亚如何经受住来自年轻人的金钱和友情的诱惑,一心保护珍稀白苍鹭的故事.文章从成长的角度,探寻和分析《白苍鹭》中女主人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并揭示他们对女主人公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波·马歇尔的《棕色姑娘,棕色砖房》是美国黑人文学中塑造女性人物成长的一个里程碑. 本文试图从对美国梦的追求和主人公追寻自我的成长之旅等方面分析小说《棕色姑娘,棕色砖房》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石潘 《海外英语》2012,(6):191-192
该文从对传统男权社会解构与文化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比较《紫颜色》与《女勇士》中女主人公们艰辛的成长过程,并从自我成长到自我升华的过程中寻找少数族裔的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8.
英国当代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一部书写女同性恋题材的作品。这部半自传体小说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叙写了女主人公珍妮特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对自我同性倾向的认同而遭受到了来自教会、家庭以及男权社会的压制,为追寻自我和真爱最终走上了与家庭、教会决裂的道路。本文从性别政治的视角来探讨女主人公珍妮特如何在宗教教义森严、男权文化霸权的环境中,大胆地认同自己的性别倾向,最终实现自我追寻的艰难之旅。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小说中女主人公弗兰淇的成长经历和成长过程的剖析,论述女性成长主题在《婚礼成员》中的主要表现。首先,在弗兰淇的成长过程中,她缺乏正面和理想的引路人。其次,性别反抗的失败使她深刻地意识到女性作为"他者"的束缚和无奈。第三,追求性与爱过程中的负面体验使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女性成长的艰辛。  相似文献   

10.
杨慕文 《文教资料》2011,(10):21-23
《贵妇人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最佳作。在此作品中.作者成功塑造了伊莎贝尔·阿切尔这一形象。本文一反中外评论家们提出的小说女主人公伊莎贝尔性格缺陷决定她坎坷命运的观点.试图从社会根源来剖析女主人公在欧洲追寻自由,身陷囹圄的命运背后复杂而深沉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来分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里的女性形象。作者认为亚历山德拉和安东妮亚的形象分别是“大母亲”和“大地母亲”的神话原型再现。威拉.凯瑟在这两部作品里所展示的创作才华,向读者呈现了其无意识心理中的人类记忆里的女神原型。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安东妮亚》是薇拉.凯瑟西部拓荒小说的代表作,作者立足于美国西部拓荒者的生活经历,刻画出了以安东妮亚为代表几位具有自立自强勇于奋斗精神的新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自强不息的鲜明性格在今天仍有催促女性奋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女性主义出发,从自然、社会和心理方面分析了出现在薇拉·凯瑟的作品《我的安东尼娅》中的女性角色所遭遇到的困惑与挫折。  相似文献   

14.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研究方法。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对《我的安东妮亚》进行解读,小说《我的安东妮亚》展示了丰富的道德伦理内容。薇拉·凯瑟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深刻的思考和关注,让我们充分见证了薇拉·凯瑟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对现实社会堕落的挑战,对精神美的执着追求,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赞赏与向往。  相似文献   

15.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伟大女作家。凯瑟以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背景 ,创作了一系列内布拉斯加小说。《啊 ,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就是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中的两部以女性的独特经历和感受为题材的作品 ,也是凯瑟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 ,凯瑟打破了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 ,摆脱了伊甸园中那个依附于亚当的夏娃的影子 ,成功地塑造了两位纯朴、高大的女性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6.
作为美国伟大女作家薇拉.凯瑟的代表作,《我的安东妮亚》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重主题。本文则从小说所运用的哥特式手法着手,具体分析了吉姆奋勇杀蛇,帕维尔和彼得的残忍和孤独,吉姆受辱等事件,揭示了美好的和恐怖的记忆都会对人以后的道路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土地在《我的安东尼娅》中的作用来分析薇拉·凯瑟对待“土地”的观点和态度。’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安东妮亚》是薇拉·凯瑟最优秀的一部小说。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人们熟悉的神话原型、经典的意象来颂扬美国西部文明的创造者和开拓者。通过移植荒野与花园意象的原型,作者含而不露地揭示美国拓荒者的神圣使命,以及人应如何保持与自然的永恒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从文化身份的角度入手,分析薇拉·凯瑟小说《我的安东妮亚》中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困境:一方面,移民与本土文化的深刻联系使他们对美国主流文化的认同充满惶惑与困扰;另一方面,移民对美国主流文化的一往情深又使他们在回归本土文化时感到陌生与不安。移民身份认同危机隐现了母国文化在遭遇美国强势文化时的困境,同时也表现出凯瑟对处在边缘状态下的移民及其文化身份的敏感。  相似文献   

20.
美国19世纪一位重要女作家萨拉·奥恩·朱厄特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白苍鹭》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它讲述了小主人公西尔维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同时,在这艰难的历程中,“大自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小主人公的成长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