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讲授&;lt;伟大的友谊&;gt;一课,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让我感触很深.   教学中,这位教师在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之后,启发学生提问.其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插图中哪个是马克思?“教室里立刻哄堂大笑,显然,学生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太没价值了.   ……  相似文献   

2.
徐小勇 《学子》2012,(8):48-49
案例一:急于求成,忽略过程"画家乡"教学片段:教师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以集中识字方法检查生字掌握情况,且生字单独呈现。下一步学课文。先出示一填空题:的家乡在(),接着问,你喜欢谁的家乡?喜欢哪段读哪段。要求孩子们打开课本,展示出来。结果可想而知,第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喜欢京京的家乡。于是,便读起来,时有读破句,读错字,添...  相似文献   

3.
【案例】听过一堂二年级的《台湾的蝴蝶谷》,其中一个教学片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引读课文:“……有的山谷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读完了,老师问:“小朋友,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有几个小朋友陆续举起手来,一个站起来说:“我仿佛看到了好多好多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老师笑眯眯地表扬他“:你回答得真精彩!”另一个小朋友说“:我仿佛看到了蝴蝶在我身边飞来飞去,有几只还飞到了我的肩膀上呢!”老师欣喜地称赞她“:真了不起,你说得…  相似文献   

4.
听课杂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你还没有读完呢!”课例1:一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完课文后,为了解所读课文后的示范效果,便问学生:“刚才老师把课文都读了一遍,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许多学生纷纷说读得很好,听课教师也觉得无可挑剔。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读得不好!”这个孩子的话令听课教师大吃一惊,授课教师满腹疑惑地问:“那你说说,老师哪儿读得不好呢?”  相似文献   

5.
&;lt;跳水&;gt;一课的教学接近尾声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根据自己最深切的体会畅所欲言.有的说遇到危急的情况要像船长那样冷静果断地采取措施;有的说开玩笑要注意分寸.……  相似文献   

6.
【片段一】特级教师支玉恒《放弃射门》教学师:刚才同学们读了三遍课文,谁愿意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生读)师:课文中描写精彩场面的是哪一节?生:第四节。师:这一段最难读,课前我读了几遍,敢不敢和我比赛?  相似文献   

7.
今年开学初,有机会去上海听于漪老师的课,并和她交谈一些有关语文教改情况,获益匪浅。 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有三方面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一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二是学生发言自由,不必先举手,征得老师允许;三是老师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例如:于老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上《挥手之间》一课时,先提问同学:“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哪些地方有疑问?”话音刚落,一个女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是作者的败笔,写得不好。因为前面四段和后面几段都是写人们期待的心情,表现群众对主席的热爱、关心和崇敬。从文章的结构上来看,插上了这么一段,写  相似文献   

8.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lt;荷花&;gt;一课中的生字,初读了课文,现在谁愿意把课文再读一读呢?……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刻     
●谁最丑 某天,老师一进教室就问说:谁觉得自己是班上最丑的?请站起来。一会儿,有个班上最聪明的同学站了起来。老师就问:你觉得你是班上最丑的吗?这位学生回答:不!老师,我只是不忍心你一个人站在那……  相似文献   

10.
谁蠢     
一个老师在对学生们讲心理学,"谁认为自己蠢就站起来?"她一开始就说。小约翰尼站了起来。"你认为你很蠢吗,小约翰尼?"老师问。"不是的,老师,我只是不喜欢看您一个人站着。"  相似文献   

11.
笑话     
歪打正着小明在小学任教,长得人高马大威风凛凛,只是一紧张讲话就口吃。一次监考时,他发现有一个学生在作弊,于是就气急败坏地指着那名学生吼道:“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竟敢作弊,给我站起来!”语毕,有9名学生同时站了起来……爷爷的家长会爷爷退休了,报名上老年大学。正读一年级的孙子好奇地问:“爷爷,您还读书啊!”爷爷说:“我读书有什么不好吗?”孙子说:“好是好,就是万一您学校通知开家长会,你让谁去呀?”不接待客人一个女留学生,很好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有一次,一个同学说:“我去方便”。她就问“方…  相似文献   

12.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绿》,领略了作者对西湖的美的独特感受,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回味这篇课文,请大家在课文的第二、三段中选择你最难忘的一句话来读给大家听,看看谁读得最有情味。生1:(读)“你瞧,那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地滚动着,满池的荷叶简直在翩然起舞了。”生2:我仿佛就看见眼前那滴溜溜的水珠了。师:你认为他读得不错,是吗?你想读读吗?生2:想。(该生读,教师让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跟着一起读。)  相似文献   

13.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次,小学低年级教学研讨课上,做课老师在开课后对学生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在下面想,学生能答出来吗?这可是二年级的学生呀!事实也确实如我想,学生读完全班交流的时候,学生都说不出来,确切地是说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再三问,才有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老师大喜过望,“你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女孩画了幅画,不小心弄脏了,她在上面画了一只小狗。”“你说得真好!”老师又接着问:“结果怎么样呢?”“获得了一等奖。”老师高兴地表扬了他,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  相似文献   

14.
偶然听说一个学中文的博士立志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到一所重点中学做语文老师。但是,同事排挤他,同学也不喜欢他。他知识广博,在学科知识上更是能够举一反三,为什么这样的老师得不到大家承认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去听了这个老师的课,终于明白了个中道理。我注意到这个老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五个细节。第一个细节: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看到有的同学还没有翻开书,就大声教训说:“以后谁在上语文课时还没有打开书,那你就别上课了!”第二个细节: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些字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理解字词的意思。这时候,一个学生向另外一个学生借字典。很明显,这个学生需要字典来解决课文中生字的问题。老师制止了他:“你要字典干什么?哪一个字不认识?不用查字典,我板书好以后就去你那,你问我。”第三个细节:当时学习的是一篇古文。老师先给学生朗读了一遍课文。老师读得抑扬顿挫,真的显出了一个中文博士的功底。接着老师在黑板上写几个思考题,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黑板上的问题。学生们接到指示之后就开始大声地朗读课文,老师马上大声制止:“不要朗读,要默读,不要出声。”第四个细节: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大概十分钟之后,老师问道:“读完了没有?没有读完的举一下...  相似文献   

15.
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精心准备了一堂语文公开课,课题是《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十八课)。老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句。读了之后,很多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也一一进行了回答。老师感到这一环节进行的差不多了,刚要转到下一个环节,这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问:“老师,书上说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里的东京是日本的东京吗?”老师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不是。”并示意学生坐下,这时又一个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我认为东京就是北京。老师这时有点不耐烦了:“大家注意,东京就是东京,不是日本的东京也不是…  相似文献   

16.
上高二的那一年,我们学到了鲁迅的《药》这一课。课堂上读课文的时候,老师认为同学们列康大叔这个人物的把握不够准。他说像康大叔一样凶残暴戾的刽子手,说话时一定是粗声大气的。老师希望我们当中能有一个站起来模仿一下康大叔的口气,把文章再读一遍。但是,尽管老师鼓励了半天,大家谁也不好意思站起来。大约过了好  相似文献   

17.
一段时间以来,听了一些新课程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耳边总能听到年轻老师们说出的一些同样内容的教学语,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些课堂“时髦语”有一些中看,却不中用。 “用自己的方式读读课文” 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谈谈你“喜欢用怎样的读书读课文呢”。几个学生站起来声音洪亮地说:“我喜欢和×××一起读书”“我喜欢和小组一起读”“可我喜欢自己读”……坐在下面听着,我心里却在问:这是读书方式吗?这不是合作方式吗?老师面带微笑地告诉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同学们齐声读了起来。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是在演戏。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武芷卉 《小学生》2006,(12):39-39
今天上午,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读课文。同学们都不敢(gǎn)举手,只有我举手了。老师看见别人都不举手,就说:“谁能站起来大声喊一下韩老师的名字?”老师又说:“赵望淳(chún),你来喊一下,好吗?”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教学《家》这一课。教师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自由初读后,教师指名让一学生试读,并让其他学生做评价。有的学生说:“他读的声音很响亮”有的学生说:“他的普通话很准确”……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他读的很好,因为他脑子里在放电影”。全班学生哈哈大笑起来。老师说:“你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案例】在学习《可爱的草塘》(人教版六年制第十册)一课时,我发现了学生读“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一句中的“没”字,有读mò的,也有读méi的。我正准备提醒他们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师:(顺水推舟)你认为这里的“没”字该读什么音呢?生1:我认为该读mò。生2:不,应该读méi!(教室里一时乱起来了)师:(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光争着说读什么音没用。为什么读这个音呢,要说出你的理由。今天谁说的理由充分老师就支持谁!(我索性打消了给出“标准答案”的念头)生1:我查字典后知道了“没”在读mò时有漫过或高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