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天地》2008,(6):28-28
5月19日上午.在北川中学支教的左涛终于回到家乡重庆垫江,但他是安睡在一个小小的骨灰盒里回来的——“5·12”地震当天,为疏散学生,他将死亡留给了自己。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作者Les Johnson是北海岸电子公司(NCEC)的CIO。中学的时候.他曾到一个小岛上的加油站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他发现这个小岛上的哲学家们经常聚在一起开讨论类似于“世界如何走向末日”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5岁入学,在绍兴、南京、日本求学20年.而后担任过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府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校长总计两年半时间.从1912年2月起受蔡元培邀请到教育部任职14年,此间还兼任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的讲师。在鲁迅出生之际,刚好赶上张之洞来访.他翰林出身的祖父就给他取了小名叭“张”,又称“张官”.希望鲁迅长大后像张之洞一样做大官。  相似文献   

4.
谌其开 《大观周刊》2012,(51):260-260
近些年来,各地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较典型的有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山东东庐中学教学合一的“讲学稿”模式;江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等等.无论什么样的模式,他们都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倾向,把主角交给学生,教师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蔺唤 《大观周刊》2013,(6):129-129
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再从大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生涯的每一刻都有老师的陪伴.他们既是师长.又是朋友,不管你的成绩或者收获如何.我们都应该对老师怀着一颗敬重和感恩的心。当然.世无完人,即便“圣人”孔子也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成为万世师表的.他对自我成长的描述即:“十五弱冠,二十冲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  相似文献   

6.
苦航     
29岁的李军强.清瘦、谦和,近视镜后的目光总是真诚的凝望着你。他说自己1990年中专毕业在合阳公路段上班,1991年调渭南总段宣传部工作。只短短几年.他的成绩就令人赞叹……上中学时,李军强就喜欢上了写作,白天没时间,R能像当县委宣传部长的父亲那样“开夜车”。星期天,他总是热衷于观察生活.博览群书,苦苦笔耕。干部子女的优越感在他身上无影无踪.面对‘节格”乐此不疲。李军强先后工作过的单位领导告诉笔者:每天第一个上岗的是他,扫地、擦桌、提水者也是他.下基层上工地从不嫌苦怕累。4人科室领导占半,写材料办简讯.从不…  相似文献   

7.
中学图书馆应把“新诔改”视为改变图书馆命运的一个新机遇和新挑战.在积极、主动的配合中,找准图书馆与“新课改”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在高中教育改革中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贻经:他“在数学上的潜能无穷” 1930年,吴文俊开始上中学,初中时他对数学并无偏爱,成绩也不突出.1933年吴文俊考入上海正始中学读高中,当时正始中学经常聘请上海交大的多位教师兼任数理化教员,这为吴文俊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左潮 《大观周刊》2011,(17):63-6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教学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远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近学盘锦中学和凤城六中.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取经”回来争相效仿,似乎在迷失的传统教学中找到了最佳的固定的教改模式,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10.
冉淑龙 《大观周刊》2011,(28):189-189
历史是“既成事实”,编辑历史教科书只能是“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虚假。也许是因为“历史必须真”在作怪,历史教学从来就是按教本把当时权威史家的“断言”(且中学教本常常是“独断言”)不折不扣地灌输给学生。正因为这样.历史作业天然就是机械抄袭。这种教学观念使学生变成被动接受的“机器”.传统的“历史作业”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探究潜能。  相似文献   

11.
4月11日上午,我刚到报社上班,便接到罗泾卫生院一位医生的来电,说潘桥村何家宅有一村民清早突然“自燃”身亡。我曾在罗泾中学任教8年,学校与卫生院近在咫尺,这位医生和我很熟悉。因此,他的来电按理不致虚假。他很详细地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后,又说:“罗泾中学的徐老师就住在这个宅上,他刚来医院看病,也知道这件事。”我立即挂电话给徐老师,他的回答也十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原载1996年5月14日《四川日报》不须多加注释,大邑县的“刘文彩庄园”意味着什么,所有过来人都能深悟其内涵。那与黄世仁、南霸天一类是作为旧中国劣迹斑斑的耻辱柱而记载于历史;是与被奴役被压迫被掠夺的苦难岁月相联系的历史章节而存在于今日。不管岁月如何冲刷,经典的封建庄园的文化价值也正是与特定历史背景相连方显其经典意义。这是人类应有的文明史观。但近来却有这样的怪事.一夜“庄园”风来,刘文彩的名字在大邑县重新风光起来,不仅地方产品被争相以他的“名气”在全国大作广告宣传,县中学也曾筹划改为“文彩中学”,…  相似文献   

13.
肖麦青 《出版参考》2006,(11):26-27
他是珍妃的老师、光绪的重臣、“后清流”的代表、主战派的中坚。他大胆犯上,弹劾李鸿章,组织“强学会”.推动“公车上书”,被慈禧罢官.永不复用.甚至对他“可就地正法”谕令与通缉孙中山的密折同一天发出。他是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精通玄、经、宋元儒学、文史.有誉“有清元儒.东海先觉”。  相似文献   

14.
曾经被当地人戏称为“孙大牛”的孙大午又有了新的事业。 有人说,2003年那场风波后.孙大午把自己的精神空间退回到他的“大午城”保护起来。其实,“大午城”并不是他真正的精神归宿。他真正感受到安全、精神得到归隐的地方,是22.5公里之外的一座山——“釜山”。出狱后的几年来.他不单在这里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同时还为他自己和企业收获了“和谐”。  相似文献   

15.
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忠贞廉洁的儒臣.他的一生践行“忠孝”二字,甚至成了一个“忠孝”的偏执狂。在现在看来.就是一种心理疾病。他所践行的“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理想主义.注定是行不通的,因此处在当时的官场.他非常孤立、显得格格不入。他所践行的“孝“的另一方面是麻木无情.毫无夫妻情义,对子女也是薄情寡恩。随着对海瑞研究的深入.海瑞的光辉形象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他,一身正气,嫉恶如仇。他,用青春和热血在秦巴山区谱写了一曲曲爱民赞歌。他.先后被表彰为“武警部队自学成才先进个人…‘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安康市拥政爱民模范”.武警陕西总队“学雷锋先进个人”,5次荣立三等功。他.就是武警陕西总队安康支队政治处上±报道员李奖殿。  相似文献   

17.
《记者摇篮》2005,(7):64-64
踏入沈阳市第一六六中学清新的校园,一个朴实、刚毅的青年映入我的眼帘.他就是一六六中学校长张学春。十二年前,张学春大学毕业后如愿踏上了他希翼和向往的三尺讲台.播洒青春和汗水.尽施生命与才华,开始在教育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犁耕。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丰厚的学识.广博的知识底蕴,精深的教育理论.既使他成功也让他脱颖而出.2003年7月经过竞聘,他承担了沈阳市城区部分初中综合改革的重任,来到沈阳市综合改革试点学校之一的一六六中学,  相似文献   

18.
我与侯宝林     
方成 《档案天地》2007,(3):58-58
1966年夏天.“文革”刚刚开始不久.我从自己所在的人民日报社走出来.刚出门口就遇见了侯宝林。他急匆匆地拉着我.走进旁边一条名叫霞公府的小胡同里,悄声地问我.我也低声地问他。他说,他的徒弟已经给他贴“大字报”了。才说了几句,就慌忙分开,生怕别人瞧见.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六一”前后.我与报社摄影部记朱宁共同策划的“聚焦春蕾女童”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热心读把电话打到报社.表示愿意救助“春蕾女童”;其中一位女童被许昌市一所省重点高中破格录取.免收学杂费:许昌市东城一高,一所民办中学,出资36万元设立了河南省第一家寄宿制“春蕾”班.吸纳在“聚焦春营女童”中报道过的女孩到该校读书,  相似文献   

20.
冯嘉 《大观周刊》2012,(14):296-296
以人为本的特点是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实践意义。“以人为本”引进中学实质上就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促成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学要以人为本,从校长、班主任,到教师和家长.特别是中学班主任在教育相关的各个环节必须真正转变观念和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