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对新时期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提出了扫除中美关系正常化障碍的原则,开创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局面。尤其是他频繁会晤美国各界人士,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从而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1972年2月,关闭20多年的中美关系的大门打开了。此后,邓小平把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意义提到新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除了身体力行,亲自参与各个领域的中美关系活动,前后几十次会见美国领导人和其他美国朋友外,还深谋远虑,发表真知灼见,指导中美关系工作的开展,为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美关系的维系和发展,不仅对于中美两国,而且对于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邓小平认为中美两国首先必须坚持建交公报,只有在此政治基础上中美双方才有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可能。而在发展中美关系的过程中,双方又应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4.
中关关系是影响世界格局的大国关系之一,关系到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邓小平以坚定的原则性与高度的灵活性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关关系的精辟论述,并妥善处理中美关系,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21世纪的中关关系中,邓小平有关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策略对解决当前中关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的历史贡献有三:一是坚持按“日本式”实现中美建交;二是不承担必须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义务;三是从战略高度处理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从而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6.
中美关系是涉及中美两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两大阶段和一个过渡期;中美关系的发展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又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中美关系的两重性具有客观性,正确认识和处理中美关系对双方以及国际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说过:“中美关系终归要好起来才行。”这决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基于中国长远利益的冷静判断。当然,愿望不能代替现实。中美关系的改善是缓慢、曲折、有限度、有条件的。目此,我们需要妥善地处理两国关系中的诸多问题,寻求一个稳定的新框架,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基本点应该是: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完善我国的对外战略;以邓小平外部思想为指导,揭露冷战后及21世纪美国对外战略的霸权主义实质和矛盾性;利用美国对外关系中的矛盾,发展与其他国家关系,努力把握中美间的共同利益,推动中美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将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外交政策发展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用新的对外政策指导中关关系的发展。他提出发展中关关系要遵循中关间三个联合公报确立的原则和妥善处理台湾问题。邓小平指导中关建交谈判,促成中关关系正常化。他应邀访问美国,开中国领导人出访美国先河。在1989年中关关系困难时期,打破美国对华制裁,推进了中美关系。他还积极推动中关间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等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并会见许多美国政要和各种访华代表团成员。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访美     
《学习之友》2013,(1):I0001-I0001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了美国。作为第一个访问美国的中国国家领导人,他开启了一个新的外交时代。中美两国有过交锋、对立与怀疑的历史,直到双方下定和解的决心,这一切都在邓小平访美时凝视美国总统卡特的表情中显露无遗。邓小平访美奠定了3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基调。从那时候起,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互访就成为中美外交中最值得观察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1.
《学习之友》2013,(6):25-26
(1979年1月28日-2月5日) 尼克松访华8年后,邓小平的美国之行让世人看到了中美关系打破坚冰后的新突破。美国人自发式的欢迎美国《时代》周刊把“邓来了”作为1979年2月5日的封面报道,跟踪采访报道了邓小平在美刮起的旋风。英国《金融时报》则认为,邓小平的美国之行“对邓先生本人来说,是一次很大的个人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中美两国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由对立走向缓和,由缓和走向正常化,在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于中美两国来讲都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作为美国中国学之父、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他本人对该时期的中美关系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以中国问题专家的身份,促使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以学者的身份,促进美国政府以及美国公民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认识。他提出的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对中美文化差异以及台湾问题的见解和重视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影响中美关系的诸因素中,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的冲突是决定性的,这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必然充满磨擦与碰撞.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特朗普执政以来,中美关系先是遭遇了以"抑制"为主调的开场,经过接触与磨合后,逐渐走向明朗。海湖庄园"习特会"促使中美关系开始快速"上扬",尤其是特朗普访华以来,中美关系步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同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新特征:一是经贸和朝核问题成为中美关系议程中最主要的两大议题;二是中美战略博弈的焦点发生变化;三是美国国内担忧中国是否要替代美国成为国际秩序的领导者。因此,新时代需要用更全面和宏大的视角来看待中美关系:一是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是世界之福;二是合作共赢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三是新型大国关系是规避中美竞争悲剧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经历曲折发展,但总体保持稳定。中美之间战略上的互不信任、在台湾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和美国“推进民主”对中国的影响都是中美关系长期发展的制约因素。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两国在重大战略和经贸领域又有许多共同利益,需要相互支持与合作。从短期看,中美关系可以保持稳定趋势,全面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从长期看,中美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双方的战略和政策选择,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和1998年中美两国首脑的成功互访是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中美关系进人了一个新阶段。今年4月6日至14日朱基总理对美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是首脑互访之后中美关系的又一重大事件,对维护和推动近两年以来中美关系发展所出现的积极势头具有关键的意义。朱总理此次访美是在中美关系再一次遇到麻烦的情况下进行的,按照朱总理本人在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话说就是“在美国出现了一股反对中国的潮流”。这与去年6月克林顿成功访华后两国不少人士对中美关系发展所抱的乐观估计相比,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反差。那么,…  相似文献   

17.
布什政府上台以来,似科中美关系又进入了冰河期。本文指出,决定中美关系的不光是布什及其政府的意识形态,中美关系的决定因素在彼也在我。只要我们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就必将影响中美关系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怎样看中美关系南菁中美关系是我国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对外关系。说重要,是因为中美关系的好与坏涉及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而且,由于中美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所以两国关系如何发展,又紧紧牵动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说棘手,是因为中美关系时好时坏,...  相似文献   

19.
从过去一年中美关系历经波折又重归稳定的演变和布什政府对华政策调整的轨迹,可看到中美关系既有脆弱性,又有坚韧性.只要两国政府坚持从战略高度,积极发展合作,妥善处理分歧,中美关系的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小布什上台以后,美国的对外和对华政策都做了一些调整,这种调整总体而言对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不利。但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一个正在逐渐形成的政策,尚未定型,因此掌握中美关系发展的几个特性,对于我们客观地分析中美关系,把握现实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