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出版社的电子出版部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软件出版部发展而来,在出版社内一般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与图书出版物相比,电子出版物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相应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高,风险性也大,如果完全按图书出版的要求和模式发展电子出版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到目前为止,相当一部分出版社虽具有电子出版权,但还不具备独立开发、制作完整电子出版物的能力。在我国电子出版业发展初期,电子出版单位较少,对电子出版物技术性要求不高,出版社尚能出版或能制作一些规模不大的选题。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一些专业电子音像出版社诞生和国内一些具备实力的专业多媒体制作公司加入电子出版队伍,相比之下,出版社电子出版的实力显得较为弱小,难以快速发展。归纳起来,制约出版社电子出版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电子出版萌芽于 80年代末,起步于 90年代初,发展在 90年代末。今天,我国的电子出版业,无论出版、制作、发行机构,还是载体、品种、复制量,都初具规模,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行业管理体系也日益完备。在我国电子出版发展的过程中,大学出版社由于对科技发展的敏感性和强烈的技术创新意识,对我国电子出版特别是早期电子出版的探索发挥过骨干的作用。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简要回顾大学出版界对我国电子出版早期的探索,对电子出版业和大学出版事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出版社成为我国电子出版的最早拓荒者  …  相似文献   

3.
在出版产业化发展视域下,探究出版社图书编辑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有利于图书编辑与出版社有效应对出版产业化发展背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图书编辑在出版产业化发展视域下,面临诸多困境,需要实施丰富身份角色、重视社会效益、强化资源整合、加强职业培训等对策,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图书编辑个人发展与我国出版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电子出版物的出现以其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形式,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涌现出一大批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电子出版在体制上依然隶属于图书出版社,在市场上过分依赖传统发行渠道,因而造成较大的滞后性,严重地限制了电子出版的发展前景,需要我们从思想认识上和具体操作上加以改变观点。 一、调整体制,建立独立的电子出版单位。图书出版和电子出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通过两个出版流程的比较就可以看出电子出版过程复杂得多,一是内容更广泛编辑工作量大,…  相似文献   

5.
董斌 《采.写.编》2023,(1):125-127
非遗与数字的结合由来已久,推动非遗数字化是我国非遗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我国的传统出版行业逐渐向数字化转型,复合出版成为我国政府在新时期振兴现代出版业的重点工程。传统图书出版行业面临巨大的冲击,数字化时代给图书编辑们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传统图书出版行业面临图书销量下降、受众流失等难点问题。面对困境,我国图书出版行业如何创新改变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数字化时代图书编辑的转型之路需要从复合出版的出版形式、思维方式、盈利模式、发布渠道、出版业务流程等进行探讨,传统出版社要充分吸纳和利用互联网工具,寻找到新的服务方式和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珵  邢鑫鑫 《出版广角》2021,(14):60-62
近年来,数字平台作为出版社在大数据时代创新发展的突破口,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但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分析我国出版社数字平台的实践案例及现存问题,探讨其创新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不仅有助于丰富出版社的商业模式,帮助其实现出版转型,还能够助推我国出版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版协电子出版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在湖北宜昌开的会。当时电子出版发展相当快,我们意识到新闻出版行业应该抓住发展机遇,即以图书司、科技发展司共同研究,首先给中央打报告,明确电子出版划分到新闻出版范围内,作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的一部分。电子出版起步阶段,技术力量大部分是在计算机公司,比如方正、希望。刚一开始,电子出版有些跨行业,也分不清出版单位与非出版单位,所以成立一个协会来协助行政机关,协调行业的发展很有必要。 当时,中国软件协会有一个软件出版分会,牵头单位是电子工业出版社。我们两个协会活动经…  相似文献   

8.
学术出版物价格的攀升和学术传播电子化发展趋势促使美国大学出版社与图书馆开展合作,共同促进学术传播。双方合作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涉及:图书馆帮助出版社进行印刷版图书的电子化;合作建立电子出版平台或合作出版学术期刊;图书馆帮助出版社建设有关图书、编辑等的论坛;共同举办学术活动;出版社帮助图书馆销售电子产品或与图书馆共同出版学术著作等。  相似文献   

9.
《现代出版》2015,(3):82
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社长:蒋东明总编:宋文艳出版理念——蕴大学精神铸学术精品团队精神——进取奉献温馨和谐人文情怀——在美丽的厦门出美妙的图书厦门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5月,是"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厦门大学出版社是以学术出版和教育出版为主的综合出版社,拥有图书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等多项出版权,出版物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经过30年的发  相似文献   

10.
闫文龙 《新闻传播》2023,(18):118-120
为了解决图书行业出版营销发展落后的问题,本文以新媒体为研究背景,对图书出版跨界营销模式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新媒体背景下图书出版跨界营销的可行性,以及图书出版行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为了解决图书出版社在发展中的问题,提出新媒体背景下拓宽图书出版营销渠道的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研究为提升图书行业出版营销效果提供一定理论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熊玉莲: 1945年生, 196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武汉大学出版社党委副书记、书记兼副社长,1996年3月起,任社长。她团结和带领出版社一班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出版社的改革与发展,大力推进图书、音像与电子出版全面发展。该社实施图书精品 战略,成效显著,继1995年荣获“先进高校出版社”称号后,于1998年12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出版社”。记者:在我采访的社长中,您是第一位女性,我对您的经历很感兴趣,请问您是怎样步入出版行业的? 熊玉莲:我原来在武大新闻系任党总支副书记,一直从事党务工…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人大出版社)的两个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00年人大出版社年出版图书约800种(包括重印书),比90年代初翻了两番多;年销售码洋2.5亿元,比90年代初翻了三番多.短短几年时间,人大出版社已由当初单一的图书出版社发展成集图书出版、期刊出版、音像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不仅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上级领导的肯定,更令业内人士刮目相看.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总结人大出版社的成功经验,最近本刊特约记者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王霁教授.  相似文献   

13.
中外电子出版业发展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内电子出版状况 相对于图书而言,电子出版只是刚刚起步.但从整体看,中国的出版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作为出版行业中的一支新军,电子出版市场成了出版行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虽然学术图书的数字出版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客观而言,中国的数字出版行业,无论是大陆地区,还是港澳台地区,其发展与出版大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到学术图书的数字出版,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更是面临种种限制.最直接的一个情况就是,在中国自助出版模式"此路不通".我国法律规定出版书籍一定要通过传统出版社.由于涉及申请书号、内容审批等问题,只有出版纸质图书后,这本书的内容才可以被二次销售,制成电子书在线付费下载.因此,我国的数字出版绕不开传统出版社.寄希望于自助出版来解决学术图书出版难是行不通的.而借助传统出版社发展的数字出版业务也存在版权保护、内容传承、技术支持、赢利模式探索等种种问题,有待我国政府和各大出版社探索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电子出版事业从起步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十年间,我国电子出版事业渐具规模,全国专业电子出版社发展到110多家,拥有千家电子出版开发制作单位,年出版电子出版物数千种,年增长率近100%。从技术水准和和质量水平上考察,十年来,中国电子出版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密切紧跟国际最先进技术,且在技术运用上日臻成熟。中国选送的电子出版物作品在“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国际大奖赛中连续5届获得最重要的奖项,显示出了国内电子出版的非凡实力。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电子出版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年,中国的电子出版事业累计了可观的数量,沉淀了宝贵的技术,积攒了大量的资源。而十年光阴匆匆,如白马过隙,新的发展课题又摆在行业的面前。本刊“深度点击”推出一组“中国电子出版十年”文章,回顾与总结电子出版的发展历程,希望对行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试论出版社约稿图书的著作权●曹文益目前在我国,出版社出版图书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作者向出版社投稿,出版社获得使用权而出版图书。第二种情况,出版社设计选题,物色作者撰稿而出版图书。前一种情况,出版社完全是作品的复制者,作者和出版社之间的关系是授予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本电子出版行业发展迅猛,成为世界电子出版强国.本文从三个层面对日本电子出版商业模式进行探究,包括从日本出版社的定价制度、电子书运营商的赢利模式以及电子出版行业在商业模式领域的新尝试,以期对完善我国电子出版定价制度和优化电子出版赢利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图书出版的经济分析与经营策略●江建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图书出版有了很大发展,出版社、出书品种和好书都大大增多。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图书的印数锐减,库存积压严重,给出版社的经营带来困难。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本文拟作些探讨。一、图书出...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传统的图书编辑与出版,是从书稿到成书的过程。而电子出版与传统图书出版截然不同。电子出版在初始阶段只有策划、立意的框架,而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与正式出版的出版物在内容上几乎完全一致的书稿。在制作之前除了策划、创意之外,就是供借鉴、取用和参考的视听资料。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电子出版的先机就在于策划。一个不  相似文献   

20.
就《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谈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产业化建设梁祥丰:软件出版分会会长、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一、我国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现状1,电子出版产业正在形成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至1994年间,全国40余家中央级出版社、大学出版社和地方科技出版社共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