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乒乓球运动的技术、战术、发展起源、规则等运动项目自身因素和鞍山市举办高水平乒乓球赛事两个方面,分析乒乓球运动在鞍山市城市发展中的影响,为乒乓球运动更好地服务鞍山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位于辽东半岛腹地的鞍山,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经济的飞升与文化的进步已成为它永恒的追求。重工业城市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与智力的保障。鞍山市高级技工学校始终走在鞍山地区职业教育的前列,为本地区的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创建于1958年,隶属于鞍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一如沧海砥砺。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筑是城市对外展现自我的窗口,也是地域文化展现的前沿,随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筑也与国际建筑理念接轨,本应该在先进理念影响下凸显多元化的地域特征,却日益走向一元化的建筑格局,地域文化在城市建筑中日益式微。如何在城市建筑趋同化的格局中彰显本地域独特的文化理念,重构城市地域特色文化格局,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整合、交融,避免城市建筑的形式化、雷同化,体现自己独特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底蕴,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和发展型地方政府理念的驱动,促使我国城市空间的解构,表现为居住空间分异、职住空间分离、商业空间高端化、交通空间通达性差和公共空间私有化,由此诱发了城市治理的困境和风险.城市治理困境的消解,需要回归以人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理念,推动城市空间价值转换和空间重构.  相似文献   

5.
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论文探讨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教学实践,提出调整排水系统课程教学内容讲授顺序、调整排水系统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规范加深学生对海绵城市与排水系统知识点的理解等教学措施,促进学生对海绵城市与排水系统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海绵城市理念的新一代城市建设者。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场域。中国共产党百年城市工作的目标就是把城市建设成为属于人民的城市,协同推进城市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习近平提出的人民城市理念可谓对党的百年城市工作的价值总结,也是对新时代城市治理的价值要求。人民城市理念是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至上价值观在城市工作领域的必然要求,主要包含“为人民”“人民建”“人民享”“人民评”四个方面的内涵。面向现实,要深刻认识人民城市较之于资本城市的理念优势,坚定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自信;面向未来,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历史责任,在加强人民城市学研究、激发人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构建科学的人民城市评价标准等过程中稳步有序地推进人民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阐明"五大新发展理念"的产生背景、内涵、战略意义,以及内在关系的基础上,联系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际,分别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内在关联性,逐个阐述了新发展理念引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思路及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的中心。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城市设计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龙岩中心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的今天,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城市设计的内涵,阐述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设设计的辩证关系。提出我们必须重视城市设计,才能把龙岩中心城市建设好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市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趋势。近年来,永州市选择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城市发展的战略纲领,提出了生态城市发展理念,将生态、低碳、环保等融于永州城市品牌的建设之中,以提升永州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目前,永州已具备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真正建立起城市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0.
"区域城市"理念是美国分散性区域城市群发展模式的经典理论。本文利用相关档案和文献资料,对这一理念的学术思想渊源和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和阐释,并试图探讨其理念与美国城市发展的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区域城市"理念强调城市的发展不能以资本和利润的增长为圭臬,而是必须实现人的精神价值;主张在区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城市、乡村、荒野的密切联系,构建繁荣、正义、优美的区域城市。由于其理念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并挑战了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从而带来其在实践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基础与依据,也是人文城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利保障。文章从城市规划的理论视角,对三明市城市规划瓶颈进行相关述评,提出破解三明城市发展瓶颈的三大有效策略:一要树立"生态城市"的规划理念,打造宜居的生态城市;二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打造人文城市;三要加强城市规划的制度化建设,用制度构建确保三明城市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社会调查基础上,认为咸阳市城市社区教育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教育观念、管理体制、政策和法规保障、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城市社区教育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开放原则、整体原则、发展原则和实际原则,采取多项保障措施,从而实现咸阳市城市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三亚市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大量的城市移民和游客涌入,导致市区内部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空间向周边腹地快速无序扩展.为解决城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遵循景观生态规划原则,提出从市域、市区两个层次入手,规划未来三亚市的空间结构.市域空间结构组织采用复合指状模式,旨在完善三亚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高效发挥自然资源的生态效应;市区空间外拓采用网络组团模式,以期打造各个组团特色,增加组团间联系,强化不同分区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新区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初建时期其文化纷杂多元而无主体,有来自域外文明的世界文化,有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有表现本土特色的地方文化,有彰显市场原则的大众文化等,这些文化对新区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如何在纷杂文化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以引领新区建设,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的先进性、民族性、时代性,以及新区的人文环境,为城市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了前提条件。应通过媒体和城市其他载体和组织,整合城市新区文化资源,在城市新区人民的参与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经济实力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历史文脉则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精神动力。从襄樊"南城北市"的传统格局来看,发展明显不平衡。代表经济繁荣、现代化水平的"北市"——樊城的发展成就卓著、日新月异,而体现襄樊悠久历史文化、深厚人文底蕴的"南城"——襄阳,发展却相对缓慢,这与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魅力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用人文景观的形式保存襄樊城市的部分文化记忆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紧迫的。襄樊在人文景观设计中应对城市历史文化信息进行再认识,人文景观设计的布局应以襄阳古城为中心,分三个景观带展开,以再现、重构和使用标识的方式予以表达。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规划角度,运用系统理论和城市空间理论分析了和谐城市规划的三要素:市民、市容和市区的科学性及其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实施构想,用来解决目前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整体性不强、协调性不足以及针对性不够的问题,使城市规划管理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城市文化的概念与内涵、作用与意义、构成与内容进行了理论思考,并对巩义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了经验总结.城市文化建设应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地方经济发展、人居环境营造、城市精神凝练、城市品质提升、文化经营理念结合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18.
城市品牌是城市环境、文化底蕴、经济活力、精神品格、价值导向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拥有持续创造财富的巨大潜力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巨大能量,而且能够引导城市居民的意识、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为城市创造形象、信誉和声望,是宝贵的社会、文化、经济资源和最有价值的城市财富。德州地处华北平原,受齐鲁和燕赵两大文化板块的相互作用,受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的共同影响,具有显著的“厚德”传统。德州城市品牌建设要在打造“运河名称厚德之州”这块金字品牌的同时,不断强化“京剧城”、“围棋城”、“商贸城”、“美食城”、“太阳能城”、“功能糖城”、“中央空调城”、“玻璃钢城”等辅助品牌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空间属性与城市发展、资本逻辑下的城市四维空间衍化的分析,提出了极不稳定的空间格局极易被打破,从而导致以空间利益失衡为基本特征的"城市危机",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城市空间变迁的危机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的迁徙决策会产生重大影响,而同时农民工回流的决策对于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推进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推一拉”理论的思想以“城(流出地)一城(流入地)”为分析框架,利用对曾在外打工的回到江西省内工业园务工农民工的调查结果,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回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能否在城市稳定体面的生活是农民工回流决策的决定因素,户籍制度反而没有政府想象的那么重要。发达地区城市高昂的居住成本、日常生活成本及处于城市底层的就职状态促使外出农民工选择回到原流出地就近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