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2011年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家庭电视用户的未来版图构成更加清晰,各种数字电视媒体形态的发展方向日渐明确,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阔步前行。伴随着有线网络整合和数字化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增幅明显;三网融合改革中,12个试点地区IPTV用户数量显著增长;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向"户户通"大力推进;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出台,地面数字电视走出国门开辟国际市场。展望未来,"大电视产业"正在浮出水面,云视频的广电应用需求剧增,网络电视对于传统电视的冲击愈加强烈。  相似文献   

2.
李明合 《声屏世界》2004,(10):16-18
数字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同样,对于中国广电系统来说.更是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广电传媒的数字化进程能引起业界广泛而持久的重视和关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就中国广电传媒的三大媒体来说,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的数字化步伐应该说是比较快的,而地面电视的数字化推广则相对滞后一些,这很大程度上与其传输标准的确定及技术不成熟有关。当数字多媒体广播(DMB,能够移动接收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广播系统)的移动接收电视功能成为现实时,终于突破了电视只能固定接收的层面.从而开拓出高速移动接收和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市场,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是整个广电行业的技术转型。无线数字电视系统即数字电视多路分米波邻频无线传输分配系统。无线数字电视系统的节目源采用欧洲DVB—C标准,利用600—800MHz的电视专用频道进行无线数字传输.全面综合了数字电视的高效率、高清晰度和移动通讯技术成熟、低成本、灵活组网的优点,相对于模拟电视有着更高的传输率和更好的抗干扰能力,是广电部门从模拟向数字过渡及发展新用户的较佳方案。以下简要谈谈地市级数字无线发射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是中国广电行业"十二五"规划的发力冲刺之年。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从村村通到户户通,预计到2015年,地面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将达到4000万户。而到2020年,全面完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关闭地面模拟电视信号,地面电视实现由模拟到数字的战略转型。本届峰会主题是"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围绕着地面数字电视领域的相关政策趋势、行业现状、标准体系、技术创新、应  相似文献   

5.
<正>地面数字电视引起了人们对收视和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地面数字电视新一轮应用即将大规模进行。本文介绍了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定义、传输和覆盖等理念,总结了数字电视技术普及推广的方法和注意点。地面数字电视数字电视(DTV:Digital Television)指的是采用数字技术把声音与活动图像等信号进行处理、压缩和编码,通过实时广播或者存储之后,提供给用户接收与播放的一种电视系统。在系统的众多环节中,从演播室制作节目,接着经过处理、传送、存储,再到接收、显示,这些过程  相似文献   

6.
数字电视在2003年年底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2003年6月,广电总局发布<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启动全国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工作.据同年11月18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广电总局确定2004年是我国广电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2005年开始发展数字卫星直播业务,2008年全面推广地面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2015年停播模拟电视.目前苏州、上海、杭州等城市的部分区域已经可以通过电视机顶盒接收到数字电视信号.  相似文献   

7.
2013年是中国广电行业“十二五”规划的发力冲刺之年。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从村村通到户户通,预计到2015年,地面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将达到4000万户。而到2020年,全面完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关闭地面模拟电视信号,地面电视实现由模拟到数字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8.
今年将是广播影视数字化全面发展的一年。今年广电行业的主要任务是:一、台内数字化进一步提高,继续向采编播流程优化、内容的网络共享、媒体资产管理和高清电视和立体声制作发展;二、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从试点向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三、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即将颁布;地面数字电视数字化在完成频率规划和试点基础上全面铺开。四、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数字化全面展开,农村放映和数字电影发展迅速。一、台内数字化进一步提高,继续向采编播流程优化、内容的网络共享、媒体资产管理和高清电视和立体声制作发展;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并最终关…  相似文献   

9.
三网融合不仅改变了中国广电的原有生态环境,也使中国广电原有的结构布局面临许多挑战。全媒体互动电视、直接——交互融合的数字电视、互联网——数字电视、通信网——数字电视、新业态数字电视、物联网——数字电视将逐渐取代现有的传统电视节目传输模式,成为三网融合时代电视节目变革的主要形式和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三网融合时代的电视也将改变人们对传统电视的认知习惯,发展出全新的电视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全球步入了全面信息化的时代,以数字式语音通信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以网络及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分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广播电视领域作为现代信息与通讯服务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由于其在组网、覆盖运用上的特有优势,使得其在传统广电业务拓展、数据平台广播、公共信息发布等一系列现代信息与通信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的8月30日,酝酿已久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的国家标准正式出台,标准的确定让数字电视产业紧绷了五年之久的神经终于略显松弛。随着标准的公布,大量优势资本的介入,广播式无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庞大产业链由此撬动,市场将很快进入预热期。是什么原因使得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的国家标准出台吸引了除广电系统外,社会各行业如此大的关注度?本文就将从技术层面和社会应用层面探究无线数字电视系统在现代信息与通信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 (三)技术标准的冲突 对于新媒体行业来说,标准可谓是行业发展的命脉和基础,掌握了标准也就掌握了行业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在新媒体领域,标准争执一直异常激烈.无论是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长达10年之久的博弈,还是手机电视标准领域广电和电信的争夺,其背后的问题是利益之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媒科技》2008,(12):31-33
随着广播影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产业化进程地不断深入,中国广电业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08年,是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有线、地面、直播卫星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立体覆盖网络,CMMB则使广播电视在时空方面得以拓展,广电行业站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进一步迎来产业化发展的新机遇。如果说2008年是广电行业数字化全面启动的一年,2009年就将是系统内外各方面竞争格局初现端倪的一年。在系统内部,有线电视与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以及其他新媒体形态之间的关系将如何发展?在系统外部,有线电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将会如何?"三网融合"将有哪些进一步的政策?整个广电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12月21至22日,由广电总局《广电企业融资上市研究》课题组、中广互联承办的"中国广电行业发展趋势年会暨投融资论坛"在京召开。在本次年会(CBIT2008)上,针对这些业界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相关政府官员、行业专家、权威咨询机构以及一线的运营商、专业媒体、投资机构的高层及资深人士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时,中广互联及各家咨询研究机构发布了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CMMB、车载移动电视、IPTV等方面的最新数据,并对2009年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预测。在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广电行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日益成为一个核心需求。有线电视的网络整合、整体转换、双向改造、业务开发,都需要资本的介入作为催化剂。国办发[2008]1号文件、深圳天威的上市、江苏有线的整合以及广东全省的整合计划,将推动广电企业掀起新一轮的融资及上市风潮。  相似文献   

13.
李宇 《传媒》2014,(24)
正电视播出(或内容分发)渠道是指电视节目内容从电视台(网)或集成平台分发到播出终端的路径或技术手段。传统的渠道包括地面无线、有线电视系统、直播到户卫星平台、IPTV等,另外还有互联网等新型渠道。就整体发展趋势来说,有线电视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主导地位,是最大的数字电视播出平台。2012年,全球数字电视家庭总数为6.67亿,到2018年全球数字电视家庭将达到14.53亿的规模,其中数字有线用户为5.13亿,免费数字地面电视用户为3.63亿,付费数字地面电视用户为1600万,付费交互式网络电视用户为1.67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和媒介产业的变革,应该是要通过数字化的播出方式达到电视产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新高度、新空间。“十五”期间,国家把数字电视系统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数字电视的运营对于中国广电系统而言,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验。根据广电总局相关机构的数据,截至2008年一季度,我国已经拥有了3195万数字电视用户,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今天在讨论数字电视时,一直存在一个话语的误区。其实,我们讨论的所谓数字电视,是指付费电视。数字电视更是一个电视技术概念,它可以是付费电视,但不等于付费电视。付费电视是一个电视市场经营的概念。 付费电视与免费收看之争 “数字付费电视”最近已成为中国广电人挂在嘴边的时髦名词了。付费电视被认为是中国广电未来发展的关  相似文献   

16.
于鹏 《声屏世界》2003,(12):15-16
历经十几年跌宕起伏的入世历程,“国际化”俨然成为一种行业标准;2003年被广电总局宣布为“网络数字发展年”,力求广电行业发展与国际接轨。一时间,广电业内都在传递着同样的信息“DigitalTV”。由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与北京广播学院联合出品的业内第一份《中国数字电视报告》为数字电视的“吉庆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数字电视是一个从节目摄制、编辑、发射、传输到信号接收、处理、显示完全数字化的电视系统,它的图像清晰度是现有电视的两倍,所包含的信息量大约是模拟电视的5倍。数字电视被认为是21世纪前景最广阔的产业之一,也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13,(6):50-50
“覆盖网管理中的地面数字电视频率优化方法应用研究”项目在多年地面数字电视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我国地面电视频率规划历史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和系统开发。承担单位为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本项目所承载的成果“全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规划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已获2010年度广电总局科技创新一等奖。  相似文献   

18.
国家广电总局将今年定为“数字发展年”,根据总局的部署。广电数字化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从2003开始,大力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第二步是到2005年,我国发射直播卫星后开始开展卫星直播业务,同时开始播出地面数字电视;第三步是到2008年,全面开展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TTB: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在完成三个发展阶段后。我国的数字广播电视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     
《视听界》2008,(6)
2.5亿财政资金支撑地面数字电视将全国范围转换;广电系急筹手机电视百亿资金;CNN无线内容入华国外新闻机构望进入中国市场;百度与和讯合作为我国互联网转型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20.
数字电视组网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随着我国的数字电视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也开始不断的完善,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的时代已经到来,给媒体电视、广播等都带来极大的播出便捷,同时也给广大人民群众收听更多的电视节目开通了广泛的渠道。借此,通过介绍广东省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结合广大省地面数字电视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问题,从而展开对广东地面数字电视组网技术的探讨,并对这种模式的发展前景进行一定的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